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包动力电池电芯及电动汽车
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软包动力电池电芯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等等)的发展势头迅猛,已经越来越多的走到普通大众的视野中。电动汽车一般需要动力电池驱动,目前软包动力电池电芯的电芯在过充电方面性能劣于方型电芯和圆柱电芯,有必要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提供一种软包动力电池电芯,包括极组、密封收容所述极组的保护套、连接所述极组并延伸至所述保护套外的极耳,所述极耳包括连接于所述极组一侧并伸出所述保护套一端的第一电极、连接于所述极组另一侧并伸出所述保护套另一端的第二电极,所述保护套包括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间隔设置的第二导电层、及至少部分夹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第一绝缘膜,所述第一绝缘膜具有通口,所述第二导电层具有对应所述通口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将所述第二导电层划分为相互绝缘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部分电连接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包动力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动力电池电芯包括极组、密封收容所述极组的保护套、连接所述极组并延伸至所述保护套外的极耳,所述极耳包括连接于所述极组一侧并伸出所述保护套一端的第一电极、连接于所述极组另一侧并伸出所述保护套另一端的第二电极,所述保护套包括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间隔设置的第二导电层、及至少部分夹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第一绝缘膜,所述第一绝缘膜具有通口,所述第二导电层具有对应所述通口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将所述第二导电层划分为相互绝缘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部分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一导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动力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动力电池电芯包括极组、密封收容所述极组的保护套、连接所述极组并延伸至所述保护套外的极耳,所述极耳包括连接于所述极组一侧并伸出所述保护套一端的第一电极、连接于所述极组另一侧并伸出所述保护套另一端的第二电极,所述保护套包括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间隔设置的第二导电层、及至少部分夹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第一绝缘膜,所述第一绝缘膜具有通口,所述第二导电层具有对应所述通口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将所述第二导电层划分为相互绝缘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部分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一导电层用于在所述极组内部压力过大时通过所述通口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接触导通,使得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形成短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动力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邻近所述极组设置,所述第一绝缘膜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远离所述极组的表面,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膜远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表面,所述保护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远离所述第一绝缘膜的表面的第二绝缘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动力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一导电层均为铝片,所述第二部分为铜片;所述铜片的厚度为0.05mm,所述铝片的厚度为0.05mm,所述第二绝缘膜的厚度0.05mm,所述第一绝缘膜的最大厚度为0.1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动力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膜包括第一绝缘部分及与所述第一绝缘部分层叠的第二绝缘部分,所述第二绝缘部分具有所述通口,所述第一绝缘部分具有对应所述通口的第二开口,沿垂直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方向看,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通口的位置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中且盖设在所述通口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包动力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的面积大于所述通口的面积,且沿垂直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方向看,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完全覆盖所述通口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包动力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小于所述通口的面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培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