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904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指纹感测模块、显示面板以及中框。指纹感测模块适于感测由手指所反射的感测光束。显示面板配置于指纹感测模块,适于提供照明光束至手指以反射出感测光束。中框配置于指纹感测模块与显示面板之间。中框具有相对的第一面、第二面以及入光口。第一面朝向显示面板,第二面朝向指纹感测模块。感测光束通过入光口以传递至指纹感测模块,其中第一面包括朝向第二面凹下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入光口具有一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指纹感测模块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在传统具有超薄指纹模块的电子装置中,在进行指纹信号感测时,此中框的结构容易反射部分光线,造成这些光线进入感测模块,而使得这些光线与指纹信号同时成像。这样一来,将使得所感测到的指纹信号出现噪声。因此,如何避免因中框的结构而造成光线反射回感测模块,是本领域需致力于行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可避免反射杂散光至指纹感测模块,从而避免指纹感测模块感测出噪声光信号而有效提升指纹感测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指纹感测模块、显示面板以及中框。指纹感测模块适于感测由手指所反射的感测光束。显示面板配置于指纹感测模块,适于提供照明光束至手指以反射出感测光束。中框配置于指纹感测模块与显示面板之间。中框具有相对的第一面、第二面以及入光口。第一面朝向显示面板,第二面朝向指纹感测模块。感测光束通过入光口以传递至指纹感测模块,其中第一面包括朝向第二面凹下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入光口具有一距离。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中,通过环形凹槽设计,使得中框可减少反射杂散光至指纹感测模块,从而避免指纹感测模块感测出噪声光信号而有效提升指纹感测效果。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电子装置的中框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的电子装置中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电子装置;20:手指;50:指纹感测模块;52:电路板;54:感光组件;56:光学模块;60:显示面板;100:中框;B1:第一夹角;B2:第二夹角;D:距离;G:环形凹槽;L1:照明光束;L2:感测光束;L3:杂散光;P:入光口;S1:第一面;S11:第一环形斜面;S12:第二环形斜面;S2:第二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可以理解,附图是用于描述和解释目的,而非限制目的。为了清楚起见,组件可能并未依照实际比例加以示出。此外,可能在部份附图省略一些组件和/或组件符号。说明书和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组件符号用于指示相同或相似的组件。当叙述一组件“设置于”、“连接”…另一组件时,在未特别限制的情况下,所述组件可以是“直接设置于”、“直接连接”…另一组件,也可以存在中介组件。能够预期,一实施例中的元素和特征,在可行的情况下,能纳入至另一实施例中并带来益处,而未对此作进一步的阐述。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10,包括指纹感测模块50、显示面板60以及中框100。显示面板60适于提供照明光束L1至手指20以反射出感测光束L2,而指纹感测模块50配置于显示面板60下方,适于感测由手指20所反射的感测光束L2。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为屏下指纹识别装置,例如是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或触控型显示设备等,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指纹感测模块50为超薄结构,其厚度仅约300微米,故可应用于薄型的电子装置10中。在本实施例中,指纹感测模块50包括电路板52、感光组件54以及光学模块56。电路板52用以承载感光组件54并供应电源。电路板52例如为软性电路板,且感光组件54以黏着方式固定于电路板52上。举例而言,指纹感测模块50还可包括黏着胶层,连接于感光组件54的底侧与电路板52,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光组件54另可以封装的方式通过封装材料加强感光组件54在电路板52上的结构强度。感光组件54配置于电路板52上,且具有感光面。举例而言,感光组件54包括多个感测单元。感光组件54例如是互补式金氧半导体(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图像传感器,而感测单元则为这些图像感测晶器中的感测像素。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感光组件54也可以是电荷耦合组件(chargecoupleddevice,CCD)等图像传感器,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指纹感测模块50中感光组件54的种类。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光组件54上可配置有滤光片或滤光材料层以滤除由外部朝感光组件54传递的红外光,进而提高感测效果。光学模块56配置于感光组件54上,由至少一透镜或其他光学组件所组成。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模块56例如包括具有屈亮度的一或多个光学镜片的组合,例如包括双凹透镜、双凸透镜、凹凸透镜、凸凹透镜、平凸透镜以及平凹透镜等非平面镜片的各种组合。于一实施例中,光学模块56还可以包括数组透镜,以提高传递入射光线的均匀度。本专利技术对光学模块56的型态及其种类并不加以限制。显示面板60配置于指纹感测模块50。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60例如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面板。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面板60亦可以选择液晶显示面板或其他适当的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3。中框100配置于指纹感测模块50与显示面板60之间,用以限制或校准指纹感测模块50的位置以及用以承载显示面板60。中框100具有相对的第一面S1、第二面S2以及入光口P,其中第一面S1朝向显示面板60,而第二面S2朝向指纹感测模块50。因此,感测光束L2由朝显示面板60的一侧传递通过中框100的入光口P,进而传递至指纹感测模块50。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模块56位于入光口P中,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中框100的第一面S1包括朝向第二面S2凹下的环形凹槽G,而环形凹槽G与入光口P具有一距离D。第一面S1与第二面S2的大部分为平坦水平表面,而少部分具有其他结构,如上述所提的环形凹槽G。由于环形凹槽G与入光口P具有距离D,故当杂散光L3传递至环形凹槽G时,将不易被反射至指纹感测模块50。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距离D处可设计有不同斜率的斜面,以降低杂散光L3反射进入指纹感测模块50的机率。因此,当杂散光L3朝中框100传递时,杂散光L3不会因传递至中框100的表面而直接或间接反射传递至指纹感测模块50。如此一来,本实施例所设计的中框100可避免反射杂散光L3至指纹感测模块50,从而避免指纹感测模块50感测出噪声光信号而有效提升指纹感测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还可以包括黑色环形件,配置于环形凹槽G,用以吸收杂散光L3以及增加手指20按压时的支撑性,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详细而言,中框100的第一面S1具有第一环形斜面S11,位于环形凹槽G与入光口P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环形斜面S11与水平参考平面具有第一夹角B1,此第一夹角B1大于30度。如此一来,较邻近中心处的杂散光L3(即传递至环形凹槽G与入光口P之间的光线)可通过第一环形斜面S11而反射远离入光口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指纹感测模块,适于感测由手指所反射的感测光束;/n显示面板,配置于所述指纹感测模块,适于提供照明光束至所述手指以反射出所述感测光束;以及/n中框,配置于所述指纹感测模块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中框具有相对的第一面、第二面以及入光口,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第二面朝向所述指纹感测模块,且所述感测光束通过所述入光口以传递至所述指纹感测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面包括朝向所述第二面凹下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入光口具有一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406 US 63/005,471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纹感测模块,适于感测由手指所反射的感测光束;
显示面板,配置于所述指纹感测模块,适于提供照明光束至所述手指以反射出所述感测光束;以及
中框,配置于所述指纹感测模块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中框具有相对的第一面、第二面以及入光口,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第二面朝向所述指纹感测模块,且所述感测光束通过所述入光口以传递至所述指纹感测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面包括朝向所述第二面凹下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入光口具有一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具有第一环形斜面,位于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入光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斜面与水平参考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大于30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冠纬
申请(专利权)人: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