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261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变电站,包括沿高度方向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底座、舱体、汇电箱和屋顶;所述舱体包括依次并列设置且相互独立的高压舱、变压器舱和低压舱,且两相邻舱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部件进行连接;所述高压舱、变压器舱和低压舱顶部均开设有第一走线孔,所述汇电箱底部对应设有三个第二走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降低更换变电站过程中的运输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变电站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变电站。
技术介绍
目前,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现有的,公开号为CN109616909A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太阳能光伏箱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站壳体、高压设备、变压器和低压设备,壳体包括顶壁、基座和结构箱;通过采用工厂预制模式,将高压设备、变压器和低压设备一体布设于变电站的结构箱中。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将变压器、高压设备和低压设备一体安装于一个密闭的结构箱内,当结构箱内的变压器、高压设备及低压设备中的单一设备损坏无法快速检修时,为维持供电需求,一般会直接对变电站整体进行吊装更换,故需对新变电站整体及旧变电站整体进行运输,导致运输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变电站,其具有降低更换变电站过程中运输成本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变电站,包括舱体,所述舱体上方及下方分别设有屋顶和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变电站,包括舱体(1),所述舱体(1)上方及下方分别设有屋顶(2)和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包括依次并列设置且相互独立的高压舱(11)、变压器舱(12)和低压舱(13),且两相邻舱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部件(4)进行连接;所述舱体(1)上方设有汇电箱(5),所述高压舱(11)、变压器舱(12)和低压舱(13)顶部均开设有第一走线孔(18),所述汇电箱(5)底部对应设有三个第二走线孔(51),所述屋顶(2)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汇电箱(5)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变电站,包括舱体(1),所述舱体(1)上方及下方分别设有屋顶(2)和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包括依次并列设置且相互独立的高压舱(11)、变压器舱(12)和低压舱(13),且两相邻舱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部件(4)进行连接;所述舱体(1)上方设有汇电箱(5),所述高压舱(11)、变压器舱(12)和低压舱(13)顶部均开设有第一走线孔(18),所述汇电箱(5)底部对应设有三个第二走线孔(51),所述屋顶(2)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汇电箱(5)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4)包括分别铰接于两相邻舱的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所述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转动至垂直舱体(1)时的相邻面分别对应设有限位板一(411)和限位板二(421),所述限位板一(411)和限位板二(421)上对应开设有通孔,所述舱体(1)上对应开设有限位孔(16);当所述第一连接件(41)与第二连接件(42)转动垂直舱体(1)时,所述限位孔(16)与两通孔处于同一轴心线,通过限位销(6)穿过两所述通孔并插接于限位孔(1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16)内开设有内螺纹,所述限位销(6)外壁对应开设有与限位孔(16)配合连接的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42)设有所述限位板二(421)的面上一体连接有平行于限位板二(421)的定位块(422),所述第一连接件(41)上对应设置有供所述定位块(422)插接的定位槽(412),所述定位槽(412)的内径大于所述定位块(422)的外径;所述定位块(422)为导磁材料,所述定位槽(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濠源胡明亮车伽龙周君毅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润杰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