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航空CPA的信号灯控制电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3312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面向航空CPA的信号灯控制电路结构,包含有,控制电路输入端接稳压二极管Rz1的正端,稳压二极管Rz1的负端接电阻R1的第一端,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接电容C1的第一端及二极管D1的正极,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端FGND,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接N沟道场效应管Q的G端、电阻R2的第一端及稳压二极管Rz2的正端,N沟道场效应管Q的D端接控制电路输出端,N沟道场效应管的S端、电阻R2的第二端及稳压二极管Rz2的负端均接地端GND。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高控制电路抗电磁干扰能力,有效解决机上信号灯因电磁干扰造成的瞬时点亮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航空CPA的信号灯控制电路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面向航空CPA的信号灯控制电路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飞机驾驶舱操控面板组件(CPA)信号灯控制电路常采用电子开关控制信号通断,对机上电磁干扰较为敏感,信号灯因电磁干扰造成的瞬时点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信号灯受机上电磁干扰,提供一种新型的面向航空CPA的信号灯控制电路结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面向航空CPA的信号灯控制电路结构,包含有,控制电路输入端、控制电路输出端、稳压二极管Rz1、电阻R1、电容C1、二极管D1、电阻R2、稳压二极管Rz2及N沟道场效应管Q1,所述控制电路输入端接所述稳压二极管Rz1的正端,所述稳压二极管Rz1的负端接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及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端FGND,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接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Q的G端、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及所述稳压二极管Rz2的正端,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Q的D端接所述控制电路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航空CPA的信号灯控制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控制电路输入端、控制电路输出端、稳压二极管Rz1、电阻R1、电容C1、二极管D1、电阻R2、稳压二极管Rz2及N沟道场效应管Q1,所述控制电路输入端接所述稳压二极管Rz1的正端,所述稳压二极管Rz1的负端接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及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端FGND,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接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Q的G端、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及所述稳压二极管Rz2的正端,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Q的D端接所述控制电路输出端,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的S端、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及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航空CPA的信号灯控制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控制电路输入端、控制电路输出端、稳压二极管Rz1、电阻R1、电容C1、二极管D1、电阻R2、稳压二极管Rz2及N沟道场效应管Q1,所述控制电路输入端接所述稳压二极管Rz1的正端,所述稳压二极管Rz1的负端接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及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端FGND,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凯薛一鸣胡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