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装配式节能板墙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834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节能建筑领域和节能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绿色装配式节能板墙体系统;包括墙体本体,所述墙体本体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和保温隔音板,所述保温隔音板与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相连接的一面固接有若干榫头,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与保温隔音板相连接的一面设有若干与榫头相匹配的榫槽,所述榫头内部填充消音材料,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与保温隔音板四角连接位置设有第一安装配件,相邻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上部和下部通过第二安装配件连接,相邻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中部通过钢筋浆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阻断墙板两侧的声音与温度的传播,有效保温隔音及节能,提高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绿色装配式节能板墙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节能建筑领域和节能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绿色装配式节能板墙体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建筑节能技术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研究课题,在建筑物外墙体上加装保温隔音材料,再安装装饰板,将保温隔音与装饰融为一体的保温隔音装饰板作为建筑外墙,以确保建筑物外围结构的节能保温效果。现有的保温隔音装饰墙体板一般由面板、保温层、背板、连接端和安装配件组成,这种结构保温隔音效果较差,不够节能,不能有效阻断室内与室外之间温度和噪音的传播,影响使用。为此,提出绿色装配式节能板墙体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绿色装配式节能板墙体系统,能够有效阻断墙板两侧的声音与温度的传播,有效保温隔音及节能,提高舒适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绿色装配式节能板墙体系统,包括墙体本体,所述墙体本体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和保温隔音板,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内部预埋钢筋骨架,所述保温隔音板与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相连接的一面固接有若干榫头,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与保温隔音板相连接的一面设有若干与榫头相匹配的榫槽,所述榫头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榫头内部填充消音材料,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与保温隔音板四角连接位置设有第一安装配件,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邻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上部和下部通过第二安装配件连接,相邻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中部通过钢筋浆锚连接。具体的,所述消音材料为消音棉。具体的,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的四角位置均开有第一内螺纹孔,所述保温隔音板的四角位置设有与第一螺纹孔相匹配的贯穿螺纹孔,所述第一安装配件为螺栓,所述螺栓贯穿所述贯穿螺纹孔并延伸至第一内螺纹孔内部进行螺纹连接。具体的,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内部靠近第一端面的一侧中部预埋有若干纵向均匀分布的第一钢筋,所述第一钢筋的一端贯穿第一端面设置,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内部靠近靠近第二端面的一侧中部预埋有若干纵向均匀分布的全灌浆套筒和第二钢筋,所述第二钢筋预的一端预埋在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内部,另一端预埋入全灌浆套筒内部,所述全灌浆套筒的一端贯穿第二端面设置,所述全灌浆套筒上设有出浆孔和灌浆孔,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远离保温隔音板一面开有与全灌浆套筒上出浆孔和灌浆孔相匹配的通孔,相邻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中部通过填充灌浆料进行浆锚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端面的上部和下部固接有第二安装配件,所述第二端面的上部和下部均开有与第二安装配件相匹配的的卡槽,所述第二安装配件为卡块,相邻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上部和下部通过卡扣连接。具体的,所述卡块与卡槽相连接的一面设有粘贴层,所述卡块通过粘贴层与卡槽胶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保温隔音板固接有榫头以及装配式混凝土墙板设置榫槽,通过榫接的连接方式将保温隔音板与装配式混凝土墙板进行连接,且配合第一安装配件,能够使保温隔音板与装配式混凝土墙板之间稳定连接,使保温隔音板与装配式混凝土墙板之间不易脱落,提高了墙体本体的实用性;通过在榫头内部填充消音材料,能够在保温隔音板本身自带的保温隔音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阻断声音与温度的传播,有效保温隔音及节能,提高舒适性;通过在相邻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的装配式混凝土墙板通过第二安装配件以及钢筋浆锚连接,能够提高施工现场装配相邻混凝土墙板的结构稳定性,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实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墙体本体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第一端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第二端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装配式混凝土墙板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保温隔音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1、保温隔音板2、螺栓3、卡槽4、全灌浆套筒5、通孔6、榫槽7、钢筋骨架8、卡块9、第一钢筋10、第二钢筋11、第一内螺纹孔12、贯穿螺纹孔13、榫头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附图1,绿色装配式节能板墙体系统,包括墙体本体,所述墙体本体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墙板1和保温隔音板2,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1内部预埋钢筋骨架8,所述保温隔音板2与装配式混凝土墙板1相连接的一面固接有若干榫头14,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1与保温隔音板2相连接的一面设有若干与榫头14相匹配的榫槽7,所述榫头14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榫头14内部填充消音材料,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1与保温隔音板2四角连接位置设有第一安装配件,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1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邻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1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上部和下部通过第二安装配件连接,相邻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1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中部通过钢筋浆锚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保温隔音板2固接有榫头14以及装配式混凝土墙板1设置榫槽7,通过榫接的连接方式将保温隔音板2与装配式混凝土墙板1进行连接,且配合第一安装配件,能够使保温隔音板2与装配式混凝土墙板1之间稳定连接,使保温隔音板2与装配式混凝土墙板1之间不易脱落,提高了墙体本体的实用性;通过在榫头14内部填充消音材料,能够在保温隔音板2本身自带的保温隔音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阻断声音与温度的传播,有效保温隔音及节能,提高舒适性;通过在相邻装配式混凝土墙板1的装配式混凝土墙板1通过第二安装配件以及钢筋浆锚连接,能够提高施工现场装配相邻混凝土墙板的结构稳定性,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实用性高。具体的,所述消音材料为消音棉,能够有效阻隔与吸收声音与温度,有效保温隔音及节能,提高舒适性。具体的,参考附图6,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1的四角位置均开有第一内螺纹孔12,所述保温隔音板2的四角位置设有与第一螺纹孔相匹配的贯穿螺纹孔13,所述第一安装配件为螺栓3,所述螺栓3贯穿所述贯穿螺纹孔13并延伸至第一内螺纹孔12内部进行螺纹连接,用过螺栓3紧固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墙板1与保温隔音板2,能够在装配式混凝土墙板1与保温隔音板2榫接的基础上,提高装配式混凝土墙板1与保温隔音板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实用性高。具体的,参考附图2-5,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1内部靠近第一端面的一侧中部预埋有若干纵向均匀分布的第一钢筋10,所述第一钢筋10的一端贯穿第一端面设置,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1内部靠近靠近第二端面的一侧中部预埋有若干纵向均匀分布的全灌浆套筒5和第二钢筋11,所述第二钢筋11预的一端预埋在装配式混凝土墙板1内部,另一端预埋入全灌浆套筒5内部,所述全灌浆套筒5的一端贯穿第二端面设置,所述全灌浆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绿色装配式节能板墙体系统,包括墙体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本体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和保温隔音板,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内部预埋钢筋骨架,所述保温隔音板与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相连接的一面固接有若干榫头,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与保温隔音板相连接的一面设有若干与榫头相匹配的榫槽,所述榫头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榫头内部填充消音材料,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与保温隔音板四角连接位置设有第一安装配件,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邻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上部和下部通过第二安装配件连接,相邻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中部通过钢筋浆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绿色装配式节能板墙体系统,包括墙体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本体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和保温隔音板,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内部预埋钢筋骨架,所述保温隔音板与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相连接的一面固接有若干榫头,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与保温隔音板相连接的一面设有若干与榫头相匹配的榫槽,所述榫头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榫头内部填充消音材料,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与保温隔音板四角连接位置设有第一安装配件,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邻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上部和下部通过第二安装配件连接,相邻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中部通过钢筋浆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装配式节能板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材料为消音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装配式节能板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的四角位置均开有第一内螺纹孔,所述保温隔音板的四角位置设有与第一螺纹孔相匹配的贯穿螺纹孔,所述第一安装配件为螺栓,所述螺栓贯穿所述贯穿螺纹孔并延伸至第一内螺纹孔内部进行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文友郑君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航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