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725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吸收性物品(1),其包括正面片(2)、背面片(3)和配置于这两个片之间的吸收体(4),且具有纵向(X)和横向(Y)。吸收体(4)包括含有纤维材料的吸收性片(401)、(402)作为构成部件。吸收体(4)在吸收体(4)的横向Y的至少中央部具有层叠结构,该层叠结构包括位于肌肤相对面侧的正面侧吸收性片(41)、位于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背面侧吸收性片(42)和位于这两个片之间的中央吸收部(43)。中央吸收部(43)在其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一区域(E)和纤维材料的密度高于第一区域(E)的第二区域(F),在第二区域(F)配置有抗菌剂(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吸收性物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
技术介绍
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有时在吸收经血等体液后,会产生令人不快的恶臭,或因穿着者的肌肤与体液接触而产生瘙痒等问题。为了消除此种不良情况,对吸收性物品的抗菌功能进行了各种研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在吸收性物品的中央部分具有含有至少提供抗菌功能等附加功能的功能性材料的功能性吸收体、和设置得较该功能性吸收体靠穿着者侧且体液的扩散性小于该功能性吸收体的穿着者侧吸收体。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含形成有与周围相比纤维量小于50质量%的低密度部的含有抗菌剂的抗菌活性片。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在含有吸收体液的吸收材料的吸收层与正面片之间设置配置有含有抗菌剂和香料的功能性材料的功能性材料区域,且形成有将该功能性材料区域和与功能性材料区域在厚度方向上相邻的邻接层在厚度方向上进行压缩得到的压制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1044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5850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6-06774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形成肌肤相对面的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形成非肌肤相对面的背面片和位于这两个片之间且包含含有纤维材料的吸收性片作为构成部件的吸收体,该吸收性物品具有与穿着者的前后方向对应的纵向和与该纵向正交的横向。上述吸收体在该吸收体的上述横向的至少中央部具有层叠结构,该层叠结构包括位于肌肤相对面侧的正面侧吸收性片、位于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背面侧吸收性片和位于这两个片之间的中央吸收部。上述中央吸收部在其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一区域和纤维材料的密度高于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且在上述第二区域配置有抗菌剂。附图说明图1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所具有的吸收体的肌肤相对面侧(正面片侧)的俯视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III-III线剖面的剖视图。图4的(a)是图1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所具有的吸收体的中央吸收部的剖视图,图4的(b)是将该吸收体的中央吸收部的第二区域层叠部以填充成黑色的部分表示的相同剖视图。图4的(a)和图4的(b)也统称为图4。图5是表示构成图4所示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片的厚度方向的剖面结构的放大剖视图。图6的(a)~(d)是表示中央吸收部的中央吸收性片的层叠方式的其他例子的吸收性物品的沿横向和厚度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专利文献1~3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虽然被赋予了抗菌功能,但是在大量地排泄体液的情况、或长时间使用该吸收性物品的情况下,难以持续抑制菌的增殖,有引起恶臭的产生或瘙痒等肌肤问题的担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能够消除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的吸收性物品。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基于其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3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以下,也称为卫生巾1)包括形成肌肤相对面的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2、形成非肌肤相对面的背面片3和配置于这两个片2、3之间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4。正面片2、吸收体4和背面片3被一体化而构成吸收性主体5。在吸收性主体5的长度方向两侧部的正面片2侧配置有侧部防漏片6。侧部防漏片6具有没有接合于正面片2的自由端6a、和接合于正面片2的作为接合线61的内侧端部的固定端6b,在使用时,固定端6b与自由端6a之间从正面片2离开,形成防止向侧方侧漏的防漏袋P。在吸收性主体5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面,设置有用于固定于短裤的裆部的主体粘接部(未图示)。另外,卫生巾1在纵向X的两侧部具有从吸收性主体5的侧缘向横向的外侧延伸出去的一对翼部7。在一对翼部7的背面片3侧的面设置有用于固定于短裤的裆部的非肌肤相对面的翼部粘接部(未图示)。作为正面片2、背面片3、侧部防漏片6,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以往用于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的各种片等。例如,作为正面片2,能够使用单层或多层结构的无纺布、或开孔膜等。正面片2可以为在肌肤相对面侧具有凹凸的片,另外,也可以为在构成纤维的表面附着有用以控制亲水性的油剂等的片。在正面片2为多层结构的情况下,作为该正面片2,使用如下的凹凸片,其具有位于靠近穿着者的肌肤一侧的第一纤维层、和位于距穿着者的肌肤较远一侧的第二纤维层,两纤维层通过局部形成的多个接合部而在厚度方向上被一体化,且第一纤维层的位于多个该接合部彼此之间的部分呈凸状隆起而形成上述凹凸形状的凸部。作为凸部为实心结构的凹凸片,例如能够使用日本特开2007-182662号公报或日本特开2002-187228号公报所记载的凹凸片。作为背面片3,可以使用树脂膜或树脂膜与无纺布的层叠体等。背面片3可以使用液体不透过性(也包含液体难透过性)或拨水性的片,也优选使用透湿性的树脂膜等。作为侧部防漏片6,能够使用耐水压高的层叠无纺布、树脂膜与无纺布的层叠体等。如图1所示,卫生巾1具有穿着时与穿着者的液体排泄部相对配置的包含排泄位置部的排泄部相对部B、配置得较该排泄部相对部B靠穿着者的腹侧(前侧)的前方部A、和配置得较该排泄部相对部B靠穿着者的背侧(后侧)的后方部C。卫生巾1和吸收性主体5具有与穿着者的前后方向对应的纵向X和与该纵向X正交的横向Y。即,卫生巾1和吸收性主体5在纵向X上依次被划分为前方部A、排泄部相对部B和后方部C。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特别说明的情况下,纵向X是吸收性物品的纵向X或其构成部件的沿吸收性物品的纵向X的方向,横向Y是吸收性物品的横向Y或其构成部件的沿吸收性物品的横向Y的方向。吸收性物品的构成部件也包括吸收性主体或下述中央吸收部等包含多个构成部件的吸收性物品的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中,肌肤相对面是吸收性物品或其构成部件的在穿着吸收性物品时朝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的面,非肌肤相对面是吸收性物品或其构成部件的在穿着吸收性物品时朝向与肌肤侧相反一侧(通常为衣物侧)的面。在本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中,所谓排泄部相对部B,在如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那样具有翼部7的情况下,是指在吸收性物品的纵向X上具有翼部的区域(被一个翼部的沿纵向X的根部与另一个翼部的沿纵向X的根部夹着的区域)。另外,在吸收性物品不具有翼部的情况下,通常,将吸收性物品的纵向X的全长分成三等份而划分为3个区域时的中央区域成为排泄部相对部B。在卫生巾1中,正面片2包覆吸收体4的肌肤相对面侧的整个区域,背面片3包覆吸收体4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整个区域。正面片2和背面片3的从吸收体4的纵向X的两端缘延伸出去的延伸部分被相互接合。另外,背面片3和侧部防漏片6的从吸收体4的沿纵向X的两侧缘朝向横向Y的外侧延伸出去的部分被相互接合。如此,吸收体4由正面片2与背面片3夹持,正面片2或侧部防漏片6与背面片3在卫生巾1的外缘部整周被接合。构成卫生巾1的片之间的接合可以使用粘接剂、热封合、超声波封合等任意的接合手段。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形成肌肤相对面的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形成非肌肤相对面的背面片和位于这两个片之间且包含含有纤维材料的吸收性片作为构成部件的吸收体,该吸收性物品具有与穿着者的前后方向对应的纵向和与该纵向正交的横向,该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n所述吸收体在该吸收体的所述横向的至少中央部具有层叠结构,该层叠结构包括位于肌肤相对面侧的正面侧吸收性片、位于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背面侧吸收性片和位于这两个片之间的中央吸收部,/n所述中央吸收部在其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一区域和纤维材料的密度高于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二区域配置有抗菌剂。/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15 JP 2018-048566;20180611 JP 2018-111428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形成肌肤相对面的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形成非肌肤相对面的背面片和位于这两个片之间且包含含有纤维材料的吸收性片作为构成部件的吸收体,该吸收性物品具有与穿着者的前后方向对应的纵向和与该纵向正交的横向,该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体在该吸收体的所述横向的至少中央部具有层叠结构,该层叠结构包括位于肌肤相对面侧的正面侧吸收性片、位于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背面侧吸收性片和位于这两个片之间的中央吸收部,
所述中央吸收部在其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一区域和纤维材料的密度高于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二区域配置有抗菌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吸收部具有中央吸收性片以多层层叠的结构,在所述中央吸收部的厚度方向的非肌肤相对面侧,具有多个所述第二区域彼此不隔着所述第一区域而直接层叠的第二区域层叠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收体的俯视时的所述第二区域层叠部的整个区域配置有该抗菌剂。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抗菌剂,包含水不溶性或水难溶性的抗菌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不溶性或水难溶性的抗菌剂为抗菌金属担载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菌金属担载物的载体为疏水性的多孔性颗粒。


7.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抗菌剂,包含有机系抗菌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系抗菌剂为水不溶性或水难溶性的季铵盐。


9.如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抗菌剂,包含所述水不溶性或水难溶性的抗菌剂,并且还包含水溶性抗菌剂。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吸收部具有中央吸收性片以多层层叠的结构,
所述抗菌剂的含量相对于所述中央吸收性片的总质量为0.001质量%以上且12质量%以下。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吸收部含有除臭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至少所述第二区域含有所述除臭剂。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除臭剂,包含多孔性颗粒。


14.如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除臭剂,包含pH值缓冲剂。


15.如权利要求1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田富美子木村真由美田中聪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