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木轴加工中的打孔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8553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木轴加工中的打孔组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体和控制器,所述机体上端并列设有移动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端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并列设置的夹持件和与调节机构可拆卸设置的夹持底座,所述夹持件包括设置于上端的凹槽和通过凹槽中心线分隔开的左右两个夹持部;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平行对称设置的2个固定轴和平行设置于固定轴间的转轴,所述固定轴上设有配合转轴水平移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端设有打孔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夹持机构,能自动快速的打开和自锁,将打孔机构可移动设置,能通过打孔机移动到夹持机构上方对竹木轴进行打孔,操作方便安全、降低劳动力,提高生产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木轴加工中的打孔组件
本技术涉及竹木加工机械,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竹木轴加工中的打孔组件。
技术介绍
竹子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等特点,且一次造竹后只要经营合理,可以永续利用:竹子的用途也十分广泛,除加工成食品、工艺品外,更可用于建筑、材料、化工等各个领域。因此竹业将是未来林业跨越式发展最具潜力的产业,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竹木可编织用具、竹帘、竹席、竹棚、竹篱、扇骨、伞骨、灯笼等:其采用天然材质,无静电、防霉、防虹、易清洁保养,丰富的编制造型及材质选择,多样化产品可适用于各种场所。现有的打孔机设备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设备只可以固定使用无法移动使用,工作人员需要手动将竹木轴放到设备下面打孔,并且提前确定好孔的位置和间距,这对操作人员来说,操作繁琐,而且不能精确打孔的位置,导致打孔的质量和效率都很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竹木打孔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木轴加工中的打孔组件,设有夹持机构,能自动快速的打开和自锁,将打孔机构可移动设置,能通过打孔机移动到夹持机构上方对竹木轴进行打孔,操作方便安全、降低劳动力,提高生产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竹木轴加工中的打孔组件,包括机体和设置于机体上端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端并列设有移动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端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并列设置的夹持件和与调节机构可拆卸设置的夹持底座,所述夹持件包括设置于上端的凹槽和通过凹槽中心线分隔开的左右两个夹持部;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平行对称设置的2个固定轴和平行设置于固定轴间的转轴,所述固定轴上设有配合转轴水平移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端设有打孔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并列设置的移动机构和调节机构水平方式也相同,这样调节机构上的夹持件和移动机构上的第一滑块也能左右并列设置,这样第一滑块上的打孔机构能移动到夹持机构上端,从而对夹持机构上的竹木轴进行直线上的打孔工作,而第一滑块的水平移动是通过转轴和固定轴控制,使用第一滑块进行移动,能增大接触面积,确保了移动中的稳定性。夹持件通过调节机构进行距离的调节控制,移动机构上的转轴和固定轴控制着第一滑块进行水平移动,移动机构和调节机构的并列设置使得夹持件上的凹槽用于竹木轴的放置,分开的夹持部方便竹木轴的放置和取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夹持部内设有松紧装置,所述夹持件一侧设有与松紧装置连接的夹持电机,所述夹持电机的电控部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夹持底座上设有配合夹持部的移动轨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夹持电机对夹持件的两个加持部进行控制,实现了自动快速打开和自锁,避免了手工夹紧的不到位和手工松开的艰难,防止了竹木轴在打孔过程中的偏移,并且减少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和设置于固定板上端的调节轨道,所述夹持件的底座下端设有嵌合于调节轨道内的第二滑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轨道和第二滑块的配合设置,使得夹持件能活动的设置于调节机构上,根据竹木轴长度的需要,从而自动调节夹持件的距离和使用量,实现了整个夹持机构的灵活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滑块设有分别贯穿转轴和固定轴的通道,贯穿转轴的所述通道内壁上配合外螺纹设有内螺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外螺旋与内螺旋的配合设置,能对第一滑块进行平稳的水平移动,减少晃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一侧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电控部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电机对转轴进行旋转,从而控制第一滑块的水平移动,实现了平稳的自动化移动,减少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打孔机构包括打孔装置、设置于打孔装置下端的支撑轴和设置于支撑轴下端的打孔底座,所述打孔装置一侧设有打孔电机,所述打孔电机的电控部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和打孔底座可拆卸连接方式配合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打孔电机对打孔装置进行打孔操作,实现了自动化打孔,减少了劳动力,提高了安全性和生产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轴上套设有基准件,每个夹持件内侧上端以中心轴为基准线设有基准凸块,所述基准件下端配合基准凸块设为锥形凸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孔装置上的基准件用于钻头的位置确定,基准价底端的挡板移动到夹持件的上端时,锥形凸板嵌于基准凸块内,这时停止第一滑块的移动,进行钻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锥形凸板顶端和基准凸块内均配合设有互感器,所述的互感器的控制端与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锥形凸板和基准凸块里的互感器控制位置的固定,提高了自动化的准确性,使得打孔位置更加精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打孔底座设有螺栓孔,所述第一滑块上配合螺栓孔设有内螺纹孔,所述打孔底座和第一滑块通过套设有螺帽的第一螺母贯穿螺栓孔和内螺栓孔固定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拆卸连接方式便于打孔装置的更换,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打孔装置,替换性强,也便于检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底座和固定板通过套设有防震圈的第二螺母贯穿式固定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上并列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内螺纹,每个夹持底座两侧设有通孔,通孔内也设有内螺纹,通过第二螺母贯穿固定,防震圈在钻孔的过程中防止震动带给第二螺母的脱落,提高了夹持件的安全稳固,提高安全性。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用于对竹木轴进行打孔加工,特别适用于圆柱形的竹木条的打孔加工,结构简单,全自动化,操作简单,便于实施;基准件的设置和夹持件的可调节保证了打孔的加工精度;在第一滑块下端设置移动机构,带动了打孔装置的移动,提高了打孔效率;提前根据竹木轴的长度将夹持件设置成所需要的距离和数量,通过夹持件确定打孔的位置,提高了打孔距离的精准度,也不需要在每个竹木轴上确定好打孔的位置,提高了打孔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夹持件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板和夹持底座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基准件定位状态示意图。图中:1、控制器;2、夹持件;3、夹持底座;4、凹槽;5、夹持部;6、固定轴;7、转轴;8、第一滑块;9、松紧装置;10、夹持电机;11、移动轨道;12、固定板;13、调节轨道;14、第二滑块;15、旋转电机;16、打孔装置;17、支撑轴;18、打孔底座;19、打孔电机;20、基准件;21、互感器;22、基准凸块;23、第一螺母;24、螺帽;25、机体;26、第二螺母;27、防震圈。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竹木轴加工中的打孔组件,包括机体25和设置于机体25上端的控制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木轴加工中的打孔组件,包括机体(25)和设置于机体(25)上端的控制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25)上端并列设有移动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端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并列设置的夹持件(2)和与调节机构可拆卸设置的夹持底座(3),所述夹持件(2)包括设置于上端的凹槽(4)和通过凹槽(4)中心线分隔开的左右两个夹持部(5);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平行对称设置的2个固定轴(6)和平行设置于固定轴(6)间的转轴(7),所述固定轴(6)上设有配合转轴(7)水平移动的第一滑块(8),所述第一滑块(8)上端设有打孔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木轴加工中的打孔组件,包括机体(25)和设置于机体(25)上端的控制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25)上端并列设有移动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端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并列设置的夹持件(2)和与调节机构可拆卸设置的夹持底座(3),所述夹持件(2)包括设置于上端的凹槽(4)和通过凹槽(4)中心线分隔开的左右两个夹持部(5);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平行对称设置的2个固定轴(6)和平行设置于固定轴(6)间的转轴(7),所述固定轴(6)上设有配合转轴(7)水平移动的第一滑块(8),所述第一滑块(8)上端设有打孔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木轴加工中的打孔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持部(5)内设有松紧装置(9),所述夹持件(2)一侧设有与松紧装置(9)连接的夹持电机(10),所述夹持电机(10)的电控部件与控制器(1)电性连接,所述夹持底座(3)上设有配合夹持部(5)的移动轨道(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木轴加工中的打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12)和设置于固定板(12)上端的调节轨道(13),所述夹持件(2)的底座下端设有嵌合于调节轨道(13)内的第二滑块(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木轴加工中的打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7)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滑块(8)设有分别贯穿转轴(7)和固定轴(6)的通道,贯穿转轴(7)的所述通道内壁上配合外螺纹设有内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竹木轴加工中的打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建伟廖建和廖天宇郑松清徐春伟
申请(专利权)人:龙泉市创惠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