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新亚专利>正文

透明板可全开或全关的防蚊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8390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明板可全开或全关的防蚊窗,其由窗框和窗扇组成。窗扇的每个窗口(5)上,既固定安装纱窗(6),又活动安装透明板(7)。窗扇上全部透明板(7)既能紧密覆盖在窗口(5)上,又能转至水平,让窗口(5)完全敞开,换气面积可达防蚊窗面积的95%以上。在夏天的晚上,室内温度降低快,甚至可以不开空调,既有利于健康,又节约能源。当透明板(7)张开的角度小于90°时,若突然狂风暴雨发作,主人虽忘记关窗,但风力能推动透明板(7)将窗口(5)自动关闭。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开窗和关窗方法和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明板可全开或全关的防蚊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明板可全开或全关的防蚊窗,尤其是透明板可以全部打开通气或全部关闭不通气的透明板可全开或全关的防蚊窗。
技术介绍
传统防蚊窗存在诸多缺点。其一,玻璃和纱窗不在同一窗扇上,结构复杂,造价高。其二,窗扇若为横向移动式,窗最大打开面积约占窗面积的45%左右,实际上大多数只有30%。在夏天的晚上,室内外空气对流不畅,室外温度虽然降的快,室内温度却降的慢,不得不关窗开空调,既不利于健康,又消耗能源。其三,窗扇若为旋转式,打开后虽然通气面积增大,但在打开的过程中要来回移动纱窗,很是麻烦。原来的风钩式窗扇已绝迹,新型旋转式窗扇不但不能完全打开,而且打开和关闭很费力,小孩和老人不能胜任。窗扇需要经常开合,容易损坏,一旦坠落,后果不堪设想。其四,玻璃密度大,性脆,一旦破碎便粉身遍地,常对人造成伤害。为了克服上述据点,需要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防蚊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透明板可以全部打开通气或全部关闭不通气的透明板可全开或全关的防蚊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透明板可全开或全关的防蚊窗,其含窗框和窗扇。该窗扇由水平上板、水平下板和两块竖直侧板围成矩形整体;多块水平横板在该窗扇的中部分别与这两块侧板牢固连接;相邻两横板之间,或上板和相邻横板之间,或下板和相邻横板之间的空间为窗口。窗扇的每个窗口上,既固定安装纱窗,又活动安装透明板。安装在窗口上的透明板,其用密度比玻璃小、坚固和透光材料制成,其既可以严密覆盖该窗口,又能让该窗口敞开。窗扇上透明板对窗口的覆盖或离开,由安装在该窗扇上的开合系统控制。该开合系统含转动装置和锁定装置。该转动装置由齿条、上盒、下盒、转柱、转柱轴组成。上盒,其安装在窗扇上板的横向中部,其开口朝下,其上盒内腔的横断面为矩形。下盒,其安装在窗扇下板的横向中部,其开口朝上,其下盒内腔的横断面为矩形。齿条,其为长方体形条,其外侧向面的上部和中部有齿条齿,其含齿条齿的长度占其全长的大部分,其横断面与该上盒的上盒内腔或该下盒的下盒内腔的横断面对应,其高度小于该上盒盒底和该下盒盒底之间的距离,其上端插在该上盒内腔中,其下端插在该下盒内腔中,其可以上下移动,但不能脱离该上盒内腔或该下盒内腔。转柱,其安装在该窗扇的横板或上板中部的转柱腔中,其上除两端之外的外周大部分为圆弧面,小部分为平面,其平面与相应位置的处于竖直下垂状态的透明板上端横向中部的内侧向面牢固连接,其圆弧面的横向中央有多个转柱齿,其轴向长度远大于该转柱齿的宽度,但小于横板或上板的横向宽度。转柱腔,其为方形腔,其里端向其所在的窗扇内侧敞开,其外端向该窗扇的外侧敞开,其高度大于转柱11圆弧面的外径。转柱轴,其水平穿过转柱上圆弧面的水平轴孔,其两端分别以紧配合方式连接在该转柱所在的转柱腔的两腔壁上;该转柱带着其上安装的透明板可绕该转柱轴转动。转柱上的多个转柱齿,其所对圆心角不小于90°,其宽度等于齿条上齿条齿的宽度,其和相应位置的齿条上的齿条齿啮合。该锁定装置由弹珠弹簧、弹珠和齿条上的弹珠孔组成。弹珠弹簧插在弹簧孔内。弹簧孔,其为水平圆孔,其位于窗扇下板的横向中部,其开口朝向该下板的内侧,且与相应位置的齿条下部的外侧向面对置。弹珠,其外径等于或小于弹簧孔的内径,其位于弹簧孔的孔口处,且压缩该弹簧孔内的弹珠弹簧。齿条下部的外侧向面上从上至下分布多个弹珠孔。弹珠孔的空腔为球冠形,其内径等于或大于弹珠的外径,其深度等于或小于弹珠的半径;当弹珠进到齿条上任意一个弹珠孔后,需要较大的力才能推动该齿条上下移动。沿窗扇竖直向上移动齿条,该齿条上的齿条齿驱动与之啮合的转柱上的转柱齿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该转柱带着与之连接的透明板也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当该窗扇上锁定装置的弹珠进到该齿条上最下面的弹珠孔时,该透明板处于竖直下垂状态,且紧密覆盖在相应位置的窗口上;用力推动该齿条向下移动,该齿条上的齿条齿驱动该转柱齿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该转柱带着该透明板也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当该弹珠进到该齿条上最上面的弹珠孔时,该透明板处于水平状态,从而该窗口完全敞开。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透明板用密度比玻璃小、坚固和透光材料制成,其安全性能好。当前物美价廉、密度比玻璃小、坚固和透光新材料不断涌现,使用了数百年的笨重易碎玻璃将被淘汰。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纱窗和透明板安装在同一窗扇上,窗的结构大为简化,造价降低约1/4至1/3。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透明板的开合由齿条控制,而齿条在室内,控制方便。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齿条同时控制窗扇上的全部透明板,操作简便。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齿条下部有多个弹珠孔,使得透明板偏转的角度有多档,能充分满足使用需要。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窗扇上全部透明板都能转至水平,不但换气面积可达防蚊窗面积的95%以上,而且换气快。在夏天的晚上,室内温度降低快,甚至可以不开空调,既有利于健康,又节约能源。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当透明板张开的角度小于90°时,若突然天气骤变,狂风暴雨发作,主人虽然忘记关窗,但风力能推动透明板将窗口关闭。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沿齿条轴线的竖直剖面示意图,所述剖面与窗扇垂直,但透明板竖直下垂,且严密覆盖在窗口上。图2是沿齿条轴线的竖直剖面示意图,所述剖面与窗扇垂直,但透明板水平,窗口敞开。图3是图1、图2中透明板、转柱和齿条相互关系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透明板可全开或全关的防蚊窗,其含窗框和窗扇。该窗扇由水平上板1、水平下板2和两块竖直侧板围成矩形整体;多块水平横板4在该窗扇的中部分别与这两块侧板牢固连接;相邻两横板4之间,或上板1和相邻横板4之间,或下板2和相邻横板4之间的空间为窗口5。如图1、图2所示,窗扇的每个窗口5上,既固定安装纱窗6,又活动安装透明板7。如图1、图2所示,安装在窗口5上的透明板7,其用密度比玻璃小、坚固和透光材料制成,其既可以严密覆盖该窗口5,又能让该窗口5敞开。窗扇上透明板7对窗口5的覆盖或离开,由安装在该窗扇上的开合系统控制。该开合系统含转动装置和锁定装置。如图1、图2所示,该转动装置由齿条8、上盒9、下盒10、转柱11、转柱轴12组成。如图1、图2所示,上盒9,其安装在窗扇上板1的横向中部,其开口朝下,其上盒内腔9a的横断面为矩形。如图1、图2所示,下盒10,其安装在窗扇下板2的横向中部,其开口朝上,其下盒内腔10a的横断面为矩形。如图1、图2所示,齿条8,其为长方体形条,其外侧向面的上部和中部有齿条齿8a,其含齿条齿8a的长度占其全长的大部分,其横断面与该上盒9的上盒内腔9a或该下盒10的下盒内腔10a的横断面对应,其高度小于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明板可全开或全关的防蚊窗,其含窗框和窗扇;所述窗扇由水平上板(1)、水平下板(2)和两块竖直侧板围成矩形整体;多块水平横板(4)在所述窗扇的中部分别与这两块侧板牢固连接;相邻两横板(4)之间,或上板(1)和相邻横板(4)之间,或下板(2)和相邻横板(4)之间的空间为窗口(5);/n其特征在于:/n窗扇的每个窗口(5)上,既固定安装纱窗(6),又活动安装透明板(7);/n安装在窗口(5)上的透明板(7),其用密度比玻璃小、坚固和透光材料制成,其既可以严密覆盖所述窗口(5),又能让所述窗口(5)敞开;/n窗扇上透明板(7)对窗口(5)的覆盖或离开,由安装在所述窗扇上的开合系统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板可全开或全关的防蚊窗,其含窗框和窗扇;所述窗扇由水平上板(1)、水平下板(2)和两块竖直侧板围成矩形整体;多块水平横板(4)在所述窗扇的中部分别与这两块侧板牢固连接;相邻两横板(4)之间,或上板(1)和相邻横板(4)之间,或下板(2)和相邻横板(4)之间的空间为窗口(5);
其特征在于:
窗扇的每个窗口(5)上,既固定安装纱窗(6),又活动安装透明板(7);
安装在窗口(5)上的透明板(7),其用密度比玻璃小、坚固和透光材料制成,其既可以严密覆盖所述窗口(5),又能让所述窗口(5)敞开;
窗扇上透明板(7)对窗口(5)的覆盖或离开,由安装在所述窗扇上的开合系统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透明板可全开或全关的防蚊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合系统含转动装置和锁定装置;
所述转动装置由齿条(8)、上盒(9)、下盒(10)、转柱(11)、转柱轴(12)组成;
上盒(9),其安装在窗扇上板(1)的横向中部,其开口朝下,其上盒内腔(9a)的横断面为矩形;
下盒(10),其安装在窗扇下板(2)的横向中部,其开口朝上,其下盒内腔(10a)的横断面为矩形;
齿条(8),其为长方体形条,其外侧向面的上部和中部有齿条齿(8a),其含齿条齿(8a)的长度占其全长的大部分,其横断面与所述上盒(9)的上盒内腔(9a)或所述下盒(10)的下盒内腔(10a)的横断面对应,其高度小于所述上盒(9)盒底和所述下盒(10)盒底之间的距离,其上端插在所述上盒内腔(9a)中,其下端插在所述下盒内腔(10a)中,其可以上下移动,但不能脱离所述上盒内腔(9a)或所述下盒内腔(10a);
转柱(11),其安装在所述窗扇的横板(4)或上板(1)中部的转柱腔(15)中,其上除两端之外的外周大部分为圆弧面,小部分为平面,其平面与相应位置的处于竖直下垂状态的透明板(7)上端横向中部的内侧向面牢固连接,其圆弧面的横向中央有多个转柱齿(11a),其轴向长度远大于所述转柱齿(11a)的宽度,但小于横板(4)或上板(1)的横向宽度;
转柱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亚
申请(专利权)人:李新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