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告警传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9339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告警传感装置,安装盘上设有安装位,传感器元件安装在所述安装位上,传感器元件与安装盘之间填充有缓冲材料,所述缓冲材料表面设有金属化部,安装盘底部设有缓冲层。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告警传感装置,通过将传感器元件的多个传感器集成在安装盘上,便于实现用于车载环境锂电池的传感装置的标准化生产,使得传感器具有在车载环境中用于锂电池监控时高集成度和高稳定度,能够对锂电池热失控的早期检测告警,满足动力锂电池箱及UPS备用电源等设备的热失控监测告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告警传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告警传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节能减排,降低能源依赖逐渐成为国际汽车工业和环保工业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作为发展可替代能源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社会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政府也已正式将新能源汽车列入七大战略性产业之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预计到2030年中国汽车中乘用车保有量将会达到2.5亿辆。但是由于电池自身生产、制造工艺存在缺陷,同时锂电池滥用现象严重,导致锂电池燃烧、爆炸的事故时有发生,仅2019年一年就发生了50多起事故,严重危及了人民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上涌现了不同厂家的分立式动力锂离子电池箱热失控监测告警装置,但是性能参差不齐,缺少相应的标准来评判。现有锂电池热失控通常采用温度监控,通常是通过设定温度阈值预警热失控事件,仅通过温度阈值为判断热失控依据,其准确性依赖于温度传感器安装的位置和环境,很难快速准确对热失控进行可靠的早期预警,仅利用固定阈值进行判断往往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误判或漏判。对于目前电动汽车内由成百上千支电池组成的动力电池箱而言,现有多传感器监测系统的经济性和适用性差,只能针对特定种类电池和特定的实验室环境预警热失控的发生,针对不同的车载锂电池应用环境,在实际应用中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误判或漏判。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告警传感装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告警传感装置,包括:安装盘、传感器元件;安装盘上设有安装位,传感器元件安装在所述安装位上,传感器元件与安装盘之间填充有缓冲材料,所述缓冲材料表面设有金属化部,安装盘底部设有缓冲层。优选地,所述安装位上设有安装槽,传感器元件位于所述安装槽内,缓冲材料填充在传感器元件与所述安装槽侧壁之间。优选地,还包括微控制器芯片,微控制器芯片安装在所述安装位上,传感器元件集成在微控制器芯片上。优选地,还包括传感器支撑件,传感器支撑件位于所述安装位上,微控制器芯片安装在传感器支撑件上。优选地,传感器元件包括气压传感器。优选地,传感器元件包括一氧化碳传感器、VOC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中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地,传感器元件包括气压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VOC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一氧化碳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单元以及温度传感器处于睡眠模式,当VOC传感器检测到的VOC浓度突然发生变化并且该检测浓度达到第一预设告警阈值,此时发出一级告警,并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在第二工作模式下,VOC传感器单元继续工作,同时气压传感器和一氧化碳传感器工作,当这气压传感器和一氧化碳传感器的检测值未达到第二预设告警阈值时,气压传感器和一氧化碳传感器恢复睡眠模式,切换回第一工作模式,如果二者均达到第二预设告警阈值时,发出二级告警,并且切换至第三工作模式;在第三工作模式下,电池箱内环境温度值连续变化率和温度绝对值均超过第三预设阈值,则发出三级告警。优选地,还包括传感器外壳,安装盘封装在传感器外壳内部,传感器外壳上设有散热孔。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出的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告警传感装置,安装盘上设有安装位,传感器元件安装在所述安装位上,传感器元件与安装盘之间填充有缓冲材料,所述缓冲材料表面设有金属化部,安装盘底部设有缓冲层。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告警传感装置,通过将传感器元件的多个传感器集成在安装盘上,便于实现用于车载环境锂电池的传感装置的标准化生产,使得传感器具有在车载环境中用于锂电池监控时高集成度和高稳定度,能够对锂电池热失控的早期检测告警,满足动力锂电池箱及UPS备用电源等设备的热失控监测告警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告警传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传感器在传感器支撑件上一种布置框架结构图。图3为传感器在传感器支撑件上另一种布置框架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告警传感装置的外壳封装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告警传感装置的传感器单元一种原理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告警传感装置的传感器单元另一种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6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告警传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传感器在传感器支撑件上一种布置框架结构图,图3为传感器在传感器支撑件上另一种布置框架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告警传感装置的外壳封装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告警传感装置的传感器单元一种原理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告警传感装置的传感器单元另一种原理框图。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告警传感装置,包括:安装盘1、传感器元件2;安装盘1上设有安装位,传感器元件2安装在所述安装位上,传感器元件2与安装盘1之间填充有缓冲材料3,所述缓冲材料3表面设有金属化部4,安装盘1底部设有缓冲层5。本实施例的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告警传感装置,传感器元件通过安装盘集成安装,通过缓冲材料和缓冲层的设计保证在车辆行驶环境中对锂电池稳定的热失控检测,避免传感器元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误判或漏判;在实际工作中,该告警传感装置可以被集成到动力锂电池箱内和UPS电源内的BMS上,或者单独制作成采集电路模块以串口的方式向外发出告警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告警传感装置,安装盘上设有安装位,传感器元件安装在所述安装位上,传感器元件与安装盘之间填充有缓冲材料,所述缓冲材料表面设有金属化部,安装盘底部设有缓冲层。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告警传感装置,通过将传感器元件的多个传感器集成在安装盘上,便于实现用于车载环境锂电池的传感装置的标准化生产,使得传感器具有在车载环境中用于锂电池监控时高集成度和高稳定度,能够对锂电池热失控的早期检测告警,满足动力锂电池箱及UPS备用电源等设备的热失控监测告警要求。在安装盘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位上设有安装槽,传感器元件2位于所述安装槽内,缓冲材料3填充在传感器元件2与所述安装槽侧壁之间,缓冲材料填充在传感器元件周围,进一步减小车辆行驶中传感器元件与安装盘之间的相对晃动,提高传感器元件工作的稳定性。参照图2和3,在传感器元件的具体设计方式中,本实施例还包括微控制器芯片6,微控制器芯片6安装在所述安装位上,传感器元件2集成在微控制器芯片6上,传感器元件和微控制芯片共同形成片上系统,实现多个传感器的集成和控制。在实际设计方式中,微控制器芯片可以采用超低功耗设计,具备多种工作模式,通过低功耗控制管脚、中断输入管脚以及相应的寄存器配置可以实现微控制器芯片工作在超低功耗模式下。此外,传感器元件也可具备在线烧录程序的功能,传感器出厂前可在产线上将动力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告警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盘(1)、传感器元件(2);/n安装盘(1)上设有安装位,传感器元件(2)安装在所述安装位上,传感器元件(2)与安装盘(1)之间填充有缓冲材料(3),所述缓冲材料(3)表面设有金属化部(4),安装盘(1)底部设有缓冲层(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告警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盘(1)、传感器元件(2);
安装盘(1)上设有安装位,传感器元件(2)安装在所述安装位上,传感器元件(2)与安装盘(1)之间填充有缓冲材料(3),所述缓冲材料(3)表面设有金属化部(4),安装盘(1)底部设有缓冲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告警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上设有安装槽,传感器元件(2)位于所述安装槽内,缓冲材料(3)填充在传感器元件(2)与所述安装槽侧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告警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控制器芯片(6),微控制器芯片(6)安装在所述安装位上,传感器元件(2)集成在微控制器芯片(6)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告警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支撑件(7),传感器支撑件(7)位于所述安装位上,微控制器芯片(6)安装在传感器支撑件(7)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告警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传感器元件(2)包括气压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磊姚冰郭玉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科中涣防务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