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出菇房专用的制冷设备,其结构包括万向轮、高效制冷机、调节旋钮、显示屏、气压表、开关按钮、顶罩散热器、出气管口、过滤净化管机构、蒸发器,括万向轮上端与高效制冷机下端相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食用菌出菇房专用的制冷设备,结构上通过启动高效制冷机进行驱动再者配合着上端连接的蒸发器让高效制冷机内部的低温的冷凝液体通过蒸发器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达到更好的制冷,从而将制冷的空气输送到过滤净化管机构内,通过防腐壳体下端开口的冷气压进口进行进入当内部的冷气压压力增大时,挤压着气压阀板向上端挤压配合着侧端连接的滑轨板进行滑动压缩着后端的伸缩弹簧进行向上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出菇房专用的制冷设备
本技术是一种食用菌出菇房专用的制冷设备,属于食用菌制冷
技术介绍
在食用菌的培育过程中,在向食用菌培养基接种之前,需要对食用菌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在食用菌培养基灭菌系统灭菌之后,需要将灭菌室灭菌时使用的高温蒸汽进行降温,以满足食用菌接种以后继续生长的需要。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420855153.X的一种食用菌出菇房专用的制冷设备,括制冷机、出水管、蛇形换热管、第一回水管、第二回水管和总回水管,出水管呈L形,出水管的长脚段与制冷机的出水口相连接,蛇形换热管为复数根,分别设置在出水管的短脚段左右两侧,第一回水管和第二回水管均为L形,位于出水管短脚段左侧的蛇形换热管终端连接在第一回水管的短脚段,但是该现有技术对于制冷过程冷气排放内存在着污染杂质或者颗粒物,导致对培养房内的食用菌生长产生影响,使得降低了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用菌出菇房专用的制冷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制冷过程冷气排放内存在着污染杂质或者颗粒物,导致对培养房内的食用菌生长产生影响,使得降低了成品质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食用菌出菇房专用的制冷设备,其结构包括万向轮、高效制冷机、调节旋钮、显示屏、气压表、开关按钮、顶罩散热器、出气管口、过滤净化管机构、蒸发器,所述括万向轮上端与高效制冷机下端相焊接,所述高效制冷机上端与蒸发器下端相连接,所述气压表后端嵌入安装于蒸发器内,所述出气管口下端与过滤净化管机构上端相粘合,所述过滤净化管机构下端与蒸发器上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净化管机构由防腐壳体、冷气压进口、气压阀板、限位顶胶、滑轨板、分流出气管口、单向阀体、活性炭板、导流口、固定衔接板、絮棉板、伸缩弹簧组成,所述防腐壳体与冷气压进口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气压阀板上端与伸缩弹簧下端相连接,所述限位顶胶内侧与单向阀体外侧相粘合,所述单向阀体外侧与分流出气管口内侧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气压阀板外侧与滑轨板内侧相连接,所述单向阀体嵌入安装于防腐壳体下端内,所述活性炭板外侧通过固定衔接板与防腐壳体内侧相连接,所述防腐壳体内侧与絮棉板外侧相粘合,所述防腐壳体上端与导流口为一体化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后端嵌入安装于蒸发器前端内,所述开关按钮后端与蒸发器内PCB板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口上端与出气管口下端相连接,所述冷气压进口下端嵌入安装于蒸发器上端内。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旋钮后端嵌入安装于蒸发器前端内且与PCB板相连接,所述顶罩散热器下端与蒸发器上端相粘合。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衔接板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较好的硬度。进一步地,所述出气管口由铝合金制成,具有较好的防腐性。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食用菌出菇房专用的制冷设备,结构上通过启动高效制冷机进行驱动再者配合着上端连接的蒸发器让高效制冷机内部的低温的冷凝液体通过蒸发器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达到更好的制冷,从而将制冷的空气输送到过滤净化管机构内,通过防腐壳体下端开口的冷气压进口进行进入当内部的冷气压压力增大时,挤压着气压阀板向上端挤压配合着侧端连接的滑轨板进行滑动压缩着后端的伸缩弹簧进行向上位移,从而制冷气体进入到单向阀体内在通过侧端设置的分流出气管口进行冷气流动保障气体的分散的流动性,且在上端设置有絮棉板能够对高效制冷机产生的冷气内的杂质进行过滤让制冷空气减少杂质,且配合着上端的活性炭板对再次上升的气体进行颗粒的吸附保障冷气的净化质量,从而通过导流口向培养食用菌的产房进行提供高质量的制冷气提供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限位顶胶能够让气体在防腐壳体内部避免出现泄露现象,固定衔接板更好的对活性炭板进行稳定的固定,提高了冷气的排放的质量更好的让食用菌生长。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食用菌出菇房专用的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过滤净化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滑轨板A放大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活性炭板B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分流出气管口C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万向轮-1、高效制冷机-2、调节旋钮-3、显示屏-4、气压表-5、开关按钮-6、顶罩散热器-7、出气管口-8、过滤净化管机构-9、蒸发器-10、防腐壳体-91、冷气压进口-92、气压阀板-93、限位顶胶-94、滑轨板-95、分流出气管口-96、单向阀体-97、活性炭板-98、导流口-99、固定衔接板-910、絮棉板-911、伸缩弹簧-91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食用菌出菇房专用的制冷设备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万向轮1、高效制冷机2、调节旋钮3、显示屏4、气压表5、开关按钮6、顶罩散热器7、出气管口8、过滤净化管机构9、蒸发器10,所述括万向轮1上端与高效制冷机2下端相焊接,所述高效制冷机2上端与蒸发器10下端相连接,所述气压表5后端嵌入安装于蒸发器10内,所述出气管口8下端与过滤净化管机构9上端相粘合,所述过滤净化管机构9下端与蒸发器10上端相连接,所述过滤净化管机构9由防腐壳体91、冷气压进口92、气压阀板93、限位顶胶94、滑轨板95、分流出气管口96、单向阀体97、活性炭板98、导流口99、固定衔接板910、絮棉板911、伸缩弹簧912组成,所述防腐壳体91与冷气压进口9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气压阀板93上端与伸缩弹簧912下端相连接,所述限位顶胶94内侧与单向阀体97外侧相粘合,所述单向阀体97外侧与分流出气管口96内侧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气压阀板93外侧与滑轨板95内侧相连接,所述单向阀体97嵌入安装于防腐壳体91下端内,所述活性炭板98外侧通过固定衔接板910与防腐壳体91内侧相连接,所述防腐壳体91内侧与絮棉板911外侧相粘合,所述防腐壳体91上端与导流口99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显示屏4后端嵌入安装于蒸发器10前端内,所述开关按钮6后端与蒸发器10内PCB板相连接,所述导流口99上端与出气管口8下端相连接,所述冷气压进口92下端嵌入安装于蒸发器10上端内,所述调节旋钮3后端嵌入安装于蒸发器10前端内且与PCB板相连接,所述顶罩散热器7下端与蒸发器10上端相粘合,所述固定衔接板910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较好的硬度,所述出气管口8由铝合金制成,具有较好的防腐性。本专利所说的蒸发器10是制冷四大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件,低温的冷凝液体通过蒸发器,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达到制冷的效果,所述万向轮1就是所谓的活动脚轮,它的结构允许水平360度旋转,脚轮是个统称,包括活动脚轮和固定脚轮,固定脚轮没有旋转结构,不能水平转动只能垂直转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出菇房专用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万向轮(1)、高效制冷机(2)、调节旋钮(3)、显示屏(4)、气压表(5)、开关按钮(6)、顶罩散热器(7)、出气管口(8)、过滤净化管机构(9)、蒸发器(10),所述括万向轮(1)上端与高效制冷机(2)下端相焊接,所述高效制冷机(2)上端与蒸发器(10)下端相连接,所述气压表(5)后端嵌入安装于蒸发器(10)内,所述出气管口(8)下端与过滤净化管机构(9)上端相粘合,所述过滤净化管机构(9)下端与蒸发器(10)上端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出菇房专用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万向轮(1)、高效制冷机(2)、调节旋钮(3)、显示屏(4)、气压表(5)、开关按钮(6)、顶罩散热器(7)、出气管口(8)、过滤净化管机构(9)、蒸发器(10),所述括万向轮(1)上端与高效制冷机(2)下端相焊接,所述高效制冷机(2)上端与蒸发器(10)下端相连接,所述气压表(5)后端嵌入安装于蒸发器(10)内,所述出气管口(8)下端与过滤净化管机构(9)上端相粘合,所述过滤净化管机构(9)下端与蒸发器(10)上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出菇房专用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净化管机构(9)由防腐壳体(91)、冷气压进口(92)、气压阀板(93)、限位顶胶(94)、滑轨板(95)、分流出气管口(96)、单向阀体(97)、活性炭板(98)、导流口(99)、固定衔接板(910)、絮棉板(911)、伸缩弹簧(912)组成,所述防腐壳体(91)与冷气压进口(9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气压阀板(93)上端与伸缩弹簧(912)下端相连接,所述限位顶胶(94)内侧与单向阀体(9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安兰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