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管式流体预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649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流管式流体预滤器,属于预滤器技术领域。包括自上向下由依次密封连接的顶盖、壳体和杂质收集腔;壳体包括位于中间部分的进气格栅;壳体内部中间部位沿轴向设置流体排出管;壳体外壁与流体排出管之间安装若干有旋流管,壳体上部和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旋流管的水平隔板;所述旋流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的下部套装在外管的上部,内管套接段的外管壁与外管套接段的内管壁之间保持间隙并在间隙内设置旋流叶片;内管的上端与流体排出管上端连通,外管的下端与杂质收集腔连通,旋流管的外管与水平隔板为一体成形结构;杂质收集腔与壳体之间使用搭扣锁闭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旋流管式预滤器易于加工制作,使用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流管式流体预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流管式流体预滤器,属于预滤器

技术介绍
在工程机械、农用机械上都需要用到柴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的工作需要用到空气,为了保证进入发动机的空气干净,需要安装配合的过滤器和预滤器。目前,常用的预滤器大致分为三类:盆式预滤器、旋流管式预滤器和自动排尘式预滤器,在使用中发现,上述预滤器对于粉尘杂质的分离效果不佳,尤其是对微尘的分离效果更差,特别在沙尘及环境严重污染的情况下。我公司一致在不断研发预滤器,已经申报的专利CN209501053U是一种旋流管式流体预滤器,通过旋流管的作用将空气中的粉尘杂质进行离心分离,并使分离的杂质吊篮到杂质收集腔内。旋流管设置有多个并且是插装在水平隔板上。但是,在使用中发现旋流管与水平隔板的插装结构存在着缺陷。具体的是,旋流管与水平隔板的插装结构两者之间密封不严密,如果是下雨天从进气格栅会有雨水进入落到水平隔板上,并且进一步的从旋流管与水平隔板的缝隙落入杂质收集腔,因为杂质收集腔内由较多的粉尘,与水混合后会变成泥,非常难以清理。此外,旋流管与水平隔板的插装结构,在生产中需要人工将旋流管依次插入到水平隔板的插孔中,工作繁琐,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流管式流体预滤器,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流管式流体预滤器,包括自上向下由依次密封连接的顶盖、壳体和杂质收集腔;壳体包括位于中间部分的进气格栅;壳体内部中间部位沿轴向设置流体排出管;壳体外壁与流体排出管之间安装若干有旋流管,壳体上部和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旋流管的水平隔板;所述旋流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的下部套装在外管的上部,内管套接段的外管壁与外管套接段的内管壁之间保持间隙并在间隙内设置旋流叶片;内管的上端与流体排出管上端连通,外管的下端与杂质收集腔连通,旋流管的外管与水平隔板为一体成形结构;杂质收集腔与壳体之间使用搭扣锁闭连接。本技术上述方案的改进在于:杂质收集腔包括对称的两个漏斗形的腔体,在漏斗形腔体的最下端设置灰尘出口。本技术上述方案的改进在于:灰尘出口使用端盖采用螺纹连接封堵。本技术上述方案的改进在于:杂质收集腔使用透明材料制成。本技术上述方案的改进在于:流体排出管位于壳体中心,旋流管环绕流体排出管成圆形阵列设置若干个。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有:本技术的旋流管式预滤器通过将旋流管的下管部分同水平隔板采用一体成型浇铸的方式加工制作,能够消除旋流管的下管同水平隔板之间的缝隙,从而在雨天时防止雨水进入到杂质收集腔内,保证杂质收集腔内的灰尘处于干燥的状态,以便能够排出清理。本技术的杂质收集腔包括对称的两个漏斗形的腔体并且在漏斗形腔体的最下端设置灰尘出口,在灰尘出口处使用端盖并采用螺纹连接封堵。该结构的杂质收集腔有利于灰尘杂质的排出。当需要清理灰尘时,仅仅需要将端盖拧下来即可,操作方便。本技术的旋流管式预滤器易于加工制作,便于维护保养,综合使用性能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旋流管示意图;其中,1、顶盖,2、壳体,3、杂质收集腔,4、进气格栅,5、流体排出管,6、旋流管,6-1、内管,6-2、外管,6-3、旋流叶片,7、水平隔板,8、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流管式流体预滤器,是预滤器的一种,是对于公司现有的预滤器的改进。如图1、图2旋流管式流体预滤器,包括自上向下由依次密封连接的顶盖1、壳体2和杂质收集腔3。顶盖1、壳体2和杂质收集腔3连接组成该预滤器的主体。杂质收集腔3与壳体2之间使用搭扣锁闭连接。该预滤器的壳体2包括位于中间部分的进气格栅4,通过进气格栅4外部空气进入倒预滤器内。在壳体2内部中间部位沿轴向设置流体排出管5,被处理后的空气通过流体排出管5排出。在壳体2外壁与流体排出管5之间安装有若干旋流管6,在壳体2下部和上部设置有水平隔板7用于安装旋流管6。所述旋流管6在空气进入的时候能够产生旋转作用,从而对空气中的灰尘杂质进行离心分离。如图所示,旋流管6包括内管6-1和外管6-2。其中,外管6-2同壳体2下部的水平隔板7固定连接并且穿过水平隔板7向下延伸。内管6-1同位于壳体2上部的水平个隔板7固定连接并且穿过水平隔板7向上延伸。内管6-1和外观6-2有一部分是相互套装的,具体的是,内管6-1的下部套装在外管6-2的上部形成套接段。在内管6-1套接段的外管壁与外管6-2套接段的内管壁之间保持间隙并在间隙内设置旋流叶片6-3。所述旋流叶片6-3环绕旋流管6的轴线均匀分布,旋流叶片6-3朝下倾斜形成使空气旋转流动的涡轮结构。具体如图2、图3所示。内管6-1的上端与流体排出管5上端连通,具体的说是通过壳体2上部的空腔连通的。外管6-2的下端与杂质收集腔3连通,灰尘杂质经过旋流管离心分离后直接掉落到杂质收集腔3内。图2的箭头方向为空气流动方向。本技术的主要改进在于,将旋流管6的外管6-2设置为与水平隔板7为一体成形结构,在加工时使用模具将外管6-2同水平隔板7一并浇铸。外管6-2与水平隔板7之间没有缝隙。该结构下不仅将外管6-2与水平隔板7之间的缝隙封堵提高了两个水平隔板7之间腔体的密封性,还确保了在雨天时通过进气格栅4进入到壳体2内的雨水不会落入到杂质收集腔3内,雨水会通过进气格栅4与水平隔板之间的缝隙流出。该结构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不再需要工人将旋流管逐一安装到水平隔板内,采用浇铸制造一次成型。本技术将杂质收集腔3进行了改进设置,杂质收集腔3包括对称的两个漏斗形的腔体,在位于漏斗形腔体的最下端设置灰尘出口,该结构的杂质收集腔3有利于灰尘杂质的排出。进一步的,在灰尘出口处使用端盖8并采用螺纹连接封堵。在需要清理灰尘时,无需将杂质收集腔3整体上取下,只需要将端盖8拧下来即可。在具体的实施中,杂质收集腔3优先使用透明材料制成,能够便于观察杂质灰尘的容量,以便及时进行排放。本技术的旋流管式预滤器,将旋流管的下管同水平隔板一体成型浇铸成型,能够防止雨水进入到杂质收集腔内,保证杂质收集腔内的灰尘处于干燥的状态,能够便于排出清理。该预滤器易于加工制作,使用性能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流管式流体预滤器,包括自上向下由依次密封连接的顶盖(1)、壳体(2)和杂质收集腔(3);壳体(2)包括位于中间部分的进气格栅(4);壳体(2)内部中间部位沿轴向设置流体排出管(5);壳体(2)外壁与流体排出管(5)之间安装若干有旋流管(6),壳体(2)上部和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旋流管(6)的水平隔板(7);所述旋流管(6)包括内管(6-1)和外管(6-2),内管(6-1)的下部套装在外管(6-2)的上部,内管(6-1)套接段的外管壁与外管(6-2)套接段的内管壁之间保持间隙并在间隙内设置旋流叶片(6-3);内管(6-1)的上端与流体排出管(5)上端连通,外管(6-2)的下端与杂质收集腔(3)连通,其特征在于:旋流管(6)的外管(6-2)与水平隔板(7)为一体成形结构;杂质收集腔(3)与壳体(2)之间使用搭扣锁闭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流管式流体预滤器,包括自上向下由依次密封连接的顶盖(1)、壳体(2)和杂质收集腔(3);壳体(2)包括位于中间部分的进气格栅(4);壳体(2)内部中间部位沿轴向设置流体排出管(5);壳体(2)外壁与流体排出管(5)之间安装若干有旋流管(6),壳体(2)上部和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旋流管(6)的水平隔板(7);所述旋流管(6)包括内管(6-1)和外管(6-2),内管(6-1)的下部套装在外管(6-2)的上部,内管(6-1)套接段的外管壁与外管(6-2)套接段的内管壁之间保持间隙并在间隙内设置旋流叶片(6-3);内管(6-1)的上端与流体排出管(5)上端连通,外管(6-2)的下端与杂质收集腔(3)连通,其特征在于:旋流管(6)的外管(6-2)与水平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晨星陈爱冬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欧亚惠通滤清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