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372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电极端子、固定件、密封件和连接件,其中:顶盖板具有电极引出孔;固定件与连接件固定,顶盖板与连接件固定,以使固定件通过连接件固定于顶盖板;电极端子包括端子板,端子板的外周面至少部分地被固定件包围,以将电极端子固定于固定件,电极端子、固定件、密封件和连接件位于顶盖板远离二次电池壳体内部的一侧,端子板覆盖电极引出孔,端子板的外周面凸出于电极引出孔的内壁;密封件设置在端子板和顶盖板之间,以密封电极引出孔;端子板与固定件其中一者设置有凸部,另一者设置有容纳凸部的凹部,凸部和凹部彼此配合,以将端子板固定于固定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本申请是基于申请号为201710765946.0,申请日为2017年08月30日,申请人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利技术名称为“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的专利技术提出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在国内乃至世界都在广泛推广,但是要完全替代燃油汽车,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例如,汽车的行驶里程少,电池包成本高,电池包的可靠性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基于上述的问题,对电动车的核心零件动力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需要动力电池达到更高的能量密度、更低的成本等。目前,动力电池普遍采用的是方形硬壳结构,动力电池外壳包括壳体和顶盖组件,动力电池外壳提供一个密闭的空间容纳电极组件及电解液,电极组件的电能通过顶盖组件的极柱从密闭空间内引出到密闭空间外。现有的顶盖组件中,顶盖板为金属板并且开设通孔,极柱分为基体部和延伸部,并且基体部的横截面积大于通孔的孔径。装配时,基体部位于顶盖板的下方(即壳体内部),待延伸部穿过通孔后利用卡簧或者采用铆接方式固定延伸部,通过此方式将极柱固定于顶盖板。由于基体部位于壳体内部,因此会使壳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降低,从而降低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为了密封通孔,将密封圈设置在顶盖板下表面和基体部之间,这样密封圈会进一步占用壳体的内部空间,从而进一步降低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再者,由于极柱需要设置基体部和较长的延伸部,因此极柱无法直接冲压成型而需要单个机加工成型,使得极柱的制造成本增加。因此,亟需一种新的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能够实现提高二次电池壳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从而提高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由于密封件设置在端子板和顶盖板之间,降低了密封圈接触电解液的概率。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电极端子、固定件、密封件和连接件,其中:顶盖板具有电极引出孔;固定件与连接件固定,顶盖板与连接件固定,以使固定件通过连接件固定于顶盖板;电极端子包括端子板,端子板的外周面至少部分地被固定件包围,以将电极端子固定于固定件,电极端子、固定件、密封件和连接件位于顶盖板远离二次电池壳体内部的一侧,端子板覆盖电极引出孔,端子板的外周面凸出于电极引出孔的内壁;密封件与端子板接触并设置在端子板和顶盖板之间,以密封电极引出孔;端子板与固定件其中一者设置有凸部,另一者设置有容纳凸部的凹部,凸部和凹部彼此配合,以将端子板固定于固定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固定件为硬质塑胶件,并且固定件的一部分位于顶盖板和端子板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顶盖板和/或端子板设置有围绕电极引出孔的容纳槽,密封件容纳在容纳槽中。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密封件包括本体部和延伸部,本体部设置在端子板和顶盖板之间,延伸部连接至本体部并伸入电极引出孔内。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密封件的材质为具有预定阻值的导电橡胶,以通过密封件实现电极端子和顶盖板之间的电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凸部设置在端子板的外周面,凹部设置在固定件的与凸部相对应的内壁面,并且端子板的背离顶盖板的表面凸出于固定件的背离顶盖板的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接件包括彼此连接的钉体和限位部,并且限位部的外周面凸出于钉体的外周面,钉体的远离限位部的一端固定于顶盖板,限位部与固定件接合。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一部分嵌入固定件中与固定件接合,第一连接板的另一部分与顶盖板焊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接件包括第一倒扣和第一倒扣孔,第一倒扣孔设置在顶盖板的面向固定件的表面,并且第一倒扣孔的孔径沿固定件至顶盖板的方向递增,第一倒扣连接固定件且与第一倒扣孔形状相适应,第一倒扣容纳于第一倒扣孔。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顶盖组件还包括第一绝缘件,第一绝缘件包括环状的本体部,本体部容纳于电极引出孔内,并且本体部的面向电极端子的端面凸出于顶盖板的面向电极端子的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绝缘件还包括与本体部连接的卡接部,卡接部位于顶盖板的远离二次电池壳体内部的一侧且卡合连接于顶盖板。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卡接部具有第三凹槽,顶盖板的面向卡接部的表面设置有与第三凹槽形状相适应的凸出部,第三凹槽与凸出部配合。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电极端子的面向第一绝缘件的表面具有接收槽,第一绝缘件的面向电极端子的端部与接收槽抵靠配合,以阻止卡接部脱离顶盖板。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包括:壳体,具有开口;电极组件,容纳在壳体中;和上述的顶盖组件,顶盖组件覆盖开口,以将电极组件封闭在壳体中。综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通过将电极端子的端子板经由设置在顶盖板一侧的固定件固定于顶盖板一侧且覆盖于顶盖板的电极引出孔,并且端子板的外周面凸出于电极引出孔的内壁。因此,电极端子无需设置用于抵靠在顶盖板的朝向电池壳体内部一侧表面的基体部,所以不会占用壳体内部的空间,从而能够二次电池的壳体内部的空间占用率,进一步提高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另外,由于密封圈设置在端子板和顶盖板之间,所以端子板和固定件在连接于顶盖板的同时也为密封圈提供了压紧力,使得密封圈不但不必占用壳体的内部空间还能够紧密贴合在端子板和顶盖板之间,从而能够同时提高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密封性能。附图说明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其中: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顶盖组件的沿纵长方向剖切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顶盖组件的沿纵长方向剖切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示例中的电极端子部分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具体示例中的端子组件部分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的顶盖组件的沿纵长方向剖切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的A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0是图8中的B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中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的顶盖组件中的局部结构沿纵长方向剖切后的剖面示意图;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再另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的沿纵长方向剖切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板、电极端子、固定件、密封件和连接件,其中:/n所述顶盖板具有电极引出孔;/n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连接件固定,所述顶盖板与所述连接件固定,以使所述固定件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顶盖板;/n所述电极端子包括端子板,所述端子板的外周面至少部分地被所述固定件包围,以将所述电极端子固定于所述固定件,所述电极端子、所述固定件、所述密封件和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顶盖板远离所述二次电池壳体内部的一侧,所述端子板覆盖所述电极引出孔,所述端子板的外周面凸出于所述电极引出孔的内壁;/n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端子板接触并设置在所述端子板和所述顶盖板之间,以密封所述电极引出孔;/n所述端子板与所述固定件其中一者设置有凸部,另一者设置有容纳所述凸部的凹部,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彼此配合,以将所述端子板固定于所述固定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板、电极端子、固定件、密封件和连接件,其中:
所述顶盖板具有电极引出孔;
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连接件固定,所述顶盖板与所述连接件固定,以使所述固定件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顶盖板;
所述电极端子包括端子板,所述端子板的外周面至少部分地被所述固定件包围,以将所述电极端子固定于所述固定件,所述电极端子、所述固定件、所述密封件和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顶盖板远离所述二次电池壳体内部的一侧,所述端子板覆盖所述电极引出孔,所述端子板的外周面凸出于所述电极引出孔的内壁;
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端子板接触并设置在所述端子板和所述顶盖板之间,以密封所述电极引出孔;
所述端子板与所述固定件其中一者设置有凸部,另一者设置有容纳所述凸部的凹部,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彼此配合,以将所述端子板固定于所述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硬质塑胶件,并且所述固定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顶盖板和所述端子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板和/或所述端子板设置有围绕所述电极引出孔的容纳槽,所述密封件容纳在所述容纳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本体部和延伸部,所述本体部设置在所述端子板和所述顶盖板之间,所述延伸部连接至所述本体部并伸入所述电极引出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材质为具有预定阻值的导电橡胶,以通过所述密封件实现所述电极端子和所述顶盖板之间的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设置在所述端子板的外周面,所述凹部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与所述凸部相对应的内壁面,并且所述端子板的背离所述顶盖板的表面凸出于所述固定件的背离所述顶盖板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彼此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全坤王鹏朱涛声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