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880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驱动背板、设于驱动背板的显示区的发光器件,发光器件上设有无机封装层和有机封装层,有机封装层上依次设有第一触控电极层、第一绝缘层、第二触控电极层。无机封装层、有机封装层和第一绝缘层均延伸至封装区,三个膜层共同起到封装作用,对触控显示面板具有良好的封装效果,封装层相比传统结构减少了一层无机封装层的制备,简化了封装层的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TSP(TouchSensorPanel,触控感应面板)可采用FMLOC(FlexibleMulti-LayerOnCell,柔性多层结构)工艺设计触控结构。基于FMLOC技术的OLED显示面板是指在OLED显示面板的封装层上制作触控电极层,从而进行触控控制,无需外挂TSP。该工艺可以减小屏幕厚度,同时没有贴合公差。目前基于FMLOC技术的OLED显示面板仍然需要探索如何进一步降低面板厚度、简化制作工艺,以便实现更薄的产品设计以及进一步降低成本。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专利技术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一种或多种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驱动背板,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封装区;发光器件,设于所述驱动背板的显示区;封装层,包括无机封装层和有机封装层,所述无机封装层设于所述发光器件背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且覆盖所述显示区和封装区,所述有机封装层设于所述无机封装层背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且覆盖所述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封装区;触控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层、第一绝缘层、第二触控电极层,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设于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背离所述封装层的一侧且覆盖所述显示区和封装区,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背离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层还包括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设于所述封装层和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之间且覆盖所述显示区和封装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无机材料,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0.3~0.4μm;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无机材料,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厚度为0.4~0.6μ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无机封装层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投影边缘与所述驱动背板边缘具有第一间距;所述第二绝缘层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投影边缘与所述驱动背板边缘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一绝缘层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投影边缘与所述驱动背板边缘具有第三间距;所述第一间距、第二间距和第三间距均大于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距和第三间距相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一驱动背板,所述驱动背板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周边区,所述周边区包括封装区;形成设于所述驱动背板显示区的发光器件;在所述发光器件背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依次形成层叠的无机封装层和有机封装层,使所述无机封装层覆盖所述显示区和封装区,使所述有机封装层覆盖所述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封装区,以形成封装层;在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依次形成层叠的第一触控电极层、第一绝缘层、第二触控电极层,使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显示区,使所述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显示区和封装区,使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显示区,以形成触控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所述封装层和第一触控电极层之间形成第二绝缘层,使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显示区和封装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所述无机封装层、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在所述发光器件背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形成所述无机封装层,使所述无机封装层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投影边缘与所述驱动背板边缘具有第一间距;在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沉积覆盖所述驱动背板的所述第二绝缘层,通过光刻工艺对所述第二绝缘层进行图案化处理,使所述第二绝缘层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投影边缘与所述驱动背板边缘具有第二间距;在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背离所述第二绝缘层的一侧沉积覆盖所述驱动背板的所述第一绝缘层,通过光刻工艺对所述第一绝缘层进行图案化处理,使所述第一绝缘层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投影边缘与所述驱动背板边缘具有第三间距,其中,所述第一间距、第二间距和第三间距均大于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层和第一绝缘层通过同一道光刻工艺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同时形成所述第二间距和第三间距,且所述第二间距等于所述第三间距。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集显示和触控为一体,封装层的无机封装层、有机封装层和触控层的第一绝缘层均延伸至封装区,三个膜层共同起到封装作用,对触控显示面板具有良好的封装效果。同时由于触控层中的第一绝缘层参与封装,因此封装层相比传统结构减少了一层无机封装层的制备,简化了封装层的制备工艺,进而使得整体工艺得到优化,降低了工艺成本。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面板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图中:100、驱动背板;200、发光层;400、无机封装层;500、有机封装层;600、第二绝缘层;700、第一触控电极层;800、第一绝缘层;900、第二触控电极层;110、显示区;120、封装区。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驱动背板100,驱动背板100具有显示区110和围绕所述显示区110设置的封装区120。驱动背板100的显示区110设置有发光器件200;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封装层包括无机封装层400和有机封装层500,无机封装层400设于发光器件200背离驱动背板100的一侧且覆盖显示区110和封装区120,有机封装层500设于无机封装层400背离驱动背板100的一侧且覆盖显示区110和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n驱动背板,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封装区;/n发光器件,设于所述驱动背板的显示区;/n封装层,包括无机封装层和有机封装层,所述无机封装层设于所述发光器件背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且覆盖所述显示区和封装区,所述有机封装层设于所述无机封装层背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且覆盖所述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封装区;/n触控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层、第一绝缘层、第二触控电极层,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设于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背离所述封装层的一侧且覆盖所述显示区和封装区,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背离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显示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驱动背板,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封装区;
发光器件,设于所述驱动背板的显示区;
封装层,包括无机封装层和有机封装层,所述无机封装层设于所述发光器件背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且覆盖所述显示区和封装区,所述有机封装层设于所述无机封装层背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且覆盖所述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封装区;
触控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层、第一绝缘层、第二触控电极层,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设于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背离所述封装层的一侧且覆盖所述显示区和封装区,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背离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显示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还包括:
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设于所述封装层和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之间且覆盖所述显示区和封装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无机材料,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0.3~0.4μm;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无机材料,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厚度为0.4~0.6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封装层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投影边缘与所述驱动背板边缘具有第一间距;所述第二绝缘层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投影边缘与所述驱动背板边缘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一绝缘层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投影边缘与所述驱动背板边缘具有第三间距;所述第一间距、第二间距和第三间距均大于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距和第三间距相等。


6.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驱动背板,所述驱动背板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周边区,所述周边区包括封装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庭良龙跃黄炜赟董向丹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