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模块结构,包括柔性板、PCBA板,所述柔性板将光模块与PCBA板进行电信号连接,所述光模块包括光接收器件和光发射器件,所述光接收器件和光发射器件连接在同一块柔性板上,在所述PCBA板上设置有定位单元和吸波单元,所述定位单元包括设置在PCBA板上定位柱,所述柔性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套设在所述定位柱上将柔性板固定;所述吸波单元包括吸波块,所述柔性板上设置有供所述吸波块穿过的定位孔,所述吸波块能够吸收所述柔性板上的干扰性电磁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实现柔性板与PCBA板之间精确定位组装,并且能有效阻隔高频信号之间的串扰,提高光模块的传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模块结构
本技术涉及光模块封装
,具体涉及一种光模块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光模块的核心器件为光器件,光器件分为光发射器件与光接收器件,光器件与PCBA板之间可以通过柔性板进行电信号连接,柔性板与PCB的固定方式一般为焊接。随着光模块速率越来越高,对柔性板的传输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空间的原因,柔性板和PCBA板之间连接的焊盘尺寸非常小且密。要达到尽可能优越的高速传输性能,柔性板和PCBA板焊盘之间要求尽可能对齐。参照图1所示,目前常用的焊接手法是通过夹具分别对柔性板以及PCBA板进行固定,然后通过调节机构使两者焊盘对齐。目前,多数厂商生产时采用热压焊或者激光焊接进行,即:将柔性板和PCBA板定位并调节合格之后,放入热压或者激光焊接设备中进行自动化焊接,效率低下。另外,由于光模块的发射和接收端因高频信号的原因,通常会以电磁波的形式产生串扰,从而导致信号传输时容易产生误码率偏大等不良,这种将发射端和接收端柔性板设计为一体的方式会导致发射端和接收端的高频走线距离更近,并且在同一载体上,更增加了这一串扰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模块结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实现柔性板与PCBA板之间精确定位组装,并且能有效阻隔高频信号之间的串扰,提高光模块的传输性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模块结构,包括柔性板、PCBA板,所述柔性板将光模块与PCBA板进行电信号连接,所述光模块包括光接收器件和光发射器件,所述光接收器件和光发射器件连接在同一块柔性板上,在所述PCBA板上设置有定位单元和吸波单元,所述定位单元包括设置在PCBA板上定位柱,所述柔性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套设在所述定位柱上将柔性板固定;所述吸波单元包括吸波块,所述柔性板上设置有供所述吸波块穿过的定位孔,所述吸波块能够吸收所述柔性板上的干扰性电磁波。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定位单元包括两个定位柱,两个所述定位柱分别设置在所述PCBA板的两侧。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吸波块为U形吸波块,所述U形吸波块设置在所述柔性板的中心位置,所述U形吸波块能够吸收任意方向的干扰性电磁波。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定位柱和吸波块与所述PCBA板之间过盈配合。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柱和吸波块之间过盈配合。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吸波块由吸波材料制成或表面涂覆有吸波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其一、本技术通过在PCBA板设置定位柱、在柔性板上设置定位孔的方式进行对齐匹配,使得柔性板与PCBA板之间组装方便,可以不通过工装夹具进行组装,可以通过自动化贴片的方式进行组装,提高生产效率。其二、本技术通过设置吸波单元,有效吸收来自任意方向的干扰性电磁波,能有效阻隔高频信号之间的串扰,提高光模块的传输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通过夹具实现定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光模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抗串扰的效果图,其中图3a未放置吸波块,图3b放置吸波块。图中标号说明:1、光模块;11、光接收器件;12、光发射器件;2、柔性板;3、PCBA板;4、定位柱;5、吸波块;6、定位孔;7、夹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的光模块结构用于将传输高速信号的柔性板2与PCBA板3之间进行精确定位,所述柔性板2上设有一系列信号焊盘,所述PCBA板3上也设有相应信号焊盘,光模块1与PCBA板3之间的信号通过柔性板2进行连接,柔性板2与PCBA板3之间通过信号焊盘之间的贴合及焊接相连接。为了保证高速性能,这两者信号焊盘需要在焊接时相互对齐,保证高速信号焊盘对齐并紧密连接,达到最佳焊接效果及生产效率,并且确保光模块1上的高频信号在柔性板2上相互不产生串扰。参照图2所示,本技术的光模块结构的一实施例,所述光模块结构包括光模块1、柔性板2、PCBA板3,所述光模块1与PCBA板3之间通过柔性板2进行电信号连接,在所述PCBA板3上设置有定位单元和吸波单元,所述定位单元包括设置在PCBA板3上定位柱4,所述柔性板2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4匹配的定位孔6,所述定位孔6套设在所述定位柱4上将柔性板2固定;所述吸波单元包括吸波块5,所述柔性板2上设置有供所述吸波块5穿过的定位孔6,所述吸波块5能够吸收所述柔性板2上的干扰性电磁波。具体地,所述定位单元包括两个定位柱4,两个所述定位柱4分别设置在所述PCBA板3的两侧,所述定位柱4为圆形柱体,所述柔性板2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4匹配的定位孔6,所述定位孔6与所述定位柱4之间紧密配合、无缝连接,从而实现了柔性板2的定位。具体地,所述吸波块5为U形吸波块5,所述U形吸波块5设置在所述柔性板2的中心位置,所述U形吸波块5能够吸收任意方向的干扰性电磁波,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模块1包括光接收器件11和光发射器件12,所述光接收器件11和光发射器件12与同一块柔性板2连接,所述U形吸波块5能够同时吸收两侧的高频干扰信号,参照图3所示,设置有U形吸波块5和没有U形吸波块5的电磁串扰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设置U形吸波块5能够有效吸收干扰性电磁波。具体地,所述定位柱4和吸波块5与所述PCBA板3之间过盈配合,所述PCBA板3为塑料板材,所以具有一定的延展性,所述定位柱4和吸波块5能够插入到所述PCBA板3中,并且与PCBA板3紧密配合,之后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进一步固定定位柱4和吸波块5,所述定位柱4和吸波块5与所述PCBA板3采用过盈配合的连接方式,在焊接之前即有一定的连接力,焊接时无需另外调节压合夹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具体地,所述定位孔6与所述定位柱4和吸波块5之间过盈配合,所述柔性板2具有一定的延展性,所述定位柱4和吸波块5略大于所述定位孔6时也能穿过定位孔6,通过过盈配合进行无缝隙连接,保证了定位精度。具体地,所述吸波块5可以整体由吸波材料制成,也可以在金属块的表面涂覆有吸波材料。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板、PCBA板,所述柔性板将光模块与PCBA板进行电信号连接,所述光模块包括光接收器件和光发射器件,所述光接收器件和光发射器件连接在同一块柔性板上,在所述PCBA板上设置有定位单元和吸波单元,所述定位单元包括设置在PCBA板上定位柱,所述柔性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套设在所述定位柱上将柔性板固定;所述吸波单元包括吸波块,所述柔性板上设置有供所述吸波块穿过的定位孔,所述吸波块能够吸收所述柔性板上的干扰性电磁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板、PCBA板,所述柔性板将光模块与PCBA板进行电信号连接,所述光模块包括光接收器件和光发射器件,所述光接收器件和光发射器件连接在同一块柔性板上,在所述PCBA板上设置有定位单元和吸波单元,所述定位单元包括设置在PCBA板上定位柱,所述柔性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套设在所述定位柱上将柔性板固定;所述吸波单元包括吸波块,所述柔性板上设置有供所述吸波块穿过的定位孔,所述吸波块能够吸收所述柔性板上的干扰性电磁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包括两个定位柱,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巍,张拥健,何广龙,洪小刚,陈奔,朱宇,
申请(专利权)人:亨通洛克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