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丹防烂根幼苗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389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牡丹防烂根幼苗培养箱,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呈圆柱体顶端敞口结构,所述培养箱的内壁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可放置有培养板,所述培养板与所述培养箱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培养板上均匀嵌设有若干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的底部均设有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种植槽的底部设置有凸起,且凸起与种植槽的底部之间形成空腔,并通过在种植槽的底端设置有与空腔相连通的通气管,可以在幼苗培育的过程中及时给根部补充氧气,防止烂根的现象;通过在培养箱的底部设置有供气结构,通过多个供气支管与供气主管连通,并通过其上设置的供气孔,实现供气均匀,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牡丹防烂根幼苗培养箱
本技术涉及牡丹培养
,尤其涉及一种牡丹防烂根幼苗培养箱。
技术介绍
牡丹大都采用播种法、分株法、嫁接法培养。但是用播种法时间太长,从播种时起,要4-5年后方可见花;嫁接法因技术性较强,只适于有经验的老手采用,新手难以接活,若措施不当,接活后也难以顺利成长,所以一般以采用分株法者较多。现有技术中,牡丹幼苗在培养的过程中,尤其在无土培养过程中,容易出现烂根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牡丹防烂根幼苗培养箱,通过在种植槽的底部设置有凸起,且凸起与种植槽的底部之间形成空腔,并通过在种植槽的底端设置有与空腔相连通的通气管,可以在幼苗培育的过程中及时给根部补充氧气,防止烂根的现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牡丹防烂根幼苗培养箱,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呈圆柱体顶端敞口结构,所述培养箱的内壁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可放置有培养板,所述培养板与所述培养箱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培养板上均匀嵌设有若干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的底部均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种植槽的底部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牡丹防烂根幼苗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箱(1),所述培养箱(1)呈圆柱体顶端敞口结构,所述培养箱(1)的内壁设置有放置板(2),所述放置板(2)上可放置有培养板(7),所述培养板(7)与所述培养箱(1)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培养板(7)上均匀嵌设有若干种植槽(3),所述种植槽(3)的底部均设有凸起(4),所述凸起(4)与所述种植槽(3)的底部之间形成空腔(13),所述种植槽(3)的底端设有通气管(6),所述通气管(6)与所述空腔(13)相连通,所述通气管(6)远离所述空腔(13)的一端贯穿所述放置板(2)的底部,所述培养箱(1)的底部设有供气结构;/n所述供气结构包括供气主管(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牡丹防烂根幼苗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箱(1),所述培养箱(1)呈圆柱体顶端敞口结构,所述培养箱(1)的内壁设置有放置板(2),所述放置板(2)上可放置有培养板(7),所述培养板(7)与所述培养箱(1)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培养板(7)上均匀嵌设有若干种植槽(3),所述种植槽(3)的底部均设有凸起(4),所述凸起(4)与所述种植槽(3)的底部之间形成空腔(13),所述种植槽(3)的底端设有通气管(6),所述通气管(6)与所述空腔(13)相连通,所述通气管(6)远离所述空腔(13)的一端贯穿所述放置板(2)的底部,所述培养箱(1)的底部设有供气结构;
所述供气结构包括供气主管(11)和多个供气支管(9),所述供气主管(11)的底部设有进气孔(15),多个供气支管(9)沿所述供气主管(11)的周向均布,并通过分流管(12)与所述供气主管(11)相连通,相邻所述供气支管(9)之间通过弧形连接部(17)相连接,所述进气孔(15)的底端通过连接管(10)与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金娣聂荣京马嵩高传忠葛新伟肖阿飞戴斌罗胜勇潘银花施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荣京凤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