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薄页纸用新绑结结构成形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317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造纸机湿部用成形网,具体涉及一种高速薄页纸用新绑结结构成形网,包括面层和底层,底层和面层通过两根绑结纬线绑紧形成一个整体结构;面经和底经的数量比为1:1;面纬与两根绑结纬线之和与底纬的数量比为3‑4:1;有效面层纬密为底层的2倍;每20根底经对应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内每根绑结纬线两次穿过底经,每次穿过两根底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所得产品满足高车速夹网成形器或新月型成形器的要求;增强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对纤维的支撑和留着效果,网下浆料和加填流失率低,满足低克重纸张的留着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薄页纸用新绑结结构成形网
本技术属于造纸机湿部用成形网,具体涉及一种高速薄页纸用新绑结结构成形网,适用于卫生纸、薄页包装纸、邮封纸、薄页有光纸、蜡纸原纸、纸绳原纸、花样纸原纸、发票册薄页纸和皱纹纸等的生成,特别适合高档卷烟纸的生产。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如中国技术专利号为201020670443.9,名称为“高速卫生纸机专用成形网”的专利,已设计了一种生产卫生纸的造纸用多层成形网,它采用16综编织,机械层采用8-综缎纹编织织法,使底纬的跨度增加、从而机器层的耐磨性增强,运行稳定性增加,能满足一定的高速卫生纸机要求,如低于1200m/min车速的卫生纸机上通过一定的优化能满足抄造要求;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是纸浆纤维留着率不够高、容易起毛边、低克重纸张(低于13g/m²)不能使用、车速高于1500m/min的夹网纸机上不能满足抄造要求,在高车速(>1500m/min)的纸机上出现纸页成型差、匀度差、不能剥离等问题;不能完全满足高速纸机抄造薄页纸的需求,特别是现在高速夹网纸机车速已达2200m/min,因此需要对成形网进一步研究改进,以适应高速夹网纸机的生成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成形网用于高速夹网纸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纸页成型差、匀度差、不能剥离等问题,主要解决22g/m²的各种薄页纸抄造要求,特别是克重低于13g/m²的薄页纸,所述薄页纸包括卫生纸、电容器纸等;提供了一种高速薄页纸用新绑结结构成形网。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速薄页纸用新绑结结构成形网,包括面层和底层,所述面层由面纬和面经采用平纹结构织造形成,底层由底纬和底经采用5综斜纹结构织造形成,底层和面层通过两根绑结纬线绑紧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绑结纬线包括绑结纬线一、绑结纬线二;所述面经和底经的数量比为1:1;面纬与两根绑结纬线之和与底纬的数量比为3-4:1,其中面纬全用聚酯单丝或与少量尼龙单丝配合使用,最大化保证面层的细腻度、平整度和耐磨性能;有效面层纬密为底层的2倍;所述绑结纬线在底层时,隐藏于底纬的侧下方;每20根底经对应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内每根绑结纬线两次穿过底经,每次穿过两根底经;每个循环内每根绑结纬线两次穿过面经(此处穿过面经的次数为相对底经而言,具体编织方案见具体实施方式),一次穿过4根面经,一次穿过6根面经;通过绑结纬线的合理设置,能够提高面层的纤维支撑指数果和面层平整度及耐磨损性能,还能增强与底层的紧密度,进而减少面层和底层之间的滑动磨损;同时还能使面层和底层产生线间孔隙,进而保证通透滤水性能。具体的,底纬中尼龙单丝与聚酯单丝的数量比≥1:1,增加尼龙单丝的数量,有助于提高产品性价比,增强耐磨性和拉伸强度;所述底纬直径与面纬直径的比值≤3,避免使用较大差距,保证整体规整性,增加底纬直径有助于增加成形网与纸机面板(陶瓷材料)的搭接处面积,从而提高耐磨性;所述面纬直径与面经直径的差值不超过面经直径的30%;底径直径大于面经直径且小于底纬直径。具体的,所述绑结纬线为低吸水、高抗拉强度的耐磨尼龙单丝;所述底经和面经均为高强度聚酯单丝。优选的,所述面经直径为0.11-0.13mm,底经直径为0.18mm,面纬直径为0.11-0.13mm,底纬直径为0.2-0.3mm;面层和底层成品的径线密度之和为65-72根/cm,面层和底层成品的纬线密度之和为78-96根/cm。优选的,所述面经直径为0.11-0.13mm,底经直径为0.18mm,面纬直径为0.11-0.13mm,底纬直径为0.2-0.3mm;面层和底层成品的径线密度之和为65-72根/cm,面层和底层成品的纬线密度之和为78-96根/cm。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解决了1500m/min以上车速用薄页纸的抄造,所得产品满足高车速夹网成形器或新月型成形器的要求;通过合理选择底经、底纬、面经、面纬的材料、规格及绑结方式,保证面层的细腻度、平整度和耐磨性能,增加底层耐磨稳定性的同时避免底层滑动;增强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对纤维的支撑和留着效果,网下浆料和加填流失率低,满足低克重纸张的留着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绑结组织示意图。图2是成形网横向(纬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2所示,一种高速薄页纸用新绑结结构成形网,包括面层和底层,所述面层由面纬3和面经1采用平纹结构织造形成,底层由底纬4和底经2采用5综斜纹结构织造形成,底层和面层通过两根绑结纬线绑紧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绑结纬线包括绑结纬线一5、绑结纬线二6;为了能对编织结构进行清楚的解释,对面经和底经进行数字标注,面经和底经的数量相同,对应位置的面经和底经标注同一数字,上层表示面经,底层表示纬经;每20根底经对应一个循环,其中面纬按平纹织法编织;底纬从左到右跳底经1、2,跨底经3,跳底经4、5、6、7,跨底经8,跳底经9、10、11、12,跨底经13,跳底经14、15、16、17,跨底经18,跳底经19、20;绑结纬线一由跨底经1、2,从面经3、4之间向上跨面经4,按平纹织法编织后,由跨面经6,从面经6、7之间向下跳底经9、10,然后由跨底经11,从面经11、12之间上跨面经12,按平纹织法编织后,由跨面经16,从面经16、17之间向下跳底经19、20;绑结纬线二按平纹织法编织,然后由跨面经2,从面经2、3之间向下跳底经4、5,然后由跨底经6、7,从面经7、8之间上跨面经8,按平纹织法编织后,由跨面经10,从面经10、11之间向下跳底经14、15,然后由跨底经16、17,从面经17、18之间上跨面经18,按平纹织法编织;重复以上过程。根据以上方法编织成形后绑结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实施例1一种高速薄页纸用新绑结结构成形网,包括面层和底层,所述面层由面纬3和面经1采用平纹结构织造形成,底层由底纬4和底经2采用5综斜纹结构织造形成;面经直径为0.11-0.13mm,底经直径为0.18mm,面纬直径为0.11-0.13mm,底纬直径为0.2-0.3mm;面层和底层成品的径线密度之和为65-72根/cm,面层和底层成品的纬线密度之和为78-96根/cm;面经和底经数量比为1:1;面纬与两根绑结纬线之和与底纬的数量比为3:1,即有效面层纬密为底层的2倍。经线均采用高强度聚酯单丝;以下比值均为数量比,底纬采用聚酯:尼龙=1:1或聚酯:尼龙=1:2,面纬采用聚酯:尼龙=1:2,采用聚酯的面纬:底纬=1:1,绑结纬线:底纬=2:1。绑结纬线在面层时,形成类似聚酯面纬的平纹结构,减小网孔尺寸、增加纸纤维支撑效果;绑结纬线在底层时,隐藏于底纬侧下方,有效绑结面层和底层,保证底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薄页纸用新绑结结构成形网,包括面层和底层,所述面层由面纬和面经采用平纹结构织造形成,底层由底纬和底经采用5综斜纹结构织造形成,其特征在于,底层和面层通过两根绑结纬线绑紧形成一个整体结构;/n所述面经和底经的数量比为1:1;面纬与两根绑结纬线之和与底纬的数量比为3-4:1;有效面层纬密为底层的2倍;所述绑结纬线在底层时,隐藏于底纬的侧下方;/n每20根底经对应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内每根绑结纬线两次穿过底经,每次穿过两根底经;每个循环内每根绑结纬线两次穿过面经,一次穿过4根面经,一次穿过6根面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薄页纸用新绑结结构成形网,包括面层和底层,所述面层由面纬和面经采用平纹结构织造形成,底层由底纬和底经采用5综斜纹结构织造形成,其特征在于,底层和面层通过两根绑结纬线绑紧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所述面经和底经的数量比为1:1;面纬与两根绑结纬线之和与底纬的数量比为3-4:1;有效面层纬密为底层的2倍;所述绑结纬线在底层时,隐藏于底纬的侧下方;
每20根底经对应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内每根绑结纬线两次穿过底经,每次穿过两根底经;每个循环内每根绑结纬线两次穿过面经,一次穿过4根面经,一次穿过6根面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速薄页纸用新绑结结构成形网,其特征在于,底纬中尼龙单丝与聚酯单丝的数量比≥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速薄页纸用新绑结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可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福仕达网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