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812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包括如下组分:吡啶硫酮锌10~20份、表面活性剂2~5份、分散剂1~3份、乳化剂0.5~3份、消泡剂5~7份和乙醇40~5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的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制备步骤如下:制备吡啶硫酮锌粉体;在吡啶硫酮锌粉体中添加乙醇,制备吡啶硫酮锌溶液;在搅拌加热的条件下向吡啶硫酮锌溶液依次加入表面活性剂、分散剂、乳化剂和消泡剂,以制得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抗菌防霉剂的组成,利用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有效降低抗菌防霉剂的粒径,避免添加在油墨中时会导致油墨颗粒过大而影响使用,还改进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的制备方法,有效提升了抗菌防霉剂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添加剂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油墨使用中,由于霉菌的侵蚀,容易使得油墨发生霉变而滋生细菌,现有技术中通常添加抗菌防霉剂进行处理,而现有的抗菌防霉剂通常采用有机物制造,导致油墨中会产生较大的颗粒,影响油墨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有较大颗粒的问题,提出一种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包括如下组分:吡啶硫酮锌10~20份、表面活性剂2~5份、分散剂1~3份、乳化剂0.5~3份、消泡剂5~7份和乙醇40~50份。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4,6-二氯-2-正己氨基-1,3,5-均三嗪、2-正己氨基-4-(2-磺基乙基)-氨基-6-氯-1,3,5均三嗪、2-正己氨基-4-(2-磺基乙基)-氨基-6-(苯并咪唑基)-氨基-1,3,5均三嗪、N-月桂酰基氨酸钠、N-月桂酰基肌氨酸钠和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分散剂包括聚丙烯酸盐、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烷基萘磺酸盐和甲酚磺酸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乳化剂包括苯甲吡唑酯、脂肪醇硫酸钠、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消泡剂采用聚酯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硅氧烷、聚酰硅氧烷共聚物和硅氧化聚醚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所述的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制备步骤如下:制备吡啶硫酮锌粉体;在吡啶硫酮锌粉体中添加乙醇,制备吡啶硫酮锌溶液;在搅拌加热的条件下向吡啶硫酮锌溶液依次加入表面活性剂、分散剂、乳化剂和消泡剂,以制得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其中,所述制备吡啶硫酮锌粉体的步骤如下:在纯净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制得表面活性剂溶液;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相同浓度的硫酸锌溶液和吡啶硫酮钠溶液,并搅拌加热,使得反应温度恒定;待反应完成后,自然降温,并经过滤、洗涤、干燥和粉碎后制得吡啶硫酮锌粉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抗菌防霉剂的组成,利用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有效降低抗菌防霉剂的粒径,避免添加在油墨中时会导致油墨颗粒过大而影响使用,还改进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的制备方法,对吡啶硫酮锌的制备进行改进,使得抗菌防霉剂的白度能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辅助性降低抗菌防霉剂的粒径,有效提升了抗菌防霉剂的适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的吡啶硫酮锌粉末的工艺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例1的吡啶硫酮锌粉末的工艺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例1的工艺流程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例2的吡啶硫酮锌粉末的工艺流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例2的工艺流程结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例3的吡啶硫酮锌粉末的工艺流程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例3的工艺流程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至图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所述的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制备步骤如下:S101制备吡啶硫酮锌粉体;S102在吡啶硫酮锌粉体中添加乙醇,制备吡啶硫酮锌溶液;S103在搅拌加热的条件下向吡啶硫酮锌溶液依次加入表面活性剂、分散剂、乳化剂和消泡剂,以制得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其中,所述制备吡啶硫酮锌粉体的步骤如下:S201在纯净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制得含量在0.01mol/L的表面活性剂溶液;S202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相同浓度,且范围在1~3mol/L的硫酸锌溶液和吡啶硫酮钠溶液,并搅拌20~40分钟,使得反应温度恒定在80~90℃;S203待反应完成后,自然降温,并经过滤、洗涤、干燥和粉碎后制得粒径在0.3μm以下的吡啶硫酮锌粉体。具体实施例1:S401S301在纯净水中加入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以制备含有0.01mol/L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溶液;S302在制备的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溶液中加入1mol/L的硫酸锌和1mol/L的吡啶硫酮钠,使得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硫酸锌:吡啶硫酮钠的摩尔比为1:5:10,以得到混合溶液;将得到的混合溶液控制在90℃的反应温度条件下搅拌30min,然后自然冷却,得到产物晶体;S303将产物晶体经过滤、洗涤、干燥、粉碎后得到吡啶硫酮锌粉体;S402向制得的吡啶硫酮锌粉体10份中添加40份乙醇溶剂,以得到混合溶剂;S403在搅拌并加热至40℃的条件下向混合溶剂中依次投入2份N-月桂酰基氨酸钠、1份聚丙烯酸盐、0.5份苯甲吡唑酯和5份聚酯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制得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具体实施例2:S601S501在纯净水中加入N-月桂酰基肌氨酸钠,以制备含有0.01mol/LN-月桂酰基肌氨酸钠溶液;S502在制备的N-月桂酰基肌氨酸钠溶液中加入2mol/L的硫酸锌和2mol/L的吡啶硫酮钠,使得N-月桂酰基肌氨酸钠:硫酸锌:吡啶硫酮钠的摩尔比为1:6:12,以得到混合溶液;将得到的混合溶液控制在90℃的反应温度条件下搅拌40min,然后自然冷却,得到产物晶体;S503将产物晶体经过滤、洗涤、干燥、粉碎后得到吡啶硫酮锌粉体;S602向制得的吡啶硫酮锌粉体15份中添加45份乙醇溶剂,以得到混合溶剂;S603在搅拌并加热至50℃的条件下向混合溶剂中依次投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吡啶硫酮锌10~20份、表面活性剂2~5份、分散剂1~3份、乳化剂0.5~3份、消泡剂5~7份和乙醇40~5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吡啶硫酮锌10~20份、表面活性剂2~5份、分散剂1~3份、乳化剂0.5~3份、消泡剂5~7份和乙醇40~5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4,6-二氯-2-正己氨基-1,3,5-均三嗪、2-正己氨基-4-(2-磺基乙基)-氨基-6-氯-1,3,5均三嗪、2-正己氨基-4-(2-磺基乙基)-氨基-6-(苯并咪唑基)-氨基-1,3,5均三嗪、N-月桂酰基氨酸钠、N-月桂酰基肌氨酸钠和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包括聚丙烯酸盐、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烷基萘磺酸盐和甲酚磺酸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专用抗菌防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包括苯甲吡唑酯、脂肪醇硫酸钠、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维峰郑晓平于海阔李佼佼韦海翔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天诗蓝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