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本山专利>正文

蒜田套种营养钵育苗制作、运输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376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蒜田套种营养钵育苗制作、运输一体装置,包括推车和育苗箱,推车包括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四角焊接有伸缩腿,伸缩腿的下部安装有转轮;矩形框架的两个长边框上平面上,依次对称固设有若干个竖直的插柱;育苗箱通过套筒套结于所述的插柱上;矩形框架前端设有驾把;育苗箱包括两个长边侧板、两个短边侧板、底板、若干个长插板和若干个短插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苗床上直接进行育苗,育苗箱可直接整体搬到推车上运送到蒜田间进行移栽,减少了工序环节,降低了劳动强度,确保营养钵体成品率,进一步提高了劳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蒜田套种营养钵育苗制作、运输一体装置
本技术涉及大蒜套种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蒜田套种营养钵育苗制作、运输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近几年,华北地区大蒜种植区域,采用蒜棉、蒜椒、蒜瓜等套种新模式后,不仅大蒜增产增收了,更重要的是棉花、尖椒、瓜类也能增产增收;大蒜棵较矮,共生期短,棉花、尖椒和瓜类移栽时间可以提前,能够促使棉花、尖椒、瓜类早发育、早成熟、早上市,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目前,现代化育苗尚未普及的情况下,无法采取统一集中供苗,绝大部分种植户还是分散在田间地头采取小拱棚育苗;其育苗方法都是就近蒜田挖坑取土造苗床,用打钵机制作营养钵,在苗床上摆放钵体,接下来是下种、覆土、覆膜、浇水、起弓棚;等到了移栽期时,开始启苗,将合格的种苗钵体从苗床上用铲子取出来,放入提篮或提筐中,肩挎手提到蒜田间进行移植倒栽,由于蒜田内蒜棵的密度较大,而且种植的时候蒜田进行了覆膜,限制了蒜田内机械化作业,因此从启苗到田间运送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体力劳动,不仅耗工耗时,而且在启苗时和运送当中钵体烂损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蒜田套种营养钵育苗制作、运输一体装置,包括推车和育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车包括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四角焊接有伸缩腿,伸缩腿的下部安装有转轮;所述的矩形框架的两个长边框上平面上,依次对称固设有若干个竖直的插柱,两个长边框上每相邻相对的四个插柱围成一个与育苗箱形状大小一致的四边形;所述的育苗箱通过套筒套结于所述的插柱上;所述的矩形框架前端设有驾把;所述的育苗箱包括两个长边侧板、两个短边侧板、底板、若干个长插板和若干个短插板;所述的育苗箱的两个长边侧板的两端外面上对称设有套筒;所述的两个短边侧板的内面上竖直等距离且对称设有若干个插板槽;所述的两个长边侧板的中部外面上端对称设有安装块;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蒜田套种营养钵育苗制作、运输一体装置,包括推车和育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车包括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四角焊接有伸缩腿,伸缩腿的下部安装有转轮;所述的矩形框架的两个长边框上平面上,依次对称固设有若干个竖直的插柱,两个长边框上每相邻相对的四个插柱围成一个与育苗箱形状大小一致的四边形;所述的育苗箱通过套筒套结于所述的插柱上;所述的矩形框架前端设有驾把;所述的育苗箱包括两个长边侧板、两个短边侧板、底板、若干个长插板和若干个短插板;所述的育苗箱的两个长边侧板的两端外面上对称设有套筒;所述的两个短边侧板的内面上竖直等距离且对称设有若干个插板槽;所述的两个长边侧板的中部外面上端对称设有安装块;所述的安装块上安装有提把;所述的底板上均匀设有密集的透孔;所述的长插板和短插板安装于育苗箱内;所述的短插板的宽度大于长插板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蒜田套种营养钵育苗制作、运输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插板插接于所述的插板槽内;所述的短插板在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本山张树文
申请(专利权)人:杨本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