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绝缘挂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262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缆绝缘挂杆,包括杆体、引流线和引流挂钩,所述引流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引流挂钩,所述杆体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横向间隔孔,所述横杆体和引流线通过穿过横向间隔孔的束带固定连接,所述杆体上还均匀开设有多个竖向间隔孔,每个竖向间隔孔均连有缠丝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设置杆体,杆体与引流线之间通过束带固定,将杆体与引流线连为一体,防止引流线下垂,而杆体上还设有竖向间隔孔与缠丝线连接,对杆体的下降高度进行控制,避免挂到其他元件,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设置方便,利于工人快速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绝缘挂杆
本技术涉及电缆绝缘挂杆。
技术介绍
随着供电可靠性日益提高的需求,智能开关的运用也越来越多。为了不停电更换柱上智能开关,我们现阶段是运用不停电旁路作业法更换柱上智能开关。但是,现有旁路设备更换柱上智能开关存在使用较繁琐,需要利用旁路开关、绝缘引流线及绝缘引流线固定横担搭建临时旁路,旁路接通后再将智能开关分断,将两侧引流线断开,实现智能开关更换。现有绝缘引流线都是两头与相应电器元件连接固定,但是中间段由于线体柔软,都是出于自然下垂,容易造成线体挂到其他元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缆绝缘挂杆,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绝缘引流线下垂过多容易挂到其他元件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电缆绝缘挂杆,包括杆体、引流线和引流挂钩,所述引流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引流挂钩,所述杆体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横向间隔孔,所述杆体和引流线通过穿过横向间隔孔的束带固定连接,所述杆体上还均匀开设有多个竖向间隔孔,每个竖向间隔孔均连有缠丝线。优选的,所述竖向间隔孔为螺纹孔,所述缠丝线的一端连有与竖向间隔孔配合的螺栓,所述缠丝线的另一端连有绝缘挂钩,通过螺纹孔能快速的与缠丝线固定连接,方便安装与固定,并且缠丝线的另一端是绝缘挂钩,也能方便缠丝线固定在电杆上相应的位置。优选的,所述杆体的长度短于引流线的长度,杆体长度过长会导致浪费或者阻挡引流线正常的挂线。优选的,所述横向间隔孔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横向间隔孔的宽度大于束带厚度且小于两倍束带厚度,开孔宽度过大容易造成杆体与引流线发生相对晃动,并且会影响到杆体的强度,而开孔过小束带将无法穿过完成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设置杆体,杆体与引流线之间通过束带固定,将杆体与引流线连为一体,防止引流线下垂,而杆体上还设有竖向间隔孔与缠丝线连接,对杆体的下降高度进行控制,避免挂到其他元件,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设置方便,利于工人快速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缆绝缘挂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缆绝缘挂杆中杆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阅图1、图2为本技术电缆绝缘挂杆的实施例,电缆绝缘挂杆,包括杆体1、引流线2和引流挂钩3,所述引流线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引流挂钩3,所述杆体1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横向间隔孔4,所述杆体1和引流线2通过穿过横向间隔孔4的束带5固定连接,所述杆体1上还均匀开设有多个竖向间隔孔6,每个竖向间隔孔6均连有缠丝线7,所述缠丝线7的另一端连有绝缘挂钩8。通过设置杆体1,杆体1与引流线2之间通过束带5固定,将杆体1与引流线2连为一体,防止引流线2下垂,而杆体1上还设有竖向间隔孔6与缠丝线7连接,对杆体1的下降高度进行控制,避免挂到其他元件,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设置方便,利于工人快速操作。为了方便安装,所述竖向间隔孔6为螺纹孔,所述缠丝线7的一端连有与竖向间隔孔6配合的螺栓,所述缠丝线7的另一端连有绝缘挂钩8,这样缠丝线7通过螺纹连接与杆体1固定在一起,而缠丝线7的另一端通过绝缘挂钩8可以挂在电杆上相应的位置,对杆体1进行固定。进一步,所述杆体1的长度短于引流线2的长度,所述横向间隔孔4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横向间隔孔4的宽度大于束带5厚度且小于两倍束带5厚度。使用时,先在引流线2的两端固定好引流挂钩3,然后通过束带5穿过相应的横向间隔孔4将杆体1和引流线2固定在一起,再将缠丝线7一端的螺栓与杆体1上对应的竖向间隔孔6螺纹连接,然后将缠丝线7另一端的绝缘挂钩8挂在电杆上相应的位置,最后将引流挂钩3挂到对应的电器元件上,完成安装。采用上述装置后,引流线2能被杆体1撑起来,不会出现松垮的现象,而且杆体1的设置相对装卸比较简单,挂拆也比较省时省力。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缆绝缘挂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1)、引流线(2)和引流挂钩(3),所述引流线(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引流挂钩(3),所述杆体(1)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横向间隔孔(4),所述杆体(1)和引流线(2)通过穿过横向间隔孔(4)的束带(5)固定连接,所述杆体(1)上还均匀开设有多个竖向间隔孔(6),每个竖向间隔孔(6)均连有缠丝线(7)。/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缆绝缘挂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1)、引流线(2)和引流挂钩(3),所述引流线(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引流挂钩(3),所述杆体(1)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横向间隔孔(4),所述杆体(1)和引流线(2)通过穿过横向间隔孔(4)的束带(5)固定连接,所述杆体(1)上还均匀开设有多个竖向间隔孔(6),每个竖向间隔孔(6)均连有缠丝线(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绝缘挂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波章文海林枫郑民毛益凉徐贤贵郑敬禄邱阳周霞王茜朱旦禾叶怡君吴寅吴世军沈海华山建冬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杭州贝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