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板式挡土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8310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预制板式挡土墙,由预制墙体底板作为基础,其上靠近土体一侧布置挡土板;挡土板之间使用隔板进行支护和固定,隔板之间布置有碎石废料,挡土板与土之间布置吸水板,挡土板上还布置有集水孔,水分可通过收集后通过碎石废料过滤点杂质,通过砌块上的流水通道进行收集,节约水资源;底板和底板之间布置有底板连接件,挡土板和挡土板之间通过T型连接件进行连接;所述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与结构之间连接稳定,安装便捷,能够将支护与排水功能相结合,有利于板式挡土墙的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板式挡土墙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挡土墙,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板式挡土墙。
技术介绍
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重力式挡土墙是一种常用的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以挡土墙自身重力来维持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目前的重力式挡土墙包括基底和墙体,基底坐落在地基上,墙体与基底相连,填土位于墙体一侧,墙体与基底的连接部强度较弱,在土压力的作用下,墙体被推动向一侧,挡土墙容易发生断裂,墙体容易造成倒塌。挡土墙有多种结构,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通常是利用挡土墙自身重力来维持挡土墙在压力作用下的稳定。但是,这种方式的挡土墙,其与地面和土体的接触面积小,支承强度不高,支承可靠性较低,有的还会破坏周围的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预制板式挡土墙,该挡土墙整体性好、构造简单、连接方便、排水性能便捷、安全可靠,能够有效地解决环境安全问题,保护周围土体。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制板式挡土墙,由若干个墙体单元拼装而成,所述的墙体单元包括预制墙体底板、挡土板、隔板和盖板,所述的预制墙体底板位于底部,其上布置挡土板、隔板和盖板;所述的预制墙体底板包括有预留矩型砌块;所述的预制墙体底板上表面布置有一个挡板槽和三个均匀设置的隔板槽,在与相邻预制墙体底板相连接的两侧布置连接槽,在土体上方位置布置预留桩孔,在预留桩孔内布置稳固桩;所述的预留矩型砌块内侧布置有与预制墙体底板上表面的三个隔板槽位置相对应的三个隔板槽;所述的预留矩型砌块底部和外侧的预制墙体底板上表面布置有流水通道;所述的预留矩型砌块两端底部布置有矩型孔,与预制墙体底板两端的连接槽形成L型通孔,相邻的两个预制墙体底板布置好后,两个L型通孔相对接形成一个与所述的底板连接件相契合的通孔,相邻的预制墙体底板之间通过底板连接件连接固定;所述的挡土板为凸状,短端方向下契合布置在所述的预制墙体底板上的挡板槽内;所述的挡土板背离土体一侧表面布置有与预制墙体底板上表面的三个隔板槽位置相对应的三个隔板槽;所述的挡土板上还均匀的布置三排四列的集水孔,所述的挡土板两端布置有T型槽,与相邻的挡土板上的T型槽相对应构成一个T型槽,相邻的挡土板上的T型槽对应构成一个T型槽,左右挡土板之间通过T型连接件连接;所述的隔板布置在预制墙体底板、预留矩型砌块、挡土板的隔板槽内,且与三者表面的隔板槽相契合;所述的盖板布置在预制墙体底板上的预留矩型砌块和挡土板上方。所述的预制墙体底板、挡土板、隔板均为预制钢混结构。所述的隔板之间填充碎石废料。所述的吸水板布置在挡土板和土体之间。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预制板式挡土墙,由预制墙体底板作为基础,其上靠近土体一侧布置挡土板;挡土板之间使用隔板进行支护和固定,隔板之间布置有碎石废料,挡土板与土之间布置吸水板,挡土板上还布置有集水孔,水分可通过收集后通过碎石废料过滤点杂质,通过砌块上的流水通道进行收集,节约水资源;底板和底板之间布置有底板连接件,挡土板和挡土板之间通过T型连接件进行连接;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结构与结构之间连接稳定,安装便捷,能够将支护与排水功能相结合,构造简单、整体性好、安全可靠,能够有效的解决环境安全问题及排水问题、施工困难、安全稳定性不高等问题,且排水方法方便,不需要另外预留孔道,大大提高了绿化效果和施工效率。有利于板式挡土墙的发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预制板式挡土墙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预制板式挡土墙结构拼接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预制板式挡土墙结构左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预制板式挡土墙结构右侧正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预制板式挡土墙结构俯视图;图6为相邻挡土墙连接结构俯视图;图7为预制墙体底板(1)俯视图;图8为挡土板(2)侧视图;图9为底板连接件(5)三维示意图。图中:1为预制墙体底板、1-1为预留矩型砌块、2为挡土板、3为隔板、4为盖板、5为底板连接件、6为T型连接件、7为挡板槽、8为隔板槽、9为连接槽、10为矩型孔、11为流水通道、12为T型槽、13为集水孔、14为稳固桩、15为预留桩孔、16为自攻螺钉、17为碎石废料、18为吸水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预制板式挡土墙,由若干个墙体单元拼装而成,所述的墙体单元包括预制墙体底板1、挡土板2、隔板3和盖板4,所述的预制墙体底板1位于底部,其上布置挡土板2、隔板3和盖板4,并拼接组成整个挡土墙。如图7所示,所述的预制墙体底板1为预制结构,所述的预制墙体底板1包括有预留矩型砌块1-1,所述的预制墙体底板1上表面布置有一个挡板槽7和三个均匀设置的隔板槽8,在与相邻预制墙体底板1相连接的两侧布置连接槽9,在土体上方位置布置预留桩孔15,在预留桩孔15内布置稳固桩14进一步增强整体稳定性;所述的预留矩型砌块1-1与预制墙体底板1为一体结构;所述的预留矩型砌块1-1内侧布置有与预制墙体底板1上表面的三个隔板槽8位置相对应的三个隔板槽8;所述的预留矩型砌块1-1底部和外侧的预制墙体底板1上表面布置有流水通道11;所述的预留矩型砌块1-1两端底部布置有矩型孔10,与预制墙体底板1两端的连接槽9形成L型通孔,相邻的两个预制墙体底板1布置好后,两个L型通孔相对接形成一个与所述的底板连接件5相契合的通孔,相邻的预制墙体底板1之间通过如图9所示的底板连接件5连接固定。如图8所示,所述的挡土板2为凸状,短端方向下契合布置在所述的预制墙体底板1上的挡板槽7内;所述的挡土板2背离土体一侧表面布置有与预制墙体底板1上表面的三个隔板槽位置相对应的三个隔板槽;所述的挡土板2上还均匀的布置三排四列的集水孔13,水分通过集水孔13的收集和碎石废料17的过滤通过预留矩型砌块1-1底部的流水通道11进行排放。所述的挡土板2两端布置有T型槽12,相邻的挡土板2上的T型槽12对应构成一个T型槽,尺寸契合于所述的T型连接件6,左右挡土板2之间通过T型连接件6连接;所述的隔板3布置在预制墙体底板1、预留矩型砌块1-1、挡土板2的隔板槽8内,且与三者表面的隔板槽8相契合;所述的盖板4布置在预制墙体底板1上的预留矩型砌块1-1和挡土板2上方,使用自攻螺钉16进行固定。所述的预制墙体底板1、挡土板2、隔板3均为预制钢混结构,使结构整体稳定性得到保证。所述的隔板3起到支护的作用,且隔板之间填充碎石废料17,节约成本的同时为排水提供方便。所述的吸水板18布置在挡土板2和土体之间,能够将土体中的水分充分收集和排放。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板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由若干个墙体单元拼装而成,所述的墙体单元包括预制墙体底板(1)、挡土板(2)、隔板(3)和盖板(4),所述的预制墙体底板(1)位于底部,其上布置挡土板(2)、隔板(3)和盖板(4);所述的预制墙体底板(1)包括有预留矩型砌块(1-1);所述的预制墙体底板(1)上表面布置有一个挡板槽(7)和三个均匀设置的隔板槽(8),在与相邻预制墙体底板(1)相连接的两侧布置连接槽(9),在土体上方位置布置预留桩孔(15),在预留桩孔(15)内布置稳固桩(14);所述的预留矩型砌块(1-1)内侧布置有与预制墙体底板(1)上表面的三个隔板槽位置相对应的三个隔板槽;所述的预留矩型砌块(1-1)底部和外侧的预制墙体底板(1)上表面布置有流水通道(11);所述的预留矩型砌块(1-1)两端底部布置有矩型孔(10),与预制墙体底板(1)两端的连接槽(9)形成L型通孔,相邻的两个预制墙体底板(1)布置好后,两个L型通孔相对接形成一个与所述的底板连接件(5)相契合的通孔,相邻的预制墙体底板(1)之间通过底板连接件(5)连接固定;所述的挡土板(2)为凸状,短端方向下契合布置在所述的预制墙体底板(1)上的挡板槽(7)内;所述的挡土板(2)背离土体一侧表面布置有与预制墙体底板(1)上表面的三个隔板槽位置相对应的三个隔板槽;所述的挡土板(2)上均匀的布置三排四列的集水孔(13),所述的挡土板(2)两端布置有T型槽(12),相邻的挡土板(2)上的T型槽(12)对应构成一个T型槽,左右挡土板(2)之间通过T型连接件(6)连接;所述的隔板(3)布置在预制墙体底板(1)、预留矩型砌块(1-1)、挡土板(2)的隔板槽(8)内,且与三者表面的隔板槽(8)相契合;所述的盖板(4)布置在预制墙体底板(1)上的预留矩型砌块(1-1)和挡土板(2)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板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由若干个墙体单元拼装而成,所述的墙体单元包括预制墙体底板(1)、挡土板(2)、隔板(3)和盖板(4),所述的预制墙体底板(1)位于底部,其上布置挡土板(2)、隔板(3)和盖板(4);所述的预制墙体底板(1)包括有预留矩型砌块(1-1);所述的预制墙体底板(1)上表面布置有一个挡板槽(7)和三个均匀设置的隔板槽(8),在与相邻预制墙体底板(1)相连接的两侧布置连接槽(9),在土体上方位置布置预留桩孔(15),在预留桩孔(15)内布置稳固桩(14);所述的预留矩型砌块(1-1)内侧布置有与预制墙体底板(1)上表面的三个隔板槽位置相对应的三个隔板槽;所述的预留矩型砌块(1-1)底部和外侧的预制墙体底板(1)上表面布置有流水通道(11);所述的预留矩型砌块(1-1)两端底部布置有矩型孔(10),与预制墙体底板(1)两端的连接槽(9)形成L型通孔,相邻的两个预制墙体底板(1)布置好后,两个L型通孔相对接形成一个与所述的底板连接件(5)相契合的通孔,相邻的预制墙体底板(1)之间通过底板连接件(5)连接固定;所述的挡土板(2)为凸状,短端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胡博夫吴献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促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