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印刷机前端检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8718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印刷机前端检测机构,其包括设置在放卷区和印刷区之间的平板式金属检测机,平板式金属检测机包括检测平台、检测龙门架、灯光报警器和指示灯;检测龙门架设置在检测平台的顶端,由放卷区的放卷装置送出的薄膜经过龙门架和检测平台之间的区域后进入印刷区的印刷装置中;灯光报警器设置在检测平台的一侧,指示灯设置有多个且沿龙门架的长度方向分布在龙门架上;灯光报警器用于在检测平台和检测龙门架之间的薄膜上具有金属时发出灯光报警信号,指示灯用于在检测平台和检测龙门架之间的薄膜的相应区域具有金属时发出灯光指示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保证塑料薄膜印刷质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膜印刷机前端检测机构
本技术涉及塑料薄膜检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塑料薄膜上的金属物质的薄膜印刷机前端检测机构。
技术介绍
塑料袋是以塑料(常用塑料有聚丙烯、聚酯、尼龙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常被用来承装其他物品,其加工步骤为:PE原材料→吹膜→分切→彩印→切膜→制袋。在一些非用于承装液体的塑料袋上,还会存在一些用于泄压的孔洞,这些孔洞通常是在分切完成的塑料薄膜卷进行彩印前就已经通过金属打孔针制作完成,打好孔洞后的塑料薄膜卷再被送入到薄膜印刷机内进行彩印。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873054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薄膜印刷机,包括一机架、一放卷区、一印刷区、一收卷区以及一纠偏系统,放卷区布置有待印刷的塑料薄膜卷,印刷区实现塑料薄膜印刷及干燥,收卷区将印刷好的塑料薄膜进行收卷,纠偏系统包括一纠偏控制器、一第一纠偏装置以及一第二纠偏装置。放卷区设置一第一纠偏装置、一第一放卷辊以及一第二放卷辊,收卷区设置一第一收卷辊、一第二纠偏装置、一第二收卷辊、一第三收卷辊以及一对收卷支撑座。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打孔针为金属材质,长期使用后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折断、磨损等情况,从而产生一些金属粉末或金属碎屑,所以打完孔洞的塑料薄膜上尤其是塑料薄膜的孔洞位置容易沾染不能使油墨牢固的附着的金属粉末或金属碎屑,若不能及时发现这些金属粉末或金属碎屑,会导致印刷时油墨不能均匀的铺满薄膜的面层,从而造成生产出的塑料袋表面具有色差块,影响印刷质量。技术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膜印刷机前端检测机构,其具有能够保证塑料薄膜印刷质量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薄膜印刷机前端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放卷区和印刷区之间的平板式金属检测机,所述平板式金属检测机包括检测平台、检测龙门架、灯光报警器和指示灯;所述检测龙门架设置在检测平台的顶端,由放卷区的放卷装置送出的薄膜经过检测龙门架和检测平台之间的区域后进入印刷区的印刷装置中;所述灯光报警器设置在检测平台的一侧,所述指示灯设置有多个且沿检测龙门架的长度方向分布在检测龙门架上;所述灯光报警器用于在检测平台和检测龙门架之间的薄膜上具有金属时发出灯光报警信号,所述指示灯用于在检测平台和检测龙门架之间的薄膜的相应区域具有金属时发出灯光指示信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输送薄膜的过程中,若龙门架横梁正下方的薄膜上具有金属,灯光报警器会发出灯光报警信号,该金属所在薄膜位置所对应的指示灯也发出灯光指示信号,此时,工作人员可停机对薄膜的相应位置进行检查,以及对薄膜上的金属进行去除,具有能够保证塑料薄膜印刷质量的优点。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放卷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放卷辊、第一张力辊以及第二张力辊,所述第一张力辊位于第二张力辊的下方,所述放卷辊位于第一张力辊远离检测平台的一侧且与机架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薄膜张紧并放卷,避免薄膜产生褶皱而影响检测。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架上且位于第一张力辊靠近检测平台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张平辊,所述检测平台远离机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张平辊;所述第一张平辊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张平辊的底部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相同且均位于检测平台的顶面与检测龙门架的横梁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张平辊和第二张平辊将薄膜张平,使得第一张平辊和第二张平辊之间的薄膜呈水平状态,便于平板式金属检测机对薄膜上的金属进行检测。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张平辊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呈L形且由第一竖板和与第一竖板固定连接的第二竖板组成;所述第一竖板与检测平台远离机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张平辊位于两个第二竖板之间且其两端均与对应的第二竖板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板便于将第二张平辊安装在检测平台上。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竖板上设置有腰形孔,所述腰形孔的长轴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检测平台远离机架的一端设置有与腰形孔位置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腰形孔内穿设有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固紧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调节第一竖板的上下位置,从而在安装或后期维护时将第二张平辊的底部调节至与第一张平辊的底部一致。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竖板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螺纹连接有与检测平台远离机架的一端相抵的抵紧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紧抵紧螺栓后,抵紧螺栓的杆部与检测平台相抵,增加了对连接板的固定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紧螺栓靠近检测平台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防止抵紧螺栓与检测平台抵接而对抵紧螺栓或检测平台造成磨损。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竖板呈梯形,所述第二竖板顶端的长度小于其底端的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保证第二张平辊与连接板连接关系的基础上节省板材。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检测平台、检测龙门架、灯光报警器和指示灯的设置,若龙门架横梁正下方的薄膜上具有金属,灯光报警器会发出灯光报警信号,该金属所在薄膜位置所对应的指示灯也发出灯光指示信号,具有能够保证塑料薄膜印刷质量的效果;2.通过第一张平辊和第二张平辊的设置,能够使检测平台上方的薄膜处于水平状态,保证了检测的精准度;3.通过腰形孔、固紧螺栓、抵接块和抵接螺栓的设置,方便调节第二张平辊的上下高度,从而使第一张平辊的底部和第二张平辊的底部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附图说明图1是薄膜印刷机前端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于体现平板式金属检测机与放卷装置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平板式金属检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平板式金属检测机;11、检测平台;12、检测龙门架;13、灯光报警器;14、指示灯;15、第二张平辊;2、放卷装置;21、机架;22、放卷辊;23、第一张力辊;24、第二张力辊;25、第一张平辊;3、印刷装置;4、连接板;41、第一竖板;42、第二竖板;43、腰形孔;44、螺纹孔;45、固紧螺栓;5、连接块;51、抵紧螺栓;52、橡胶块;6、底座;61、卡块;62、卡槽;63、转动杆;64、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薄膜印刷机前端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放卷区的放卷装置2和印刷区的印刷装置3之间的平板式金属检测机1。平板式金属检测机1采用上海依通检针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S-1200的面料金属探测仪,结合图2,该面料金属探测仪包括检测平台11、检测龙门架12、灯光报警器13和指示灯14,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印刷机前端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放卷区和印刷区之间的平板式金属检测机(1),所述平板式金属检测机(1)包括检测平台(11)、检测龙门架(12)、灯光报警器(13)和指示灯(14);所述检测龙门架(12)设置在检测平台(11)的顶端,由放卷区的放卷装置(2)送出的薄膜经过检测龙门架(12)和检测平台(11)之间的区域后进入印刷区的印刷装置(3)中;所述灯光报警器(13)设置在检测平台(11)的一侧,所述指示灯(14)设置有多个且沿检测龙门架(12)的长度方向分布在检测龙门架(12)上;所述灯光报警器(13)用于在检测平台(11)和检测龙门架(12)之间的薄膜上具有金属时发出灯光报警信号,所述指示灯(14)用于在检测平台(11)和检测龙门架(12)之间的薄膜的相应区域具有金属时发出灯光指示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印刷机前端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放卷区和印刷区之间的平板式金属检测机(1),所述平板式金属检测机(1)包括检测平台(11)、检测龙门架(12)、灯光报警器(13)和指示灯(14);所述检测龙门架(12)设置在检测平台(11)的顶端,由放卷区的放卷装置(2)送出的薄膜经过检测龙门架(12)和检测平台(11)之间的区域后进入印刷区的印刷装置(3)中;所述灯光报警器(13)设置在检测平台(11)的一侧,所述指示灯(14)设置有多个且沿检测龙门架(12)的长度方向分布在检测龙门架(12)上;所述灯光报警器(13)用于在检测平台(11)和检测龙门架(12)之间的薄膜上具有金属时发出灯光报警信号,所述指示灯(14)用于在检测平台(11)和检测龙门架(12)之间的薄膜的相应区域具有金属时发出灯光指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印刷机前端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装置(2)包括机架(21)和设置在机架(21)上的放卷辊(22)、第一张力辊(23)以及第二张力辊(24),所述第一张力辊(23)位于第二张力辊(24)的下方,所述放卷辊(22)位于第一张力辊(23)远离检测平台(11)的一侧且与机架(21)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印刷机前端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1)上且位于第一张力辊(23)靠近检测平台(11)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张平辊(25),所述检测平台(11)远离机架(2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张平辊(15);所述第一张平辊(25)的底部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轶龙林军周正华蒋婷张玉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惠国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