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堵结构及利用其封堵中板预留孔洞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8312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封堵结构,由第一、第二双拼工字钢、螺栓、第一、第二钢板垫片、第一、第二螺母,竹胶板等结构构成,通过向第二双拼工字钢的间隙浇筑混凝土,可以对预留孔进行封堵,使得孔洞封堵作业能和底板站后单位施工作业同步进行,保证了地铁施工的整体进度和施工工期;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封堵结构封堵中板预留孔洞的施工方法,包括通过受力验算选取封堵结构的施工参数,搭设封堵结构,利用所述封堵结构封堵中板预留孔洞;通过封堵结构的材料选型,封堵结构的施工参数和模板的参数,三者相互配合取值,优化出符合施工要求的封堵结构;采用分层浇筑混凝土封堵预留孔洞,保证混凝土整体性和密实性,并注重封堵后混凝土的养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堵结构及利用其封堵中板预留孔洞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建设
,适合底板站后多种工种同时施工,具体指一种封堵结构及利用其封堵中板预留孔洞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地铁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的轨道交通。列车在全封闭的线路上运行,位于中心城区的线路基本设在地下隧道内,中心城区以外的线路一般设在高架桥或地面上,地铁是涵盖了城市地区各种地下与地上的路权专有、高密度、高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现有技术中,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的方式通常都是从底板向上搭设满堂式脚手架,但是搭设满堂式脚手架会占用底板大量的空间,会直接影响底板站后单位施工作业(例如:铺轨、接触网和电缆敷设等),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作业不能和底板站后单位施工作业同步进行,进而会耽误地铁施工的整体进度,无法保证施工工期,所以我们提出一种封堵结构及利用其封堵中板预留孔洞的施工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封堵结构,所述封堵结构直接搭设在中板预留孔洞上,解决了因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未封堵导致底板站后单位施工作业无法同步进行的问题,并且该封堵结构经济节约,操作方便,稳定性强,拆卸工作量小,使用灵活,安全可靠性高。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封堵结构封堵中板预留孔洞的施工方法,通过公式对所述封堵结构的施工参数进行计算取值,其中中板,模板的参数和封堵结构材料选型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预设,然后根据公式验算结果进行封堵结构的施工参数的选择;封堵结构的材料选型,封堵结构的施工参数和模板的参数,三者相互配合取值,优化出符合施工要求的封堵结构,既节约施工成本又能满足施工安全要求。本专利技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加以实现:一种封堵结构,包括设置有预留孔2的中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双拼工字钢5,两个第一双拼工字钢5分别位于预留孔2的两侧,所述第一双拼工字钢5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第二双拼工字钢6,所述中板1的下方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双拼槽钢3,所述双拼槽钢3与第一双拼工字钢5相平行,所述第二双拼工字钢6的顶部和底部及双拼槽钢3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钢筋20,所述第二双拼工字钢6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螺栓4,所述螺栓4的底端贯穿双拼槽钢3并延伸至双拼槽钢3的下方,所述螺栓4的外壁上分别套设有第一钢板垫片10和第二钢板垫片18,所述第一钢板垫片10和第二钢板垫片18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双拼槽钢3的底部和第二双拼工字钢6的顶部相接触,所述螺栓4的外壁上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母19,所述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母19相互靠近一侧分别与第一钢板垫片10的底部和第二钢板垫片18的顶部相接触,所述螺栓4位于预留孔2内,多个双拼槽钢3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方木8,多个方木8的顶部设置有同一个模板7,所述模板7的顶部与中板1的底部相接触,所述模板7的尺寸大于预留孔2的尺寸,所述螺栓4的顶端贯穿模板7并延伸至模板7的上方。而且,所述第一钢板垫片10和第二钢板垫片18的厚度均为10mm。而且,所述模板7为竹胶板。而且,所述第一双拼工字钢5的顶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的顶部焊接有L型板13,所述L型板13的底部焊接有导杆14,所述导杆14的外壁上滑动套设有支撑板16,所述导杆14的外壁上套设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位于L型板13和支撑板(16)之间,两个支撑板16的底部焊接有同一个U型板9,所述U型板9位于第二双拼工字钢6的下方,所述U型板9的底部与中板1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导杆14的底部焊接有限位板21,所述限位板21位于支撑板16的下方。而且,所述U型板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垫17,所述橡胶垫17的底部与中板1的顶部相接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利用所述的封堵结构封堵中板预留孔洞的施工方法,包括通过受力验算选取封堵结构的施工参数,搭设封堵结构,利用所述封堵结构封堵中板预留孔洞;所述施工参数包括吊模组成材料选取和封堵结构架设参数;所述通过受力验算选取封堵结构的施工参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公式(1)-(5)对所述封堵结构的施工参数进行计算取值,其中中板,模板的参数和封堵结构材料选型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预设,然后根据公式(1)-(5)的验算结果进行封堵结构的施工参数的选择;封堵结构的材料选型,封堵结构的施工参数和模板的参数,三者相互配合取值,直到优化出符合施工要求的取值即可搭设封堵结构;(1)荷载组合值按下式计算:Q=(H×M+m+q1+q2)×a1式中:Q-板恒载值(KN/m2)H-中板厚度(m)M-钢筋混凝土自重(KN/m2)m-模板自重(KN/m2)q1-板钢筋荷载(KN/m2)q2-槽钢自重(KN/m2)a1-永久荷载分项系数F=Q+(N+n)×a2式中:F-板荷载组合值(KN/m2)Q-板恒载值(KN/m2)N-施工匀布荷载标准值(KN/m2)n-砼振捣对水平模板荷载标准值(KN/m2)a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2)模板抗弯强度和挠度按下式计算:Mmax=Km1×Q×L2+Km2×D×L2式中:Mmax-最大弯矩(KN·m)Km1-弯矩系数1Km2-弯矩系数2Q-板恒载值(KN/m2)D-竖向动荷载(KN/m2)L-内楞间距(m)Wx=b×h2/6式中:Wx-抵抗矩(mm3)b-中板预留孔度跨度(mm)h-竹胶板厚度(mm)σ=Mmax/Wx式中:σ-抗弯强度(N/mm2)Mmax-最大弯矩(KN·m)Wx-抵抗矩(mm3)ω=(Kw1×Q+Kw2×D)×r1/(100×E×I)式中:ω-挠度(mm)Kw1-挠度系数1Kw2-挠度系数2Q-板恒载值(KN/m2)D-竖向动荷载(KN/m2)r1-取值系数(取值范围为0.15-0.35)E-弹性模量(N/mm2)I-截面惯性矩(mm4)通过计算验证施工所选模板厚度和跨度是否满足建筑施工模板技术规范的要求;(3)板托架抗弯强度和挠度按下式计算:A:上层方木抗弯强度和挠度按下式计算:Mmax=Km1×Q×r2+Km2×D×r2式中:Mmax-最大弯矩(KN·m)Km1-弯矩系数1Km2-弯矩系数2Q-板恒载值(KN/m2)D-竖向动荷载(KN/m2)r2-取值系数(取值范围0.5-1.5)Wx=b×h2/6式中:Wx-抵抗矩(mm3)b-方木间的距离(mm)h-方木高(mm)σ=Mmax/Wx式中:σ-抗弯强度(N/mm2)Mmax-最大弯矩(KN·m)Wx-抵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堵结构,包括设置有预留孔(2)的中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双拼工字钢(5),两个第一双拼工字钢(5)分别位于预留孔(2)的两侧,所述第一双拼工字钢(5)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第二双拼工字钢(6),所述中板(1)的下方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双拼槽钢(3),所述双拼槽钢(3)与第一双拼工字钢(5)相平行,所述第二双拼工字钢(6)的顶部和底部及双拼槽钢(3)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钢筋(20),所述第二双拼工字钢(6)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螺栓(4),所述螺栓(4)的底端贯穿双拼槽钢(3)并延伸至双拼槽钢(3)的下方,所述螺栓(4)的外壁上分别套设有第一钢板垫片(10)和第二钢板垫片(18),所述第一钢板垫片(10)和第二钢板垫片(18)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双拼槽钢(3)的底部和第二双拼工字钢(6)的顶部相接触,所述螺栓(4)的外壁上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母(19),所述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母(19)相互靠近一侧分别与第一钢板垫片(10)的底部和第二钢板垫片(18)的顶部相接触,所述螺栓(4)位于预留孔(2)内,多个双拼槽钢(3)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方木(8),多个方木(8)的顶部设置有同一个模板(7),所述模板(7)的顶部与中板(1)的底部相接触,所述模板(7)的尺寸大于预留孔(2)的尺寸,所述螺栓(4)的顶端贯穿模板(7)并延伸至模板(7)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堵结构,包括设置有预留孔(2)的中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双拼工字钢(5),两个第一双拼工字钢(5)分别位于预留孔(2)的两侧,所述第一双拼工字钢(5)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第二双拼工字钢(6),所述中板(1)的下方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双拼槽钢(3),所述双拼槽钢(3)与第一双拼工字钢(5)相平行,所述第二双拼工字钢(6)的顶部和底部及双拼槽钢(3)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钢筋(20),所述第二双拼工字钢(6)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螺栓(4),所述螺栓(4)的底端贯穿双拼槽钢(3)并延伸至双拼槽钢(3)的下方,所述螺栓(4)的外壁上分别套设有第一钢板垫片(10)和第二钢板垫片(18),所述第一钢板垫片(10)和第二钢板垫片(18)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双拼槽钢(3)的底部和第二双拼工字钢(6)的顶部相接触,所述螺栓(4)的外壁上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母(19),所述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母(19)相互靠近一侧分别与第一钢板垫片(10)的底部和第二钢板垫片(18)的顶部相接触,所述螺栓(4)位于预留孔(2)内,多个双拼槽钢(3)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方木(8),多个方木(8)的顶部设置有同一个模板(7),所述模板(7)的顶部与中板(1)的底部相接触,所述模板(7)的尺寸大于预留孔(2)的尺寸,所述螺栓(4)的顶端贯穿模板(7)并延伸至模板(7)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垫片(10)和第二钢板垫片(18)的厚度均为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7)为竹胶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拼工字钢(5)的顶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的顶部焊接有L型板(13),所述L型板(13)的底部焊接有导杆(14),所述导杆(14)的外壁上滑动套设有支撑板(16),所述导杆(14)的外壁上套设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位于L型板(13)和支撑板(16)之间,两个支撑板(16)的底部焊接有同一个U型板(9),所述U型板(9)位于第二双拼工字钢(6)的下方,所述U型板(9)的底部与中板(1)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导杆(14)的底部焊接有限位板(21),所述限位板(21)位于支撑板(16)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垫(17),所述橡胶垫(17)的底部与中板(1)的顶部相接触。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5所述任一项的封堵结构封堵中板预留孔洞的施工方法,包括通过受力验算选取封堵结构的施工参数,搭设封堵结构,利用所述封堵结构封堵中板预留孔洞,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工参数包括吊模组成材料选取和封堵结构架设参数;所述通过受力验算选取封堵结构的施工参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公式(1)-(5)对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封堵结构的施工参数进行计算取值,其中中板,模板的参数和封堵结构材料选型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预设,然后根据公式(1)-(5)的验算结果进行封堵结构的施工参数的选择;封堵结构的材料选型,封堵结构的施工参数和模板的参数,三者相互配合取值,直到优化出符合施工要求的取值即可搭设封堵结构;
(1)荷载组合值按下式计算:
Q=(H×M+m+q1+q2)×a1
式中:Q-板恒载值(KN/m2)
H-中板厚度(m)
M-钢筋混凝土自重(KN/m2)
m-模板自重(KN/m2)
q1-板钢筋荷载(KN/m2)
q2-槽钢自重(KN/m2)
a1-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F=Q+(N+n)×a2
式中:F-板荷载组合值(KN/m2)
Q-板恒载值(KN/m2)
N-施工匀布荷载标准值(KN/m2)
n-砼振捣对水平模板荷载标准值(KN/m2)
a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2)模板抗弯强度和挠度按下式计算:
Mmax=Km1×Q×L2+Km2×D×L2
式中:Mmax-最大弯矩(KN·m)
Km1—弯矩系数1
Km2-弯矩系数2
Q-板恒载值(KN/m2)
D-竖向动荷载(KN/m2)
L-内楞间距(m)
Wx=b×h2/6
式中:Wx-抵抗矩(mm3)
b-中板预留孔度跨度(mm)
h-竹胶板厚度(mm)
σ=Mmax/Wx
式中:σ-抗弯强度(N/mm2)
Mmax-最大弯矩(KN·m)
Wx-抵抗矩(mm3)
ω=(Kw1×Q+Kw2×D)×r1/(100×E×I)
式中:ω-挠度(mm)
Kw1-挠度系数1
Kw2-挠度系数2
Q-板恒载值(KN/m2)
D-竖向动荷载(K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广义徐鹏安刚孙宇芦秀芬陈云飞李振兵曹金波刘佳兴林操冯双龙于涣熙赵猛徐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