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循环式老化房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992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循环式老化房加热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加热管及送风装置;装置壳体内形成有外腔体与内腔体,所述外腔体围绕在所述内腔体的四周,且两者相连通;所述外腔体具有空气进入口,所述内腔体具有空气流出口;加热管设于所述装置壳体内,用于对流经的空气加热;送风装置用于将经所述加热管加热后的空气从所述空气流出口吹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循环式老化房加热装置的结构简单,通过设置内、外腔体、加热管及送风装置,可使得空气可在老化房内进行高效循环加热,其整体体积小,安装方便,且其风路短,因此送风装置所需的运行功率较低,且热损耗较少,可达到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循环式老化房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加热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循环式老化房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老化房是一种用于对产品进行老化测试的产品测试空间,为了加速产品老化,需要提升老化房内空气的温度,当前主流的对老化房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方式为采用加热管道进行加热。传统管道式老化房一般会在老化房顶上布置送风风机,加热装置,循环管道等系统,借用大功率风机风力通过管道将加热器热量送至老化房内,室内空气通过管道不断循环,提高室内温度的达到产品老化适用温度。但此技术老化房存在:1.循环送风、加热装置、管道等对安装的空间要求大,有时受现场空间影响,会有无法安装或安装困难等安装问题;2.工艺复杂,安装制作成本较高;3.送风机要需克服管道、转弯等阻力,风力功率相对较大;4.因多出管道部分空间空气及管道保温无法达到房体保温的保温性,故能耗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能的内循环式老化房加热装置。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内循环式老化房加热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其内形成有外腔体与内腔体,所述外腔体围绕在所述内腔体的四周,且两者相连通;所述外腔体具有空气进入口,所述内腔体具有空气流出口;加热管,其设于所述装置壳体内,用于对流经的空气加热;及送风装置,其用于将经所述加热管加热后的空气从所述空气流出口吹出。进一步地,所述空气进入口处安装有回风百叶;所述空气流出口设置有四向可调送风百叶。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管有多根,且所有加热管平行设置。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连接引线铜板,每根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分别相对于两个所述连接引线铜板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送风装置为外转子风机。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壳体上安装有油压式温度保护开关。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壳体由钣金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外腔体的四侧均设有所述空气进入口。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内循环式老化房加热装置的结构简单,通过设置内、外腔体、加热管及送风装置,可使得空气可在老化房内进行高效循环加热,其整体体积小,安装方便,且其风路短,因此送风装置所需的运行功率较低,且热损耗较少,可达到节能的目的。附图说明附图1为内循环式老化房加热装置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所示的内循环式老化房加热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加热管2以及送风装置3;其中装置壳体1由钣金制成,其内形成有外腔体11与内腔体12,所述外腔体11围绕在所述内腔体12的四周(即两者为回字形布局),且两者的上侧相连通;所述外腔体11具有空气进入口,所述内腔体12具有空气流出口,空气流出口设于内腔体12的下侧;加热管2设于所述装置壳体1内,用于对流经的空气加热;送风装置3设于所述内腔体12内,用于将经所述加热管2加热后的空气从所述空气流出口吹出。所述空气进入口处安装有回风百叶4;所述空气流出口设置有四向可调送风百叶5。优选地,所述外腔体11的四侧均设有所述空气进入口,即装置壳体1的四侧均安装有回风百叶4。所述送风装置3为外转子风机。通过上述装置,当送风装置3运转时,一边将所述装置壳体1内的从所述空气流出口吹出,一边将空气从回风百叶4吸入装置壳体1内,回风百叶4对空气具有导向作用,使得空气由外腔体11循着确定方向流经所述加热管2被其加热后再被送风装置3从四向可调送风百叶5吹出,如此形成循环。采用内、外腔体的设置方式,可有效将加热管2产生的热量聚拢在装置壳体1内防止其逸散,且由于内腔体12的俯视外轮廓小于外腔体11的俯视外轮廓,因此,空气是从外腔体11聚拢至内腔体12被吹出的,可提升送风强度,送风距离也即相应提高,且通过调节四向可调送风百叶5可调节送风方向,使得加热装置可变向吹出热风,保证老化房内各处温度上升均匀。优选地,所述加热管2有多根,且所有加热管2平行设置,这样,风通量较大时,也能及时为流经的空气加热。此外,加热装置还包括两个连接引线铜板6,每根所述加热管2的两端分别相对于两个所述连接引线铜板6固定,两个引线铜板6分别连接电源的正、负极,这种设置方式较传统的采用铜线连接加热管2的方式更牢固,可靠。优选地,所述装置壳体1上安装有油压式温度保护开关7。油压式温度保护开关7可检测装置壳体1内空气的温度或检测装置壳体1本身的温度,加热装置的控制器通过判断温度是否过高可判断系统是否异常,可防止发生干烧(即加热管2处于打开状态而送风装置3处于关闭状态)或送风装置3的马达故障等问题未及时发现导致的危险。本技术的内循环式老化房加热装置的结构简单,通过设置内、外腔体、加热管及送风装置,可使得空气可在老化房内进行高效循环加热,其整体体积小,安装方便,且其风路短,因此送风装置所需的运行功率较低,且热损耗较少,可达到节能的目的。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循环式老化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装置壳体(1),其内形成有外腔体(11)与内腔体(12),所述外腔体(11)围绕在所述内腔体(12)的四周,且两者相连通;所述外腔体(11)具有空气进入口,所述内腔体(12)具有空气流出口;/n加热管(2),其设于所述装置壳体(1)内,用于对流经的空气加热;及/n送风装置(3),其用于将经所述加热管(2)加热后的空气从所述空气流出口吹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循环式老化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壳体(1),其内形成有外腔体(11)与内腔体(12),所述外腔体(11)围绕在所述内腔体(12)的四周,且两者相连通;所述外腔体(11)具有空气进入口,所述内腔体(12)具有空气流出口;
加热管(2),其设于所述装置壳体(1)内,用于对流经的空气加热;及
送风装置(3),其用于将经所述加热管(2)加热后的空气从所述空气流出口吹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式老化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进入口处安装有回风百叶(4);所述空气流出口设置有四向可调送风百叶(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式老化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2)有多根,且所有加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全勇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达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