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门用伺服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60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门用伺服电机,涉及伺服电机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快速门所使用的伺服电机进行工作时,大多是通过单一的线路和定子转换来实现上升和下降操作,线路在进行信号转换时会存在一定的延迟,而且单个定子同时进行正反操作磨损较大的问题。所述电机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组件,所述伺服电机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接线端口,所述伺服电机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编码器组件,所述编码器组件的上方设置有编码接线端口,所述编码器组件的内部设置有编码圆盘,所述编码圆盘的一侧设置有分度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门用伺服电机
本技术涉及伺服电机
,具体为一种快速门用伺服电机。
技术介绍
高速卷帘门又称快速卷帘门,高速卷帘门具有保温、保冷、防虫、防风、防尘、隔音、防火、防异味、采光等多项功能,并广泛用于食品、化学、纺织、电子、超市、冷冻、物流、仓储等多种场所,可极高的满足高性能物流及洁净场所,并且节省能源,高速自动关闭,提高作业效率,创造更佳的作业环境等优点。但是,现有的快速门所使用的伺服电机进行工作时,大多是通过单一的线路和定子转换来实现上升和下降操作,线路在进行信号转换时会存在一定的延迟,而且单个定子同时进行正反操作磨损较大;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快速门用伺服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门用伺服电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快速门所使用的伺服电机进行工作时,大多是通过单一的线路和定子转换来实现上升和下降操作,线路在进行信号转换时会存在一定的延迟,而且单个定子同时进行正反操作磨损较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门用伺服电机,包括电机驱动组件,所述电机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组件,所述伺服电机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接线端口,所述伺服电机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编码器组件,所述编码器组件的上方设置有编码接线端口,所述编码器组件的内部设置有编码圆盘,所述编码圆盘的一侧设置有分度尺,所述分度尺的一侧设置有受光元件,所述编码圆盘的另一侧设置有发光元件,所述伺服电机组件的上方设置有正转接线端口,所述正转接线端口的一侧设置有反转接线端口,所述伺服电机组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减速机组件,所述减速机组件的上方设置有电池接线盒,所述电池接线盒的一侧设置有电源接线端口,所述减速机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电控转轴,所述电控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法兰盘,所述伺服电机组件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表面设置有中心转子,且中心转子有两个,所述中心转子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工作腔,所述中心转子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的内部设置有定子,所述定子包括励磁绕组和控制绕组,所述伺服电机组件的内侧设置有高密度隔音层。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组件与编码器组件和减速机组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减速机组件与电池接线盒和电控转轴组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编码圆盘和中心转子与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组件与传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编码圆盘与分度尺贴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与定子组合连接,所述定子与励磁绕组和控制绕组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正转接线端口与第一工作腔电性连接,所述反转接线端口与第二工作腔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控转轴与传动杆通过减速机组件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组件与高密度隔音层通过粘胶剂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电机内部设置有两个工作腔,一个控制电机的正转,另一个控制电机的反转,每个工作腔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励磁绕组和控制绕组,绕组是用来控制转子的转动,正转腔用来控制门体的上升,而反转腔内的绕组布置与正转腔内的相反,所以当反转腔内的绕组开始工作时,其内部的中心转子会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动,从而控制快速门进行下降,双结构操作的电机可以减少电机因线路对调所带来的反应时间,以及防止电机转轴出现较大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伺服电机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驱动组件;2、电池接线盒;3、伺服电机组件;4、减速机组件;5、连接法兰盘;6、电控转轴;7、电源接线端口;8、正转接线端口;9、电机接线端口;10、编码器组件;11、编码接线端口;12、反转接线端口;13、编码圆盘;14、分度尺;15、受光元件;16、发光元件;17、第一工作腔;18、第二工作腔;19、中心转子;20、定子;21、励磁绕组;22、传动杆;23、高密度隔音层;24、控制绕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快速门用伺服电机,包括电机驱动组件1,电机驱动组件1包括伺服电机组件3,伺服电机组件3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接线端口9,伺服电机组件3的一端设置有编码器组件10,编码器组件10的上方设置有编码接线端口11,编码器组件10的内部设置有编码圆盘13,编码圆盘13的一侧设置有分度尺14,分度尺14的一侧设置有受光元件15,编码圆盘13的另一侧设置有发光元件16,伺服电机组件3的上方设置有正转接线端口8,正转接线端口8的一侧设置有反转接线端口12,连接控制线路,伺服电机组件3的另一端设置有减速机组件4,减速机组件4的上方设置有电池接线盒2,提供电机所需的电能,电池接线盒2的一侧设置有电源接线端口7,减速机组件4的一侧设置有电控转轴6,电控转轴6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法兰盘5,连接快速门进行使用,伺服电机组件3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杆22,传动杆22的外表面设置有中心转子19,且中心转子19有两个,中心转子19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工作腔17,中心转子19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工作腔18,第一工作腔17和第二工作腔18的内部设置有定子20,定子20包括励磁绕组21和控制绕组24,伺服电机组件3的内侧设置有高密度隔音层23,提升隔音性能。进一步,伺服电机组件3与编码器组件10和减速机组件4通过螺栓连接,减速机组件4与电池接线盒2和电控转轴6组合连接,便于进行组合安装。进一步,编码圆盘13和中心转子19与传动杆22固定连接,伺服电机组件3与传动杆22转动连接,编码圆盘13与分度尺14贴合连接,便于进行控制。进一步,第一工作腔17和第二工作腔18与定子20组合连接,定子20与励磁绕组21和控制绕组24固定连接,增强稳定性。进一步,正转接线端口8与第一工作腔17电性连接,反转接线端口12与第二工作腔18电性连接,实现信号的传送。进一步,电控转轴6与传动杆22通过减速机组件4连接,伺服电机组件3与高密度隔音层23通过粘胶剂连接,减少电机工作时的噪音影响。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电机驱动组件1一端的连接法兰盘5与相应的快速门进行连接,固定随后将伺服电机组件3上的电源接线端口7、正转接线端口8以及反转接线端口12分别与相应的控制开关进行连接,而在伺服电机组件3的内部同时设置有两个工作腔,每个工作腔中都设置有一个定子20,而在定子20的内部则分别设置有励磁绕组21和控制绕组24,同时两个工作腔中的绕组排列式相反的,当电机投入使用时,通过正转接线端口8来接收正转信号,这时第一工作腔17中的控制绕组24就会带动该工作腔内部的中心转子19进行转动,当转子开始转动后传动杆22也会随之一起转动,再通过减速机组件4以及电控转轴6控制快速门进行上升,而当反转接线端口12接收到反转信号时,第二工作腔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门用伺服电机,包括电机驱动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组件(1)包括伺服电机组件(3),所述伺服电机组件(3)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接线端口(9),所述伺服电机组件(3)的一端设置有编码器组件(10),所述编码器组件(10)的上方设置有编码接线端口(11),所述编码器组件(10)的内部设置有编码圆盘(13),所述编码圆盘(13)的一侧设置有分度尺(14),所述分度尺(14)的一侧设置有受光元件(15),所述编码圆盘(13)的另一侧设置有发光元件(16),所述伺服电机组件(3)的上方设置有正转接线端口(8),所述正转接线端口(8)的一侧设置有反转接线端口(12),所述伺服电机组件(3)的另一端设置有减速机组件(4),所述减速机组件(4)的上方设置有电池接线盒(2),所述电池接线盒(2)的一侧设置有电源接线端口(7),所述减速机组件(4)的一侧设置有电控转轴(6),所述电控转轴(6)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法兰盘(5),所述伺服电机组件(3)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杆(22),所述传动杆(22)的外表面设置有中心转子(19),且中心转子(19)有两个,所述中心转子(19)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工作腔(17),所述中心转子(19)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工作腔(18),所述第一工作腔(17)和第二工作腔(18)的内部设置有定子(20),所述定子(20)包括励磁绕组(21)和控制绕组(24),所述伺服电机组件(3)的内侧设置有高密度隔音层(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门用伺服电机,包括电机驱动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组件(1)包括伺服电机组件(3),所述伺服电机组件(3)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接线端口(9),所述伺服电机组件(3)的一端设置有编码器组件(10),所述编码器组件(10)的上方设置有编码接线端口(11),所述编码器组件(10)的内部设置有编码圆盘(13),所述编码圆盘(13)的一侧设置有分度尺(14),所述分度尺(14)的一侧设置有受光元件(15),所述编码圆盘(13)的另一侧设置有发光元件(16),所述伺服电机组件(3)的上方设置有正转接线端口(8),所述正转接线端口(8)的一侧设置有反转接线端口(12),所述伺服电机组件(3)的另一端设置有减速机组件(4),所述减速机组件(4)的上方设置有电池接线盒(2),所述电池接线盒(2)的一侧设置有电源接线端口(7),所述减速机组件(4)的一侧设置有电控转轴(6),所述电控转轴(6)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法兰盘(5),所述伺服电机组件(3)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杆(22),所述传动杆(22)的外表面设置有中心转子(19),且中心转子(19)有两个,所述中心转子(19)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工作腔(17),所述中心转子(19)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工作腔(18),所述第一工作腔(17)和第二工作腔(18)的内部设置有定子(20),所述定子(20)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仰富
申请(专利权)人:佰阔捷自动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