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矿区空间数据模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9797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铀矿区空间数据模块装置,包括机体以及机体下端固定连接的连接轴,机体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防护板内部一侧与机体的一侧之间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机体内部分别设置有空间数据模块和电池,且空间数据模块位于电池的上端,空间数据模块以及电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层,橡胶垫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机体内壁之间等间距连接有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置更加合理,设计更加优化,能够避免机体内部的结构受到振动损坏,能够有效对作用力进行缓冲,避免结构因振动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铀矿区空间数据模块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间数据采集
,尤其涉及铀矿区空间数据模块装置。
技术介绍
铀矿有土状、粉末状,也有块状、钟乳状、肾状等等。有些土状的铀矿被称为铀黑,而块状的则称为沥青铀矿。土状的铀矿没有什么光泽,块状的则具有沥青光泽。铀矿石是具有放射性的危险矿物。它们除了可以提取铀用于核工业外,还可以从中提取到镭和其他稀土元素。铀,是一种极为稀有的放射性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仅为百万分之二,其形成可工业利用矿床的几率比其他金属元素要小得多。铀矿是矿石家族中的“玫瑰花”,色彩绚丽,却具放射性。在进行铀矿区勘探时往往会使用到空间数据模块装置,现有的空间数据模块装置其结构设置不够合理,设计不够优化,因此需要设计铀矿区空间数据模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铀矿区空间数据模块装置,通过防护板、防护块、第一弹簧、橡胶垫层的配合使用,能够对机体的两侧进行缓冲防护,避免机体的两侧受到冲撞损伤,通过垫板、第三连接块、第四连接块、第二弹簧的配合使用,能够避免机体内部的结构受到振动损坏,能够有效对作用力进行缓冲,避免结构的振动损坏。根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铀矿区空间数据模块装置,包括机体以及机体下端固定连接的连接轴,所述机体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内部一侧与所述机体的一侧之间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机体内部分别设置有空间数据模块和电池,且所述空间数据模块位于电池的上端,所述空间数据模块以及电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层,所述橡胶垫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机体内壁之间等间距连接有第一弹簧。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的下端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下表面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块,每个所述第三连接块的下端均设置有第四连接块,所述第四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连接块的下端位于第二凹槽内部,且所述第三连接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凹槽下表面之间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以及机体的两侧均等间距开设有散热孔A,所述散热孔A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尘网。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散热孔B。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内部的拐角处与所述机体连接处固定连接有防护块。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的下端设置有底盘,且所述连接轴通过转轴与所述底盘转动连接,所述底盘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履带轮。进一步的,所述机体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红外摄像头。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一侧固定安装有照明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设置更加合理,设计更加优化,通过防护板、防护块、第一弹簧、橡胶垫层的配合使用,能够对机体的两侧进行缓冲防护,避免机体的两侧受到冲撞损伤,通过垫板、第三连接块、第四连接块、第二弹簧的配合使用,能够避免机体内部的结构受到振动损坏,能够有效对作用力进行缓冲,避免结构的振动损坏。2、本技术通过通过散热孔A、散热孔B的配合使用,能够对机体内部的热量进行有效的散发,避免机体内部的热量过高导致装置的工作效率降低。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铀矿区空间数据模块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铀矿区空间数据模块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铀矿区空间数据模块装置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铀矿区空间数据模块装置图2中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铀矿区空间数据模块装置中连接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体;2、连接轴;3、转轴;4、底盘;5、履带轮;6、防护板;7、散热孔A;8、防尘网;9、第一连接块;10、第一凹槽;11、红外摄像头;12、电池;13、空间数据模块;14、照明灯;15、连接板;16、散热孔B;17、防护块;18、第一弹簧;19、橡胶垫层;20、滑块;21、滑槽;22、第二连接块;23、垫板;24、第三连接块;25、第四连接块;26、第二凹槽;27、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5,铀矿区空间数据模块装置,包括机体1以及机体1下端固定连接的连接轴2,机体1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1,滑槽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20,滑块2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22第二连接块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6,防护板6内部一侧与机体1的一侧之间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8;机体1内部分别设置有空间数据模块13和电池12,且空间数据模块13位于电池12的上端,空间数据模块13以及电池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层19,橡胶垫层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5,连接板15与机体1内壁之间等间距连接有第一弹簧18。电池12的下端设置有垫板23,垫板23的下表面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块24,每个第三连接块24的下端均设置有第四连接块25,第四连接块2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凹槽26,第三连接块24的下端位于第二凹槽26内部,且第三连接块24的下表面与第二凹槽26下表面之间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7,防护板以及机体的两侧均等间距开设有散热孔A7,散热孔A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尘网8,连接板15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散热孔B16,防护板6内部的拐角处与机体1连接处固定连接有防护块17,连接轴2的下端设置有底盘4,且连接轴2通过转轴3与底盘4转动连接,底盘4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履带轮5,机体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9,第一连接块9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10,第一凹槽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红外摄像头11,机体1一侧固定安装有照明灯14。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流程:使用时,通过防护板6与机体1外侧之间的第一弹簧18的作用下,能够对外来的冲撞进行防护,通过第一弹簧18的作用,能够对冲撞力进行缓冲,避免对机体1造成损坏,通过橡胶垫层19以及连接板15、第一弹簧18的作用能够对机体1内部的电池12以及空间数据模块13晃动时提供缓冲作用,避免电池12以及空间数据模块13与机体1碰撞造成损坏,第一弹簧18能够对水平方向的作用力进行缓冲,通过垫板23、第三连接块24、第四连接块25、第二弹簧27的设置能够对竖直方向的作用力进行缓冲,通过散热孔A7以及散热孔B16的设置,能够将机体1内部的热量导出,避免机体1内部的热量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铀矿区空间数据模块装置,包括机体(1)以及机体(1)下端固定连接的连接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20),所述滑块(2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22)所述第二连接块(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6),所述防护板(6)内部一侧与所述机体(1)的一侧之间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8);/n所述机体(1)内部分别设置有空间数据模块(13)和电池(12),且所述空间数据模块(13)位于电池(12)的上端,所述空间数据模块(13)以及电池(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层(19),所述橡胶垫层(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与所述机体(1)内壁之间等间距连接有第一弹簧(18)。/n

【技术特征摘要】
1.铀矿区空间数据模块装置,包括机体(1)以及机体(1)下端固定连接的连接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20),所述滑块(2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22)所述第二连接块(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6),所述防护板(6)内部一侧与所述机体(1)的一侧之间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8);
所述机体(1)内部分别设置有空间数据模块(13)和电池(12),且所述空间数据模块(13)位于电池(12)的上端,所述空间数据模块(13)以及电池(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层(19),所述橡胶垫层(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与所述机体(1)内壁之间等间距连接有第一弹簧(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铀矿区空间数据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12)的下端设置有垫板(23),所述垫板(23)的下表面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块(24),每个所述第三连接块(24)的下端均设置有第四连接块(25),所述第四连接块(2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凹槽(26),所述第三连接块(24)的下端位于第二凹槽(26)内部,且所述第三连接块(24)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凹槽(26)下表面之间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萍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