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式低温烘干黑水虻幼虫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98567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段式低温烘干黑水虻幼虫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选材:选取4‑7龄黑水虻活幼虫或冷冻幼虫;(2)、预处理:通过90‑100℃的沸水迅速漂烫死黑水虻幼虫,时长为0.5‑2.5min;快速滤水后均匀平铺于托盘中;(3)、阶段烘干:再将预处理后的黑水虻幼虫放入热泵烘干房中利用分段式低温烘干黑水虻幼虫;分段式低温烘干黑水虻幼虫方法保留了昆虫幼虫特有的蛋白质完整性、油脂不易氧化、活性物质损失小;同时保留了幼虫的颜色,避免其变黑,为销售提供了产品保证;烘干幼虫目前我们重点用于饲料加工厂,直接进入配合饲料生产中,代替部分鱼粉,使用效果显著;也可用于化工、医药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段式低温烘干黑水虻幼虫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黑水虻幼虫处理
,尤其涉及到一种分段式低温烘干黑水虻幼虫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黑水虻,又称光亮扁角水虻,是双翅目水虻科扁角水虻属的一种昆虫,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黑水虻的许多生物学特性都适合用于禽畜粪便的转化,例如幼虫营腐食性,食性杂,食量大、抗逆性强,生活史重叠且弹性很大,预蛹营养价值高,在化蛹前有迁移特性等,因此,在禽畜粪便转化为昆虫蛋白的研究领域,黑水虻很快就从众多的双翅目昆虫中脱颖而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黑水虻最早受到关注,是因为其能够有效地控制野生的家蝇种群,观察发现黑水虻繁衍栖息的粪堆附近家蝇的数量很少,而家蝇成虫也会尽量避免在黑水虻幼虫取食的粪堆上产卵,实验显示,黑水虻和家蝇的幼虫在混合饲养情况下,只有少量的家蝇幼虫能够发育到成熟阶段因此,黑水虻能够通过竞争幼虫生存环境来抑制家蝇种群,另据一些未发表的资料显示,黑水虻对于其他一些种类的腐生性昆虫(如黄粉虫)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黑水虻的幼虫在取食过程中,还能对粪便中的有害病菌进行消化和分解,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危害性。然而现有的黑水虻幼虫一般是通过微波烘干以及单一式高温烘干方法,这样不仅会破坏蛋白质的完整性,同时还易使得油脂氧化,活性物质损失较大,且在黑水虻幼虫在经过高温烘干后,其幼虫颜色会变黑,影响产品的销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实际生产的需求,提供一种分段式低温烘干黑水虻幼虫方法及应用,通过该方法能够保证激光光束可达的同时,保证激光光束与大倾角小空间叶轮盘其他部位不干涉,精确量化每一个点的斜冲击角度,通过角度等数据,确定激光冲击强化中激光器的参数,优化激光冲击强化的过程。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分段式低温烘干黑水虻幼虫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材:选取4-7龄黑水虻活幼虫或冷冻幼虫;(2)、预处理:通过90-100℃的沸水迅速漂烫死黑水虻幼虫,时长为0.5-2.5min;快速滤水后均匀平铺于托盘中;(3)、阶段烘干:再将预处理后的黑水虻幼虫放入热泵烘干房中利用分段式低温烘干黑水虻幼虫;第一阶段烘干温度为30-50℃,烘干时长为1-5h;第二阶段烘干温度为40-70℃,烘干时长为1-5h;第三阶段烘干温度为55-80℃,烘干时长为2-8h。进一步的,在处理餐厨垃圾的黑水虻幼虫中选取5-6龄黑水虻幼虫。进一步的,预处理后黑水虻幼虫含水量在60-70%。进一步的,用于盛放预处理的黑水虻幼虫的托盘其底部有网孔,网孔的孔径值小于2mm。进一步的,烘干后的黑水虻幼虫含水量在7-11%。将上述分段式低温烘干方法在黑水虻幼虫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分段式低温烘干黑水虻幼虫方法保留了昆虫幼虫特有的蛋白质完整性、油脂不易氧化、活性物质损失小;2、同时保留了幼虫的颜色,避免其变黑,为销售提供了产品保证;3、烘干幼虫目前我们重点用于饲料加工厂,直接进入配合饲料生产中,代替部分鱼粉,使用效果显著;4、也可用于化工、医药等领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材:在处理餐厨垃圾的黑水虻幼虫中选取5-6龄黑水虻活幼虫或冷冻幼虫;(2)、预处理:通过90℃的沸水迅速漂烫死黑水虻幼虫,时长为0.5min;快速滤水后均匀平铺于托盘中,预处理后黑水虻幼虫含水量在60%,用于盛放预处理的黑水虻幼虫的托盘其底部有网孔,网孔的孔径值小于2mm;(3)、阶段烘干:再将预处理后的黑水虻幼虫放入热泵烘干房中利用分段式低温烘干黑水虻幼虫;第一阶段烘干温度为30℃,烘干时长为5h;第二阶段烘干温度为40℃,烘干时长为5h;第三阶段烘干温度为55℃,烘干时长为8h;烘干后的黑水虻幼虫含水量在7.5-10.5%。通过国家标准的检测规定分别对正常烘干方式和本申请分段烘干法对样品进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检测,检测效果如下,表1为普通烘干的数据,表2为本申请烘干数据,从图表中可以清晰的看出,采用本申请方法进行的样品烘干在绝大多数氨基酸的含量中都有所提升,使得烘干成效更为显著。表1表2实施列2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材:在处理餐厨垃圾的黑水虻幼虫中选取5-6龄黑水虻活幼虫或冷冻幼虫;(2)、预处理:通过80℃的沸水迅速漂烫死黑水虻幼虫,时长为1min;快速滤水后均匀平铺于托盘中,预处理后黑水虻幼虫含水量在63%,用于盛放预处理的黑水虻幼虫的托盘其底部有网孔,网孔的孔径值小于2mm;(3)、阶段烘干:再将预处理后的黑水虻幼虫放入热泵烘干房中利用分段式低温烘干黑水虻幼虫;第一阶段烘干温度为40℃,烘干时长为3h;第二阶段烘干温度为50℃,烘干时长为3h;第三阶段烘干温度为70℃,烘干时长为5h;烘干后的黑水虻幼虫含水量在8-10%。实施列3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材:在处理餐厨垃圾的黑水虻幼虫中选取5-6龄黑水虻活幼虫或冷冻幼虫;(2)、预处理:通过80℃的沸水迅速漂烫死黑水虻幼虫,时长为2min;快速滤水后均匀平铺于托盘中,预处理后黑水虻幼虫含水量在60%,用于盛放预处理的黑水虻幼虫的托盘其底部有网孔,网孔的孔径值小于2mm;(3)、阶段烘干:再将预处理后的黑水虻幼虫放入热泵烘干房中利用分段式低温烘干黑水虻幼虫;第一阶段烘干温度为50℃,烘干时长为1h;第二阶段烘干温度为70℃,烘干时长为1h;第三阶段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长为2h;烘干后的黑水虻幼虫含水量在8-1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段式低温烘干黑水虻幼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选材:选取4-7龄黑水虻活幼虫或冷冻幼虫;/n(2)、预处理:通过90-100℃的沸水迅速漂烫死黑水虻幼虫,时长为0.5-2.5min;快速滤水后均匀平铺于托盘中;/n(3)、阶段烘干:再将预处理后的黑水虻幼虫放入热泵烘干房中利用分段式低温烘干黑水虻幼虫;/n第一阶段烘干温度为30-50℃,烘干时长为1-5h;/n第二阶段烘干温度为40-70℃,烘干时长为1-5h;/n第三阶段烘干温度为55-80℃,烘干时长为2-8h。/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段式低温烘干黑水虻幼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材:选取4-7龄黑水虻活幼虫或冷冻幼虫;
(2)、预处理:通过90-100℃的沸水迅速漂烫死黑水虻幼虫,时长为0.5-2.5min;快速滤水后均匀平铺于托盘中;
(3)、阶段烘干:再将预处理后的黑水虻幼虫放入热泵烘干房中利用分段式低温烘干黑水虻幼虫;
第一阶段烘干温度为30-50℃,烘干时长为1-5h;
第二阶段烘干温度为40-70℃,烘干时长为1-5h;
第三阶段烘干温度为55-80℃,烘干时长为2-8h。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分段式低温烘干黑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明强谭玉强岳海林彭东亮龚哲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熙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