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源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8556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源机,其具有:金属板制的燃烧器躯体(30);与燃烧器躯体(30)连接的风扇壳体(40);将流入口(35)的周缘部的燃烧器侧连接端面(340)和吹出口(44)的周缘部的风扇侧连接端面(410)连接成气密状态的环状密封件(90);以及固定于燃烧器躯体(30)并且与风扇壳体(40)紧固连接的金属板制的连结部件(80),连结部件(80)具有开口部(85)和密封件容纳部(84),开口部(85)以如下方式开口:在连结部件(80)配置于燃烧器侧连接端面(340)与风扇侧连接端面(410)之间的状态下,开口部(85)的开口缘位于比流入口(35)以及吹出口(44)的开口缘靠外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源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源机。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燃烧器躯体和风扇壳体连接的热源机。
技术介绍
图5是表示作为以往的热源机的一个例子的热水器的概略结构图。如图5所示,该热水器具有以燃烧面310a朝下的方式安装于燃烧器躯体300的下表面的朝下燃烧式的燃烧器310。另外,在燃烧器310的燃烧面310a的下方,设置有显热回收型的一次热交换器210,进而在其下方,设置有潜热回收型的二次热交换器220。在这种热水器中,通过使风扇壳体400内的风扇700旋转,在混合装置620内,从供气管630收进的空气与从气体供给管640送入的燃料气体混合而生成混合气。接着,混合气从风扇壳体400送入燃烧器躯体300。在上述热水器中,燃烧器310的燃烧面310a设置为朝下,因此,在热水供给运转中,通过风扇700的送风将来自燃烧器310的火焰和燃烧排气一起向下方喷出。接着,在燃烧排气被送入一次和二次热交换器210、220后,燃烧排气通过排气管道660从排气口向热水器外排出。在热水供给运转中,通过二次热交换器220而被回收了潜热的燃烧排气的一部分在二次热交换器220内凝缩而成为酸性的排水,并且滞留。另外,在上述热水器中,如果通过停止热水供给运转而导致燃烧器310的燃烧结束,则基于风扇700的送风也会停止。此时,因为燃烧器310设置在一次和二次热交换器210、220的上方,所以滞留在二次热交换器220内的酸性的排水蒸发而产生酸性水蒸气,并向燃烧器躯体300升上来。因此,有时会有酸性水蒸气越过燃烧器310,到达风扇壳体400,或者进而到达混合装置620的情况。其结果是,如果酸性水蒸气在这些内部结露,则风扇壳体400内的风扇700的扇叶生锈,或者混合装置620腐蚀。从上述观点出发,在燃烧器躯体300和风扇壳体400之间,配设有单向阀500。单向阀500的片状下垂物520设置为仅向混合气的气体流路的下游侧开放,因此,在停止风扇700的期间,防止酸性水蒸气到达比燃烧器躯体300靠上游侧。(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公开公报2017-20693号公报)。然而,为了通过风扇700的送风而将混合气从风扇壳体400供给到燃烧器躯体300,需要将风扇壳体400的风扇侧连接流路和燃烧器躯体300的燃烧器侧连接流路以气密状态连接。因此,在专利文件1的热水器中,如图6所示,在燃烧器躯体300的燃烧器侧连接流路的上游端侧的连接端面上,形成有供单向阀500的周缘部和配设在单向阀500的上游侧的环状密封件900所嵌入的阶梯状的阶梯部。然而,为了确保单向阀500或环状密封件900夹在燃烧器躯体300与风扇壳体400之间的状态下的气密性,需要在形成燃烧器侧连接流路的上游端的流入口的周缘部的连接端面以及形成风扇侧连接流路的下游端的吹出口的周缘部的连接端面分别精密地形成凸缘380、440,并将对向的凸缘380、440通过螺钉等紧固连接单元牢固地紧固连接。因此,燃烧器躯体300和风扇壳体400均必须通过铝压铸等铸造进行制作,存在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特别是,在专利文献1中,在燃烧器侧连接流路的上游端的连接端面形成有用于嵌入单向阀500以及环状密封件900的阶梯部。因此,为了确保密闭性,需要高精度的加工,进一步地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以低成本提供一种从风扇壳体向燃烧器躯体供给混合气的热源机。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源机,具备:金属板制的燃烧器躯体,所述燃烧器躯体配设有燃烧器;风扇壳体,所述风扇壳体与所述燃烧器躯体连接;风扇,所述风扇容纳于风扇壳体,并向所述燃烧器供给燃料气体和燃烧用空气的混合气;环状密封件,所述环状密封件将流入口的周缘部的燃烧器侧连接端面和吹出口的周缘部的风扇侧连接端面连接成气密状态,所述流入口形成于所述燃烧器躯体的燃烧器侧连接流路的上游端,所述吹出口形成于所述风扇壳体的风扇侧连接流路的下游端;以及金属板制的连结部件,所述连结部件配置在所述燃烧器侧连接端面与所述风扇侧连接端面之间,所述连结部件固定于所述燃烧器躯体,并且与所述风扇壳体紧固连接,所述连结部件具有:开口部;以及密封件容纳部,所述密封件容纳部容纳所述环状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容纳部以配置于所述开口部与所述燃烧器侧连接端面之间的方式设置,所述开口部以如下方式开口:在所述连结部件配置于所述燃烧器侧连接端面与所述风扇侧连接端面之间的状态下,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缘位于比所述流入口以及所述吹出口的开口缘靠外侧。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使用金属板制的风扇壳体,因此,能够以低成本提供一种从风扇壳体向燃烧器躯体供给混合气的热源机。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源机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源机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源机的单向阀打开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截面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源机的单向阀关闭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截面图。图5是表示以往的热源机的概略结构图。图6是表示以往的热源机的主要部分放大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见附图一边对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热源机进行具体说明。图1是适用于热水器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源机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表示热源机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在热水器的外壳100内设置有:安装有燃烧器31的燃烧器躯体30;以及与其连通的风扇壳体40。燃烧器31具有朝下的燃烧面31a。风扇壳体40以横倒的状态配设。在风扇壳体40内,容纳有将空气和燃料气体的混合气送入燃烧器躯体30内的燃烧器31的纵轴型的风扇70。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将燃烧器躯体30和风扇壳体40并排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将与左右方向和水平方向交叉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将与左右方向和铅垂直方向交叉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另外,按照通过风扇70的旋转而形成的混合气的气体流路,将风扇壳体40侧称为上游侧,将燃烧器躯体30侧称为下游侧。在燃烧器躯体30内的燃烧器3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热交换器21,所述第一热交换器21是通过来自燃烧器31的燃烧排气进行加热的显热热交换器;以及第二热交换器22,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2是潜热热交换器。另外,在风扇壳体40的上游侧连接设置有使空气和燃料气体混合的混合装置62。混合装置62与供给空气的供气管63和供给燃料气体的气体供给管64连接。如图2所示,风扇壳体40具备:下壳体41,所述下壳体41向上方开放,并且具有能够容纳风扇70的风扇容纳部41a;以及上壳体42,所述上壳体42具有容纳电机的电机容纳部42a。下壳体41和上壳体42分别通过例如铝压铸等铸造来制作。下壳体41的风扇容纳部41a的下表面开设有供气口48。通过风扇70的旋转而从混合装置62送来的混合气流入供气口48。另外,在连接于下壳体41的风扇容纳部41a的外周面的下游侧延伸设置有向上方开放的截面大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源机,其特征在于,具备:/n金属板制的燃烧器躯体,所述燃烧器躯体配设有燃烧器;/n风扇壳体,所述风扇壳体与所述燃烧器躯体连接;/n风扇,所述风扇容纳于风扇壳体,并向所述燃烧器供给燃料气体和燃烧用空气的混合气;/n环状密封件,所述环状密封件将流入口的周缘部的燃烧器侧连接端面和吹出口的周缘部的风扇侧连接端面连接成气密状态,所述流入口形成于所述燃烧器躯体的燃烧器侧连接流路的上游端,所述吹出口形成于所述风扇壳体的风扇侧连接流路的下游端;以及/n金属板制的连结部件,所述连结部件配置在所述燃烧器侧连接端面与所述风扇侧连接端面之间,/n所述连结部件固定于所述燃烧器躯体,并且与所述风扇壳体紧固连接,/n所述连结部件具有:开口部;以及密封件容纳部,所述密封件容纳部容纳所述环状密封件,/n所述密封件容纳部以配置于所述开口部与所述燃烧器侧连接端面之间的方式设置,/n所述开口部以如下方式开口:在所述连结部件配置于所述燃烧器侧连接端面与所述风扇侧连接端面之间的状态下,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缘位于比所述流入口以及所述吹出口的开口缘靠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01 JP 2019-0700961.一种热源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金属板制的燃烧器躯体,所述燃烧器躯体配设有燃烧器;
风扇壳体,所述风扇壳体与所述燃烧器躯体连接;
风扇,所述风扇容纳于风扇壳体,并向所述燃烧器供给燃料气体和燃烧用空气的混合气;
环状密封件,所述环状密封件将流入口的周缘部的燃烧器侧连接端面和吹出口的周缘部的风扇侧连接端面连接成气密状态,所述流入口形成于所述燃烧器躯体的燃烧器侧连接流路的上游端,所述吹出口形成于所述风扇壳体的风扇侧连接流路的下游端;以及
金属板制的连结部件,所述连结部件配置在所述燃烧器侧连接端面与所述风扇侧连接端面之间,
所述连结部件固定于所述燃烧器躯体,并且与所述风扇壳体紧固连接,
所述连结部件具有:开口部;以及密封件容纳部,所述密封件容纳部容纳所述环状密封件,
所述密封件容纳部以配置于所述开口部与所述燃烧器侧连接端面之间的方式设置,
所述开口部以如下方式开口: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野贵大
申请(专利权)人:林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