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液罐的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9935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液罐的冷却系统,包括冷媒储罐和配液罐,冷媒储罐为筒状体结构,该冷媒储罐上部设有冷媒进口、底端设有冷媒出口,配液罐包括内外设置的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之间的间隙为冷媒通道,冷媒通道内部设有若干隔流板,冷媒通道的侧部连接冷媒进口,冷媒出口经连接管道连接配液罐,连接管道上设有循环泵和制冷机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制冷机组、循环泵、包括设有冷媒通道的配液罐,采用一种冰点低的液体作为冷媒,通过循环泵的作用经过制冷机组降温后输送至冷媒通道,再经管道输送回到冷媒储罐,不仅可以达到为药液快速降温的目的,冷媒还可循环使用,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液罐的冷却系统
本技术属于药液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配液罐的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配液罐又称配制罐、调配罐,是将一种或几种物料按工艺配比进行混配的混合搅拌容器。制造的配液罐是根据制药行业制药卫生级标准进行制造验收的现代化GMP标准设备。在制药生产过程中,基本上所有的药液制作过程,都需要高温消毒,在较高温度下(一般90℃以上)的药液需要降温才能进行后续的加工工作,有时需要使药液温度在一定时间内降低至一定的范围,这需要药液快速冷却。目前常见的降温方式有自然降温和冷却水降温,自然降温是在无冷媒介质辅助降温的情况下,药液只能自然放至室温,此种降温方法会导致药液在长时间放置的过程中,微生物大量滋生繁殖,使药液变质,给药品质量带来一定的风险,增加药液制品的废品率,生产成本也随之增加;冷却水降温,采用不断通入冷凝水的方式对盛放药液的容器罐进行降温,即是在容器罐外加一层隔水层,引入冷却水进行降温,在配液过程中,对容器罐降温后的冷却水直接排放掉,然后再进行注水冷却,如此反复注入冷却水,虽然会加快冷却的效率,但也造成了对水资源的严重浪费,生产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因为冷却水的温度必须在0℃以上,否则冷却水容易结冰而无法流动,导致降温效率低、对盛放药液的容器罐降温所耗费的时间也随之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液罐的冷却系统,能够快速地为配液罐中的药液降温,达到生产工艺所需的温度范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配液罐的冷却系统,包括冷媒储罐和配液罐,所述冷媒储罐为筒状体结构,该冷媒储罐上部设有冷媒进口、底端设有冷媒出口,所述配液罐包括内外设置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的间隙为冷媒通道,所述冷媒通道内部设有若干隔流板,所述冷媒通道的侧部连接所述冷媒进口,所述冷媒出口经连接管道连接所述配液罐,所述连接管道上设有循环泵和制冷机组。优选的,所述隔流板一端悬空设置,另一端与所述内筒或者外筒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隔流板自冷媒通道的底端由下至上呈螺旋式分布,且上下相邻的隔流板上下交错设置。优选的,所述隔流板的宽度小于所述冷媒通道水平方向的宽度。优选的,所述冷媒通道的上端设有回流管道,所述冷媒通道经所述回流管道与所述冷媒进口连接,且回流管道上设有回流管道阀门。优选的,所述配液罐的底端设有冷媒通道进口、侧部设有冷媒通道出口,所述冷媒通道进口和冷媒通道出口均与所述冷媒通道连通。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道靠近所述冷媒出口的一端设有冷媒出口控制阀,靠近所述配液罐的底端设有阀门二,所述循环泵和制冷机组之间设有阀门一。优选的,所述配液罐上端设有温度计仪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通过采用一种冰点低的液体作为冷媒,通过循环泵的作用使其从储罐中进入管道,经过制冷机组降温后输送至冷媒通道,再经管道输送回到冷媒储罐,使药液快速降温,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储罐中的冷媒还可循环使用,避免资源浪费;药液的快速降温还可以减少药液长时间放置过程中微生物增殖,降低了药品质量风险;冷媒通道中呈螺旋式分布的隔流板,降低了冷却介质的流速,提高换热效率且保证配液罐受热均匀;配液罐上端设置的温度计仪表实时监测内部药液的变化,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为冷媒储罐,2为配液罐,3为冷媒进口,4为冷媒出口,5为冷媒出口控制阀,6为循环泵,7为阀门一,8为制冷机组,9为阀门二,10为冷媒通道进口,11为冷媒通道,12为外筒,13为内筒,14为冷媒通道出口,15为回流管道阀门,16为回流管道,17为隔流板,18为回流泵,19为温度计仪表,20为连接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配液罐的冷却系统,包括冷媒储罐1和配液罐2,冷媒储罐1为筒状体结构,内部装有冷媒介质,冷媒介质采用冰点低的液体或者气体,如冷媒介质是水,水的温度必须在0℃以上,否则冷却水容易结冰而无法流动,如若按照配液罐冷却温度的技术要求规定冷却温度在零度以下,在水中加入防冻剂如乙二醇、二甘醇或酒精,加入防冻剂可以降低水的冰点,在零度以下的环境中正常流动,冷媒介质还可以是液氮、乙二醇、液氨或者二氧化碳等,该冷媒储罐1上部设有冷媒进口3、底端设有冷媒出口4。冷媒储罐1的侧部设有配液罐2,配液罐2的顶部设有药液进口,底端设有药液出料阀,配液罐2包括内外设置的内筒13和外筒12,内筒13和外筒12之间的间隙为冷媒通道11,配液罐2的底端设有冷媒通道进口10、侧部设有冷媒通道出口14,冷媒通道进口10和冷媒通道出口14均与冷媒通道11连通,连接之处均采用密封圈密封连接。冷媒通道11内部设有若干隔流板17,冷媒通道11的上端设有回流管道16,回流管道16用于冷媒介质温度升高后再回到冷媒储罐1中,实现冷媒介质的循环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回流管道16上设有回流管道阀门15和回流泵18,回流泵18使温度升高的冷媒介质泵入冷媒储罐1中,冷媒通道11侧部的冷媒通道出口14经回流管道16与冷媒进口3连接,冷媒出口4经连接管道20连接配液罐2,连接管道20上依次设有循环泵6和制冷机组8。循环泵6作为动力装置,用于控制冷媒介质的循环,制冷机组8作为制冷装置,用于降低冷媒介质的温度,使其达到能快速降低配液罐2内药液的温度,作为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制冷机组8也可更换为冷却塔制冷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冷媒通道11内部设有若干隔流板17,隔流板17一端悬空设置,悬空设置可以防止隔流板17受热膨胀而损坏,另一端与内筒13或者外筒12固定连接;冷媒通道11的竖直方向上隔流板17上下交错设置,隔流板17自冷媒通道11的底端由下至上呈螺旋式分布,隔流板17上下交错设置可以降低冷媒介质的流速,使冷媒介质的冷量与药液换热率达到最大化,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还可以减少冷媒介质在冷媒通道11中的倒流,使药液和冷媒介质换热均匀,而且固定在内筒13上的隔流板17还起到加快内筒13散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本技术配液罐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率。在本实施例中,隔流板17的宽度小于冷媒通道11水平方向的宽度,冷媒通道11中上下相邻交错设置的隔流板17宽度之和不小于冷媒通道11水平方向的宽度,隔流板17的长度过长则会导致换热效率低下,隔流板17的长度过短则会导致冷媒介质的冷量达不到充分利用而浪费资源。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管道20靠近冷媒出口的一端设有冷媒出口控制阀5,用于控制冷媒介质流出的流量,靠近配液罐2的一端设有阀门二9,阀门二9控制经制冷机组8降温后的冷却介质进入配液罐2的流量,循环泵6和制冷机组8之间设有阀门一7。在本实施例中,配液罐2上端设有温度计仪表19,温度计仪表19是现有技术,具体不再赘述,设置在配液罐2上端中心位置的一侧,用于实时监测配液罐2内部药液的变化,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本技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液罐的冷却系统,包括冷媒储罐和配液罐,所述冷媒储罐为筒状体结构,该冷媒储罐上部设有冷媒进口、底端设有冷媒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液罐包括内外设置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的间隙为冷媒通道,所述冷媒通道内部设有若干隔流板,所述冷媒通道的侧部连接所述冷媒进口,所述冷媒出口经连接管道连接所述配液罐,所述连接管道上设有循环泵和制冷机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液罐的冷却系统,包括冷媒储罐和配液罐,所述冷媒储罐为筒状体结构,该冷媒储罐上部设有冷媒进口、底端设有冷媒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液罐包括内外设置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的间隙为冷媒通道,所述冷媒通道内部设有若干隔流板,所述冷媒通道的侧部连接所述冷媒进口,所述冷媒出口经连接管道连接所述配液罐,所述连接管道上设有循环泵和制冷机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液罐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流板一端悬空设置,另一端与所述内筒或者外筒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液罐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流板自冷媒通道的底端由下至上呈螺旋式分布,且上下相邻的隔流板上下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液罐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龙王雪荣李四新徐琦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天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