一种可加热的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461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加热的雨伞,属于雨伞技术领域。其中,可加热的雨伞包括:伞柄、伞骨、支撑臂、支撑套、伞托、伞布、加热装置以及为加热装置提供电源的供电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风扇以及电阻丝。伞柄内开有第一收容腔,伞托内开有第二收容腔,第一收容腔内设有加热装置,第二收容腔内设有供电装置,第一收容腔的内壁到伞柄的侧面之间开有进气孔和排气孔,冷空气通过进气孔进入第一收容腔,加热装置对冷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空气通过排气孔排出,使撑伞的人感觉温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加热的雨伞能够对伞柄周围的空气进行加热,使撑伞的人感觉温暖,提高了冬天使用雨伞时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加热的雨伞
本技术属于雨伞
,尤其是一种可加热的雨伞。
技术介绍
雨伞是一种主要用于遮蔽雨、雪的工具,其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雨伞一般包括伞柄、伞骨、支撑臂、支撑套、伞托以及伞布,其中伞骨的一端和伞柄顶部铰接,支撑臂的一端铰接与伞骨的中部位置,支撑臂的另一端铰接于支撑套的外壁,支撑套套设于伞柄上,伞布的中心部位和伞柄的顶部固定连接,伞布的边缘和伞骨的悬臂端固定连接,通过将支撑套沿伞柄的长度方向向上推动至设定位置使伞布张开,从而实现遮蔽雨、雪的目的。在天气寒冷的冬季,虽然雨伞能够遮蔽雨雪,但是由于温度较低,同时伴随冷空气的吹拂,使人们明显感觉的寒冷造成身体的不适,为了降低寒冷空气对自身的影响,人们通常采用增加衣服、穿戴保暖手套、口罩以及帽子。虽然此方法能够一定程度的缓解人们的寒冷感觉,但是会让人显得臃肿,行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加热的雨伞,以优化现有雨伞的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可加热的雨伞,包括:伞柄、伞骨、支撑臂、支撑套、伞托以及伞布,所述伞骨的一端与伞柄的侧面靠近伞柄顶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伞骨的中部连接,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和支撑套的侧面连接,所述支撑套套于伞柄,所述支撑套可以沿伞柄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伞托与伞柄的底部连接,所述伞托与伞柄包括分离状态、连接状态以及位于分离状态与连接状态之间的连接到位状态,所述伞布的中心与伞柄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伞布的边缘与伞骨的悬臂端连接,所述可加热的雨伞还包括加热装置以及为加热装置提供电源的供电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风扇以及电阻丝,所述伞柄内设有第一收容腔,所述风扇及电阻丝设于第一收容腔内,所述风扇位于电阻丝的下方,所述伞托内设有第二收容腔,所述供电装置设于第二收容腔内,所述风扇和电阻丝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收容腔的内壁的靠近伞托的一端和伞柄的侧面开有若干贯穿伞柄的进气孔,所述第一收容腔的内壁的靠近伞骨的一端和伞柄的侧面开有若干贯穿伞柄的排气孔。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装置为电池。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风扇包括扇轮以及支撑扇轮的框架,所述框架为环形框架,所述扇轮可沿框架的轴线转动,所述框架的侧壁与第一收容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扇轮转动,可以使第一收容腔内的扇轮以下的部分的空气向上吹拂形成局部低压,外部的空气压强较大,将冷空气从进气孔压入第一收容腔内,风扇将冷空气吹拂至电阻丝处进行加热,由于风扇不断运转使得被加热后的热空气通过排气孔排出,从排气孔排出的热空气向四周弥漫,从而使人们感觉温暖。进一步地,当伞柄与伞托处于分离或者连接状态时,电阻丝与充电装置无法电性连接;当伞柄与伞托处于连接到位状态时,电阻丝能够与充电装置电性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可加热的雨伞还包括用于控制通过电阻丝的电流大小以及风扇运转的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包括第一控制键位、第二控制键位以及第三控制键位,所述控制开关位于第一控制键位时,电阻丝无电流,风扇不运转;当伞柄与伞托处于连接到位状态时,所述控制开关位于第二控制键位时,通过电阻丝的电流为第一设定电流,电阻丝发热,风扇运转;当伞柄与伞托处于连接到位状态时,所述控制开关位于第三控制键位时,通过电阻丝的电流为第二设定电流,电阻丝继续发热,风扇运转;所述第一设定电流小于第二设定电流,所述控制开关设于伞托的侧面上。进一步地,所述伞柄的侧面靠近底部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伞托的顶部开有螺纹孔,所述伞柄和伞托之间通过外螺纹与螺纹孔的螺纹连接,通过此设置能够方便的将伞托和伞柄进行拆卸分离,直接将伞托放置于电源附近进行充电即可,既能减小供电装置充电时的占用空间,又能防止雨伞上的雨水污染电源周边的空间。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伞托的底端还设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的类型为USB型,所述充电口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通过充电口可以向供电装置进行充电,为加热装置提供充足的电源供应,将充电口设置成USB型,能够使人们使用通用的手机电源线即可对供电装置进行充电。进一步地,当伞托与伞柄位于分离状态时,通过充电口对供电装置进行充电。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伞托的底端连接有封盖,通过设置封盖能够防止雨水通过充电口流入第二收容腔内,降低供电装置受到雨水侵蚀造成损坏的风险。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可加热的雨伞还包括保温帘,所述保温帘的顶部与伞布的边缘连接,通过此设置能够降低加热装置加热的热空气和周围的冷空气的对流,降低热空气的流失,从而使人们身处温暖的环境中。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保温帘的材质透明塑料布,采用透明塑料布既能保证保温帘的保温效果,又能防止保温帘遮挡人们的视线,提高人们撑伞行走时的安全性。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可加热的雨伞,通过在伞柄的内部开设第一收容腔以及在伞托的内部开设第二收容腔,其中第一收容腔内设有风扇和电阻丝,第二收容腔内设有供电装置,风扇和电阻丝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第一收容腔的内壁到伞柄的侧面开有多个贯穿伞柄的进气孔和排气孔,冷空气通过进气孔进入第一收容腔,并在风扇的作用下向电阻丝方向流动,电阻丝发热对冷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空气通过排气孔排出并向四周弥漫,使撑伞的人感觉温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可加热的雨伞能够对伞柄周围的空气进行加热,使撑伞的人感觉温暖,提高了冬天使用雨伞时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伞柄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伞托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可加热的雨伞的电路简图。图6是本技术的可加热的雨伞装有保温帘的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6中的各标注为:伞柄10、第一收容腔101、进气孔102、排气孔103、伞骨11、支撑臂12、支撑套13、伞托14、第二收容腔141、充电口142、封盖143、伞布15、加热装置20、风扇201、扇轮2011、框架2012、电阻丝202、绝缘套筒203、供电装置30、控制开关40、第一控制键位401、第二控制键位402、第三控制键位403、可变电阻404、保温帘5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经过申请人的研究分析,雨伞虽然能够遮蔽雨雪,但是在寒冷的冬季使用雨伞时,由于温度较低,同时伴随冷空气的吹拂,会使人们产生寒冷的感觉,造成身体的不适,虽然人们可以通过增添衣服、穿戴手套、口罩以及帽子来抵御严寒,但是会是人们身着臃肿,行动不便,因此如何提高人们在冬季使用雨伞时的舒适性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可加热的雨伞,包括:伞柄10、伞骨11、支撑臂12、支撑套13、伞托14以及伞布15。具体的,伞骨11的一端与伞柄10的侧面靠近伞柄10顶部的一端铰接,支撑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加热的雨伞,包括:伞柄、伞骨、支撑臂、支撑套、伞托以及伞布,所述伞骨的一端与伞柄的侧面靠近伞柄顶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伞骨的中部连接,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和支撑套的侧面连接,所述支撑套套设于伞柄,所述支撑套可以沿伞柄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伞托与伞柄包括分离状态、连接状态以及位于分离状态与连接状态之间的连接到位状态,所述伞布的中心与伞柄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伞布的边缘与伞骨的悬臂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加热的雨伞还包括加热装置以及为加热装置提供电源的供电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风扇以及电阻丝,所述伞柄内设有第一收容腔,所述风扇及电阻丝设于第一收容腔内,所述风扇位于电阻丝的下方,所述伞托内设有第二收容腔,所述供电装置设于第二收容腔内,所述风扇和电阻丝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收容腔的内壁的靠近伞托的一端和伞柄的侧面开有若干贯穿伞柄的进气孔,所述第一收容腔的内壁的靠近伞骨的一端和伞柄的侧面开有若干贯穿伞柄的排气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加热的雨伞,包括:伞柄、伞骨、支撑臂、支撑套、伞托以及伞布,所述伞骨的一端与伞柄的侧面靠近伞柄顶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伞骨的中部连接,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和支撑套的侧面连接,所述支撑套套设于伞柄,所述支撑套可以沿伞柄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伞托与伞柄包括分离状态、连接状态以及位于分离状态与连接状态之间的连接到位状态,所述伞布的中心与伞柄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伞布的边缘与伞骨的悬臂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加热的雨伞还包括加热装置以及为加热装置提供电源的供电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风扇以及电阻丝,所述伞柄内设有第一收容腔,所述风扇及电阻丝设于第一收容腔内,所述风扇位于电阻丝的下方,所述伞托内设有第二收容腔,所述供电装置设于第二收容腔内,所述风扇和电阻丝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收容腔的内壁的靠近伞托的一端和伞柄的侧面开有若干贯穿伞柄的进气孔,所述第一收容腔的内壁的靠近伞骨的一端和伞柄的侧面开有若干贯穿伞柄的排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加热的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扇轮以及支撑扇轮的框架,所述框架为环形框架,所述扇轮可沿框架的轴线转动,所述框架的侧壁与第一收容腔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加热的雨伞,其特征在于,当伞柄与伞托处于分离或者连接状态时,电阻丝与充电装置无法电性连接;当伞柄与伞托处于连接到位状态时,电阻丝能够与充电装置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加热的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侍元元戴启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