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锁用布线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27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门锁用布线槽,包括槽体、盖板、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第一凹槽、固定杆、第一通孔、分隔板、开口、限位板、限位槽、延伸板、第二凹槽、套杆、第二通孔、传输模块和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方便安装在门锁面板内部实现固定,通过设置槽体和盖板方便对导线进行布线,避免因导线支数较多而发生缠绕的问题,通过设置固定杆和套杆即能实现槽体与盖板之间的贴合,也能方便对过长导线进行缠绕并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密封条的设置有利于对槽体和盖板内部的空腔进行密封,能够有效提高布线槽内部导线以及接头连接处的密封性,避免因受潮而导致内部线路发生短路问题,提高智能门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门锁用布线槽
本技术涉及一种布线槽,具体是一种智能门锁用布线槽,属于智能门锁应用

技术介绍
智能门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复合型锁具,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常见的智能门锁有磁卡锁、指纹锁、虹膜识别锁等,多应用于银行、政府部门、酒店等,智能门锁控制方案中对门锁嵌入式开发是比较重要的一步,这样才能在硬件上实现无线数据转换以及无线控制,智能门锁主要采用的串口Wi-Fi模块TLN13UA06,它是新一代嵌入式Wi-Fi模块产品,软、硬件接口全面兼容TLG10UA03,体积小,功耗低,嵌入式Wi-Fi模块采用UART接口,内置IEEE802.11协议栈以及TCP/IP协议栈,能够实现用户串口到无线网络之间的转换,支持串口透明数据传输模式,可以使传统的串口设备可轻松接入无线网络。智能门锁是一种智能化门锁,主要通过磁卡锁、指纹锁、虹膜识别锁实现门锁的智能化使用功能,智能门锁大多需要使用Wi-Fi模块进行信号传导,而在使用时需要用到的导线支数较多,安装在体积较小的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门锁用布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1)和盖板(2),所述槽体(1)侧壁与第一密封条(3)固定连接,位于槽体(1)内部固接有第二密封条(4),且第二密封条(4)开设有用于导线放置的第一凹槽(5),所述槽体(1)内壁与固定杆(6)固定连接,且位于槽体(1)边缘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7),所述槽体(1)内部与分隔板(8)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8)中部开设有开口(9),所述分隔板(8)之间通过限位板(10)固定连接,且限位板(10)中部开设有第二凹槽(13);/n所述盖板(2)侧端与延伸板(12)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板(12)开设有第二凹槽(13),且盖板(2)内壁与套杆(14)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门锁用布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1)和盖板(2),所述槽体(1)侧壁与第一密封条(3)固定连接,位于槽体(1)内部固接有第二密封条(4),且第二密封条(4)开设有用于导线放置的第一凹槽(5),所述槽体(1)内壁与固定杆(6)固定连接,且位于槽体(1)边缘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7),所述槽体(1)内部与分隔板(8)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8)中部开设有开口(9),所述分隔板(8)之间通过限位板(10)固定连接,且限位板(10)中部开设有第二凹槽(13);
所述盖板(2)侧端与延伸板(12)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板(12)开设有第二凹槽(13),且盖板(2)内壁与套杆(14)固定连接,位于盖板(2)边缘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15),所述盖板(2)中部与传输模块(16)固定连接,且传输模块(16)与接头(1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用布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呈U形结构,所述槽体(1)两侧形成的凸缘都开设有六个第一通孔(7),所述槽体(1)的面积小于盖板(2)的面积,且盖板(2)与槽体(1)两侧贴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用布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条(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密封条(3)分别位于槽体(1)两侧,且两个第一密封条(3)都接触有盖板(2)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用布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延伸板(12)之间的距离与槽体(1)的长度相同,每个延伸板(12)都开设有四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兴主
申请(专利权)人: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