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互换器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341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互换器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1)呈下端敞口的中空棱柱状结构,上壳的上表面呈对称的非正八边形,上壳上表面一侧布置若干凹槽(11),呈波浪形,另一侧设有一矩形下凹平面(12),上壳的下端面上设有环形凸起(16);下壳(2)呈上端敞口的中空棱柱状结构,下壳上端面设有与所述凸起(16)相适配的下凹台阶(24),在下壳的两个相对应窄外侧面的竖向末端位置上分别布置有两个连接耳板(21),连接耳板(21)的连接面向外延伸,与下壳(2)的下端面不在同一平面上,距所述波浪形凹槽更近的下壳(2)窄侧面上设有接线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拆卸和安装,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散热好且内部器件工作环境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互换器壳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壳体,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互换器壳体。
技术介绍
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提出与发展,就要求数控技术向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转变。数据互换器在控制系统中起着信号转换的关键作用,但目前工业上使用的数据互换器作用单一、拆卸不便、抗环境干扰能力差,工作中发生的震动、金属碎屑等杂质的侵入都会造成数据传输的错误,导致系统的故障。这有违于自动化的要求,不符合智能化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互换器壳体,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拆卸和安装,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散热好且内部器件工作环境稳定性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数据互换器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其上壳呈下端敞口的中空棱柱状结构,上壳的上表面呈对称的非正八边形,所述上壳上表面一侧布置若干凹槽,呈波浪形,另一侧设有一矩形下凹平面,所述上壳上表面所包含的各种特征均对称布置,上壳的下端面上设有环形凸起;其下壳呈上端敞口的中空棱柱状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互换器壳体,包括上壳(1)和下壳(2),其特征在于:上壳(1)呈下端敞口的中空棱柱状结构,上壳(1)的上表面呈对称的非正八边形,所述上壳(1)上表面一侧布置若干凹槽(11),呈波浪形,另一侧设有一矩形下凹平面(12),所述上壳(1)上表面所包含的各种特征均对称布置,上壳(1)的下端面上设有环形凸起(16);所述下壳(2)呈上端敞口的中空棱柱状结构,下壳(2)上端面设有与所述环形凸起(16)相适配的下凹台阶(24),通过环形凸起(16)与下凹台阶(24)的配合连接,使得上壳(1)与下壳(2)的位置相对固定,在下壳(2)的两个相对应窄外侧面的竖向末端位置上分别布置有两个连接耳板(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互换器壳体,包括上壳(1)和下壳(2),其特征在于:上壳(1)呈下端敞口的中空棱柱状结构,上壳(1)的上表面呈对称的非正八边形,所述上壳(1)上表面一侧布置若干凹槽(11),呈波浪形,另一侧设有一矩形下凹平面(12),所述上壳(1)上表面所包含的各种特征均对称布置,上壳(1)的下端面上设有环形凸起(16);所述下壳(2)呈上端敞口的中空棱柱状结构,下壳(2)上端面设有与所述环形凸起(16)相适配的下凹台阶(24),通过环形凸起(16)与下凹台阶(24)的配合连接,使得上壳(1)与下壳(2)的位置相对固定,在下壳(2)的两个相对应窄外侧面的竖向末端位置上分别布置有两个连接耳板(21),连接耳板(21)的连接面向外延伸,与下壳(2)的下端面不在同一平面上,距所述波浪形凹槽更近的下壳(2)窄侧面上设有接线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互换器壳体,其特征在于:上壳(1)内侧壁四周对称布置若干连接部A(13),连接部A(13)顶面高于所述环形凸起(16)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志威李保忠郭志强宋华明张倩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智能农业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