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互换器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341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互换器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1)呈下端敞口的中空棱柱状结构,上壳的上表面呈对称的非正八边形,上壳上表面一侧布置若干凹槽(11),呈波浪形,另一侧设有一矩形下凹平面(12),上壳的下端面上设有环形凸起(16);下壳(2)呈上端敞口的中空棱柱状结构,下壳上端面设有与所述凸起(16)相适配的下凹台阶(24),在下壳的两个相对应窄外侧面的竖向末端位置上分别布置有两个连接耳板(21),连接耳板(21)的连接面向外延伸,与下壳(2)的下端面不在同一平面上,距所述波浪形凹槽更近的下壳(2)窄侧面上设有接线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拆卸和安装,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散热好且内部器件工作环境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互换器壳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壳体,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互换器壳体。
技术介绍
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提出与发展,就要求数控技术向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转变。数据互换器在控制系统中起着信号转换的关键作用,但目前工业上使用的数据互换器作用单一、拆卸不便、抗环境干扰能力差,工作中发生的震动、金属碎屑等杂质的侵入都会造成数据传输的错误,导致系统的故障。这有违于自动化的要求,不符合智能化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互换器壳体,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拆卸和安装,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散热好且内部器件工作环境稳定性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数据互换器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其上壳呈下端敞口的中空棱柱状结构,上壳的上表面呈对称的非正八边形,所述上壳上表面一侧布置若干凹槽,呈波浪形,另一侧设有一矩形下凹平面,所述上壳上表面所包含的各种特征均对称布置,上壳的下端面上设有环形凸起;其下壳呈上端敞口的中空棱柱状结构,下壳上端面设有与所述环形凸起相适配的下凹台阶,通过环形凸起与下凹台阶的配合连接,使得上壳与下壳的位置相对固定,在下壳的两个相对应窄外侧面的竖向末端位置上分别布置有两个连接耳板,连接耳板的连接面向外延伸,与下壳的下端面不在同一平面上,距所述波浪形凹槽更近的下壳窄侧面上设有接线口。进一步地,上壳内侧壁四周对称布置若干用于连接上壳与下壳的连接部A,连接部A顶面高于所述环形凸起顶面。进一步地,连接部A上端面开设有螺纹盲孔。进一步地,上壳内部上侧壁布置有若干用于安装电路板且适应于电路板形状及尺寸的连接柱。进一步地,下壳内侧壁四周对称布置若干与所述连接部A对应的连接部B,连接部B顶面低于所述下凹台阶面。进一步地,连接部B上端面开有螺纹通孔,且螺纹通孔与所述螺纹盲孔的中心线相重合。进一步地,下壳内部底平面上布置有若干用于安装电路板且适应于电路板形状及尺寸的连接柱。进一步地,下壳下端面四周对称布置若干沉孔。进一步地,所述沉孔与所述螺纹通孔相通且沉孔与所述螺纹通孔的中心线相重合。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优越性: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安装拆卸方便的同时,实现了防尘防震的作用。上壳与下壳之间通过环形凸起与下凹台阶面的配合,更好的实现了壳体的密封性能;上壳上表面的波浪形凹槽,有利于元件的散热;连接耳板的连接面与下壳下端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减少接触面积,有效减震,从而使数据互换器具有更加稳定可靠的工作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上壳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4为下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下壳底面的正视图;图中:1、上壳;11、波浪形凹槽;12、下凹平面;13、连接部A;14、螺纹盲孔;15、连接柱;16、环形凸起;2、下壳;21、连接耳板;22、连接部B;23、螺纹通孔;24、下凹台阶;25、沉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数据互换器壳体,包括上壳1和下壳2;上壳1呈下端敞口的中空棱柱状结构,上壳的上表面呈对称的非正八边形,其一侧横向布置若干凹槽11,呈波浪形,另一侧设有一矩形下凹平面12,上壳上表面所包含的特征均对称布置,上壳1的下端面上设有环形凸起16;下壳2呈上端敞口的中空棱柱状结构,下壳2上端面设有与所述环形凸起16相适配的下凹台阶24,通过环形凸起16与下凹台阶24的配合连接,使得上壳1与下壳2的位置相对固定,在下壳2的两个相对应窄外侧面竖向末端上分别布置有两个连接耳板21,连接耳板21的连接面向外延伸,与下壳2的下端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减少接触面积,有效减震,从而使数据互换器具有更加稳定可靠的工作性能。距所述波浪形凹槽更近的下壳2的窄侧面上设有接线口,接线口方便接线。在上壳1内侧壁四周对称布置若干用于连接上壳1与下壳2的连接部A13,连接部A13顶面高于所述环形凸起16顶面,连接部A13使得上壳1和下壳2更稳固连接,防止灰尘进入,且对于壳体内部安装的电路板起到辅助支撑和限制作用。在连接部A13上端面开设有螺纹盲孔14。上壳1内部上侧壁布置有若干用于安装电路板且适应于电路板形状及尺寸的连接柱15,以起到固定电路板的作用。下壳2内侧壁四周对称布置若干与所述连接部A13对应的连接部B22,连接部B22顶面低于所述下凹台阶24面。连接部B22上端面开有螺纹通孔23,且螺纹通孔23与所述盲孔14的中心线相重合。下壳2内底平面上布置有若干用于安装电路板且适应于电路板形状及尺寸的连接柱。下壳2下端面四周对称布置若干沉孔25。所述沉孔25与所述螺纹通孔23相通且沉孔25与所述螺纹通孔23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上壳1和下壳2均为塑料材质。为了固定与安装的方便,在下壳2窄侧面的连接耳板21上设有连接孔,在上壳1和下壳2的连接完成后,可通过螺钉将所述数据互换器固定到合适的安装位置。本技术在实际应用时,上壳1和下壳2通过螺钉连接后,需要用密封胶粘紧,从而增强其防杂质侵入、防水、防震、隔热的性能。实施本技术所述的数据互换器壳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只需要使用螺丝、上壳和下壳扣合或打开就可以完成安装和拆卸,连接部A在安装拆卸方便的同时,防止灰尘进入,且对于壳体内部安装的电路板起到辅助支撑和限制作用。连接柱实现了防尘防震的作用。上壳与下壳之间通过环形凸起与下凹台阶面的配合,更好的实现了壳体的密封性能;上壳上表面的波浪形凹槽,有利于元件的散热;连接耳板的连接面与下壳下端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减少接触面积,有效减震,从而使数据互换器具有更加稳定可靠的工作性能。本技术所述的数据互换器壳体方便拆卸和安装,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上壳上表面的波浪形凹槽,有利于元件的散热;可保证内部器件的工作温度,连接耳板的连接面与下壳下端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减少接触面积,有效减震,可以吸收绝大部分的震动,这样可以保证内部器件工作环境的稳定性。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互换器壳体,包括上壳(1)和下壳(2),其特征在于:上壳(1)呈下端敞口的中空棱柱状结构,上壳(1)的上表面呈对称的非正八边形,所述上壳(1)上表面一侧布置若干凹槽(11),呈波浪形,另一侧设有一矩形下凹平面(12),所述上壳(1)上表面所包含的各种特征均对称布置,上壳(1)的下端面上设有环形凸起(16);所述下壳(2)呈上端敞口的中空棱柱状结构,下壳(2)上端面设有与所述环形凸起(16)相适配的下凹台阶(24),通过环形凸起(16)与下凹台阶(24)的配合连接,使得上壳(1)与下壳(2)的位置相对固定,在下壳(2)的两个相对应窄外侧面的竖向末端位置上分别布置有两个连接耳板(21),连接耳板(21)的连接面向外延伸,与下壳(2)的下端面不在同一平面上,距所述波浪形凹槽更近的下壳(2)窄侧面上设有接线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互换器壳体,包括上壳(1)和下壳(2),其特征在于:上壳(1)呈下端敞口的中空棱柱状结构,上壳(1)的上表面呈对称的非正八边形,所述上壳(1)上表面一侧布置若干凹槽(11),呈波浪形,另一侧设有一矩形下凹平面(12),所述上壳(1)上表面所包含的各种特征均对称布置,上壳(1)的下端面上设有环形凸起(16);所述下壳(2)呈上端敞口的中空棱柱状结构,下壳(2)上端面设有与所述环形凸起(16)相适配的下凹台阶(24),通过环形凸起(16)与下凹台阶(24)的配合连接,使得上壳(1)与下壳(2)的位置相对固定,在下壳(2)的两个相对应窄外侧面的竖向末端位置上分别布置有两个连接耳板(21),连接耳板(21)的连接面向外延伸,与下壳(2)的下端面不在同一平面上,距所述波浪形凹槽更近的下壳(2)窄侧面上设有接线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互换器壳体,其特征在于:上壳(1)内侧壁四周对称布置若干连接部A(13),连接部A(13)顶面高于所述环形凸起(16)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志威李保忠郭志强宋华明张倩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智能农业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