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教学的动势能转换演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16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教学的动势能转换演示装置,包括动作单元、安装机构和动势能转换组件,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后箱体和下柜体,所述动作单元安装在后箱体外侧壁,所述动势能转换组件安装在下柜体上方,所述后箱体上安装有控制动作单元启闭的启动开关,所述动势能转换组件与启动开关相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技术合理,通过动势能转换板在转动过程中,将势能转换为动能并传导至下一块动势能转换板,随着动势能转换板的高度不断增加,其势能也不断增加,最后转换为动能作用至启动开关,在转换过程中,演示更加直观,并且最后能够通过复位组件进行复位,从而能够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教学的动势能转换演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教学用具
,具体指一种用于教学的动势能转换演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高中物理演示实验中,动能、势能相互转换演示实验只有滚摆实验,但它只能演示动能与重力势能的相互转换,而不能演示动能与弹性势能的相互转换。动能与弹性势能的相互转换既是教学重点,而且较为抽象,是学生难以接受的难点。在[期刊论文]-中学物理(初中版)2015(1)于乐洋《动能、势能相互转换演示实验教具的制作与整合》一文中,提供了一种动能与重力势能相互转换的教具:以滚摆作为改制对象,弹簧通过棉线穿过摆轴两侧的小孔与摆轴相连,摆轴两湍用顶针支撑固定(可以旋转),这样滚摆在外力作用下旋转时,棉线缠绕在摆轴上,使弹簧伸长,就可以将动能转换为弹性势能.如果让它自由转动就能实现弹性势能与滚摆转动动能的相互转换;首先,拆去弹簧将棉线的上扣挂到上侧挂钩上,然后再拆去两侧的顶针放下转盘,这样就恢复了滚摆实验,就可以演示动能与重力势能的相互转换。然而上述演示装置经过长期实验会产生一些问题:1、做动能与重力势能相互转换实验时,由于没有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教学的动势能转换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作单元(1)、安装机构和动势能转换组件,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后箱体(2)和下柜体(7),所述动作单元(1)安装在后箱体(2)外侧壁,所述动势能转换组件安装在下柜体(7)上方,所述后箱体(2)上安装有控制动作单元(1)启闭的启动开关(3),所述动势能转换组件与启动开关(3)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教学的动势能转换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作单元(1)、安装机构和动势能转换组件,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后箱体(2)和下柜体(7),所述动作单元(1)安装在后箱体(2)外侧壁,所述动势能转换组件安装在下柜体(7)上方,所述后箱体(2)上安装有控制动作单元(1)启闭的启动开关(3),所述动势能转换组件与启动开关(3)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教学的动势能转换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势能转换组件包括若干动势能转换板(4),所述下柜体(7)上固定有台面垫板(8),所述动势能转换板(4)通过铰接件(9)可转动安装在台面垫板(8)上表面,若干所述动势能转换板相互呈相似结构,所有所述动势能转换板按面积从小到大依次排列,面积最大的所述动势能转换板(4)靠近启动开关(3),所述动势能转换板(4)由一侧向启动开关(3)转动,相邻的动势能转换板(4)之间的距离小于动势能转换板(4)的高度,面积最大的所述动势能转换板(4)与启动开关之间的距离小于该动势能转换板(4)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教学的动势能转换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动势能转换板(4)之间的面积比相同且厚度相同,所有所述的动势能转换板(4)由相同的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教学的动势能转换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柜体(7)内安装有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动力单元(11)、传动机构和若干驱动件(13),所述动力单元(11)安装在台面垫板(8)下方,所述驱动件(13)分别对应动势能转换板(4)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宝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宝利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