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登山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45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捷登山鞋,包括鞋面和鞋底,所述鞋底包括上底和下底;所述下底的下端面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底板;所述滑轨的侧壁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紧固螺杆;所述紧固螺杆穿过固定孔且下端螺纹连接在底板上;所述底板的下端面上均布连接有多个抓地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通过在登山鞋底部设置可滑动的防滑鞋底,根据需要固定在鞋底的前部或后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登山鞋
本技术涉及户外用品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捷登山鞋。
技术介绍
目前,登山活动是很多人喜爱的运动项目,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还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缓解工作压力,陶冶情操。登山同时是一项高危运动,复杂多变的地形、随时变换的天气状况均可能给旅行者带来不便,例如铺满小石子或下雨后的山路,容易打滑,不利于行进,同时十分危险。现有的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4949707U的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登山鞋,包括登山鞋鞋面、鞋底,鞋底底部设有耐磨板且耐磨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弧形防滑板,弧形板和耐磨板之间还设有加强板,弧形防滑板的底部设有若干防滑齿,登山鞋鞋面内部设有电池板,电池板与无线报警器;通过设置弧形防滑板、防滑齿与无线报警器,实现良好的防滑操作,爬山过冲中遇到紧急情况时无线报警器可以起到远程报警与定位作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登山鞋的鞋底为平面结构,登山者在上山或下山过程中,需要前倾或者后仰才能保持足底平衡,上时间的登山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和足部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便捷登山鞋,通过在登山鞋底部设置可滑动的防滑鞋底,根据需要固定在鞋底的前部或后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捷登山鞋,包括鞋面和鞋底,所述鞋底包括上底和下底;所述下底的下端面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底板;所述滑轨的侧壁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紧固螺杆;所述紧固螺杆穿过固定孔且下端螺纹连接在底板上;所述底板的下端面上均布连接有多个抓地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坡时,将紧固螺杆从滑槽上拧下,把底板滑动到鞋底脚跟位置,然后旋紧紧固螺杆,形成“高跟鞋”;下坡时,将底板固定到脚掌位置,形成“高掌鞋”,使上坡和下坡过程中足底始终保持平衡,能够防止足部损伤;底板下端面上的抓地钉,能够增加与地面之间的抓紧力,避免打滑。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所述抓地钉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杆部;所述底板的下端面上均布开设有多个与螺杆部相配合的安装孔;所述抓地钉与底板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登山鞋使用时间的延长,抓地钉的底端会受到磨损,进而会影响到防滑效果;抓地钉与底板之间螺纹连接,便于抓地钉的拆卸与更换。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板的下端设有缓冲座;所述缓冲座包括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固设有缓冲弹簧;所述上连接板通过调节螺杆与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下连接板上均布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抓地钉的下端位于通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板下端设置缓冲座,一方面起到防护的作用,防止使用者被抓地钉刺伤;当在泥地中行走时,减震座的下连接板受力向上收缩,抓地钉通过通孔伸出下连接板,提高与地面之间的抓紧力,避免打滑;上连接板通过调节螺杆与底板可拆卸连接便于缓冲座的拆卸与安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连接板的下端面上均布固设有多个防滑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地面较硬或阻力不足以使缓冲弹簧收缩时,防滑凸起能够增加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起到防滑的技术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底的下端面均布固设有多个间距设置的止滑块;所述相邻两个止滑块之间固设有止滑钉;所述止滑钉的端面上开设有止滑沟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止滑块与止滑钉的配合,增大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产生滑脱,保证登山时的安全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底的内部固设有波浪形排列的弹性钢片;所述弹性钢片之间胶接有减震气垫;所述减震气垫内开设有变形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鞋底被尖锐物品戳穿时,弹性钢片可以起到保护脚底板的作用;减震气垫起到减震作用,保证穿着时的舒适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鞋面上固设有收纳包;所述收纳包的开口位置处缝合连接有拉链。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纳包内可以放置抓地钉,便于随时更换,保证登山安全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鞋面的两侧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内固设有透气吸湿膜;所述透气吸湿膜的外侧固设有保护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鞋面两侧设置的透气孔和透气吸湿膜可以增加登山鞋的透气性;保护膜能够防止沙子、雨水等进入登山鞋内部。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上坡时,将紧固螺杆从滑槽上拧下,把底板滑动到鞋底脚跟位置,然后旋紧紧固螺杆,形成“高跟鞋”;下坡时,将底板固定到脚掌位置,形成“高掌鞋”,使上坡和下坡过程中足底始终保持平衡,能够防止足部损伤;底板下端面上的抓地钉,能够增加与地面之间的抓紧力,避免打滑;2.在底板下端设置缓冲座,一方面起到防护的作用,防止使用者被抓地钉刺伤;当在泥地中行走时,减震座的下连接板受力向上收缩,抓地钉通过通孔伸出下连接板,提高与地面之间的抓紧力,避免打滑;3.当鞋底被尖锐物品戳穿时,上底内部的弹性钢片可以起到保护脚底板的作用;减震气垫起到减震作用,保证穿着时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登山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是实施例中凸显下底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凸显底板和缓冲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中凸显上底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中透气孔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鞋面;11、贯穿孔;12、透气孔;121、透气吸湿膜;122、保护膜;2、鞋底;21、上底;22、下底;3、收纳包;31、拉链;4、止滑块;41、防滑纹;5、止滑钉;51、止滑沟纹;6、滑轨;61、固定孔;62、紧固螺杆;7、底板;71、安装孔;8、抓地钉;81、螺杆部;9、缓冲座;91、上连接板;92、下连接板;921、通孔;10、缓冲弹簧;13、调节螺杆;14、弹性钢片;15、减震气垫;151、变形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便捷登山鞋,包括鞋面1和设置于鞋面1下端的鞋底2,鞋面1和鞋底2固定连接;鞋底2包括上底21和下底22且上底21和下底22为一体结构;鞋面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排贯穿孔11且贯穿孔11内穿设有鞋带;鞋面1上固设有收纳包3且收纳包3的开口位置处缝合连接有拉链31,登山过程中可以将小物件盛放在收纳包3内,然后通过拉链31对收纳包3进行密封。参照图2,下底22的下端面上均布固设有多个止滑块4且止滑块4间距设置,止滑块4的下端面均开设有向上凹陷的防滑纹41;相邻两个止滑块4之间设有止滑钉5且止滑钉5的上端与下底22固定连接;止滑钉5的下端面上开设有向内凹陷的数个止滑沟纹51,止滑沟纹51交错排列成网状;登山过程中,通过止滑块4与止滑钉5的配合,增大鞋底2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产生滑脱,保证登山时的安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登山鞋,包括鞋面(1)和鞋底(2),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2)包括上底(21)和下底(22);所述下底(22)的下端面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滑轨(6);所述滑轨(6)上滑动连接有底板(7);所述滑轨(6)的侧壁上开设有固定孔(61);所述固定孔(61)内设有紧固螺杆(62);所述紧固螺杆(62)穿过固定孔(61)且下端螺纹连接在底板(7)上;所述底板(7)的下端面上均布连接有多个抓地钉(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登山鞋,包括鞋面(1)和鞋底(2),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2)包括上底(21)和下底(22);所述下底(22)的下端面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滑轨(6);所述滑轨(6)上滑动连接有底板(7);所述滑轨(6)的侧壁上开设有固定孔(61);所述固定孔(61)内设有紧固螺杆(62);所述紧固螺杆(62)穿过固定孔(61)且下端螺纹连接在底板(7)上;所述底板(7)的下端面上均布连接有多个抓地钉(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登山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地钉(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杆部(81);所述底板(7)的下端面上均布开设有多个与螺杆部(81)相配合的安装孔(71);所述抓地钉(8)与底板(7)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登山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的下端设有缓冲座(9);所述缓冲座(9)包括上连接板(91)和下连接板(92);所述上连接板(91)通过调节螺杆(13)与底板(7)可拆卸连接;所述上连接板(91)和下连接板(92)之间固设有缓冲弹簧(10);所述下连接板(92)上均布开设有多个通孔(921);所述抓地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军华黄兆信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草原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