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路板结构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路板结构,其包含多个电路板,且这些电路板的相邻二者之间,是通过单层的覆盖层所粘接。特别是,于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板结构中,此种单层覆盖层通过特定的组成及其使用量,以兼具胶层与保护层的作用,并大幅减少电路板结构的厚度。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子装置也逐渐向多功能与高性能的方向发展,为满足电子装置的高集成度(integration)及微型化(miniaturization)的封装需求、提升单一装置封装件的性能,以符合电子装置小型化、大容量与高速化的趋势与需求,常采用多晶片模组化的封装件形态。这种封装件可缩减整体封装件的体积、提升电性功能,故其成为封装的主流。提供主、被动元件及线路载接的电路板,也由双层电路板演变成多层电路板,在有限空间下通过层间连接技术扩大电路板可利用的电路面积,达到高电子密度的集成电路的需求。一般而言,在电路板的线路制造完毕后,需于此线路上贴附覆盖层,以保护线路、避免线路氧化。常见的覆盖层为双层结构,其中包含聚酰亚胺覆盖层和胶层,此胶层可增加聚酰亚胺覆盖层与线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结构包含:/n一第一基板;/n一第一单层覆盖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其中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一单层覆盖层之间具有一第一界面;/n一双面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和相对的一第二表面,其中该双面基板设置于该第一单层覆盖层上,且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一单层覆盖层之间有一第二界面;/n一第二单层覆盖层,设置于该双面基板上,其中该第二表面与该第二单层覆盖层具有一第三界面;以及/n一第二基板,设置于该第二单层覆盖层上,其中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二单层覆盖层具有一第四界面。/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01 TW 1081115681.一种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结构包含:
一第一基板;
一第一单层覆盖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其中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一单层覆盖层之间具有一第一界面;
一双面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和相对的一第二表面,其中该双面基板设置于该第一单层覆盖层上,且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一单层覆盖层之间有一第二界面;
一第二单层覆盖层,设置于该双面基板上,其中该第二表面与该第二单层覆盖层具有一第三界面;以及
一第二基板,设置于该第二单层覆盖层上,其中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二单层覆盖层具有一第四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单层覆盖层和该第二单层覆盖层是由一树脂组成物所形成,且该树脂组成物包含:
环氧树脂(A),包含:
一第一环氧树脂(a-1),其中该第一环氧树脂(a-1)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
于该式(I)中,该R1为该R2为该a为0至2的整数,且该*为键结处;以及
一第二环氧树脂(a-2);
一硬化剂(B);
一催化剂(C);
一耐燃剂(D);
一增韧剂(E),其中该增韧剂(E)包含聚酯树脂;以及
一溶剂(F)。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基于该环氧树脂(A)的使用量为100重量份,该第一环氧树脂(a-1)的使用量为30重量份至60重量份,该第二环氧树脂(a-2)的使用量为40重量份至70重量份,该硬化剂(B)的使用量为10重量份至15重量份,该催化剂(C)的使用量为0.7重量份至1.0重量份,该耐燃剂(D)的使用量为65重量份至90重量份,该增韧剂(E)的使用量为40重量份至80重量份,以及该溶剂(F)的使用量为160重量份至21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建华,黄黎明,邓琪馨,吴俊明,
申请(专利权)人:新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