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背光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176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LCD背光源电路。它包括电源输入单元、LED负载单元、电源升压电路和输出采样单元,所述电源输入单元、输出采样单元、LED负载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升压电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LED开路、短路、输出过压、过热保护和软启动功能,在结构上更加简便,应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CD背光源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灯电路,特别是公开一种LCD背光源电路。
技术介绍
现在汽车仪表盘设计上处于指针仪表盘向液晶面板仪表盘转换的过程,与LED照明一样,LED背光电源也需要驱动电路。通常小屏LCD可选用恒流或小功率LED驱动器,但现在仪表显示面积越来越向大屏发展,目前普遍的LED背光驱动器电路的通道较少,功率较低,功率高的结构又相对复杂,无法满足大屏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率高的LCD背光源电路。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LCD背光源电路,包括电源输入单元、LED负载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升压电路和输出采样单元,所述电源输入单元、输出采样单元、LED负载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升压电路相连;所述电源升压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电感L1、二极管D1、电容C1、电容C6,所述芯片U1包括VIN引脚、VDDIO引脚、EN引脚、DPWM引脚、SW1引脚、SW2引脚、PGND1引脚、PGND2引脚、OVP引脚、FDIM引脚、接入所述LED负载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CD背光源电路,包括电源输入单元、LED负载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升压电路和输出采样单元,所述电源输入单元、输出采样单元、LED负载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升压电路相连;/n所述电源升压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电感L1、二极管D1、电容C1、电容C6,所述芯片U1包括VIN引脚、VDDIO引脚、EN引脚、DPWM引脚、SW1引脚、SW2引脚、PGND1引脚、PGND2引脚、OVP引脚、FDIM引脚、接入所述LED负载单元的若干个IFB引脚,所述输出采样单元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6,/n所述电感L1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单元相连,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SW1引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CD背光源电路,包括电源输入单元、LED负载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升压电路和输出采样单元,所述电源输入单元、输出采样单元、LED负载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升压电路相连;
所述电源升压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电感L1、二极管D1、电容C1、电容C6,所述芯片U1包括VIN引脚、VDDIO引脚、EN引脚、DPWM引脚、SW1引脚、SW2引脚、PGND1引脚、PGND2引脚、OVP引脚、FDIM引脚、接入所述LED负载单元的若干个IFB引脚,所述输出采样单元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6,
所述电感L1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单元相连,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SW1引脚、SW2引脚和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及LED负载单元相连;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所述PGND1引脚、PGND2引脚相连后接地;
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OVP引脚、电阻R2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相连后接地;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FDIM引脚相连;
所述VDDIO引脚与所述电容C6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单元、电阻R6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EN引脚相连;所述DPWM引脚通过电阻R4与PWM调光引脚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淼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晨阑光电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