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提供垂直向下均匀气流的生物安全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8019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二级生物安全柜技术领域的可提供垂直向下均匀气流的生物安全柜,包括安全柜本体,所述安全柜本体的内腔中至下而上布置有操作舱、二次均流器、高效空气过滤器、下降气流静压箱、位于下降气流静压箱内的预均流器以及排风高效空气过滤器,所述预均流器与高效空气过滤器之间留有获取均质后流经高效空气过滤器的a空间,所述高效空气过滤器下游侧与二次均流器之间留有用于对下降气流再次均质处理的b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物安全柜的垂直下降气流过滤器静压箱增加一个均流器,该均流器位于过滤器上游,以达到过滤器上游气流预均质目的;气流透过过滤器后再作二次均质处理,以达到优化操作舱作业截面范围内气流均匀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提供垂直向下均匀气流的生物安全柜
本技术涉及二级生物安全柜
,特别是涉及可提供垂直向下均匀气流的生物安全柜。
技术介绍
Ⅱ级生物安全柜是微生物实验中人与微生物之间最前沿的隔离防护设备。它必须具备保护人员、实验样本、实验室环境的功能。生物安全柜的保护功能依赖气流围场内空气负压、空气过滤、均匀气流等手段实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领域是保护实验样本,保护手段是在操作舱内建立均匀气流流速的下降气流组织结构。现有技术中操作舱内的气流分成均匀气流、小区域均匀气流两种型式。均匀气流在气流下降过程各垂直截面不变的条件下容易实现。但考虑人员操作时的舒适度需要,就人机工程学原理而言,生物安全柜前部适当倾斜设计可以满足这种需要。前部倾斜设计的结果是操作舱内各垂直高度的截面不等,下降气流随过程不断扩散,由此气流均匀性就成为问题。下降气流是经过高效空气过滤器过滤后提供给作业样本保护的,气流的均匀性与样本保护能力强相关,现有技术中以每个测量点风速与测量点平均风速的偏差限值≤±0.08m/s为判定合格与否的依据。提高安全柜的样本保护能力,则以提高风速均匀性为基本手段。图8是现有技术的静压箱结构,可以看到风机与高效空气过滤器同在一个静压箱内的环境中,静压箱的目的是使箱内空气压力相等,以实现过滤器下游截面有均匀的气流,但实际上这种结构并不能达到目的,因为风机输出气流是向四周扩散,箱体内壁的气流压力最高,而风机下部气压最低,这就造成高效过滤器滤芯截面的风压不等,使得操作舱下降气流流速不均。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可提供垂直向下均匀气流的生物安全柜,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生物安全柜中的风机与高效空气过滤器同在一个静压箱内的环境中,静压箱的目的是使箱内空气压力相等,以实现过滤器下游截面有均匀的气流,但实际上这种结构并不能达到目的,因为风机输出气流是向四周扩散,箱体内壁的气流压力最高,而风机下部气压最低,这就造成高效过滤器滤芯截面的风压不等,使得操作舱下降气流流速不均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可提供垂直向下均匀气流的生物安全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可提供垂直向下均匀气流的生物安全柜,包括安全柜本体,所述安全柜本体的内腔中至下而上布置有操作舱、二次均流器、高效空气过滤器、下降气流静压箱、位于下降气流静压箱内的预均流器以及排风高效空气过滤器,所述预均流器与高效空气过滤器之间留有获取均质后流经高效空气过滤器的a空间,所述高效空气过滤器下游侧与二次均流器之间留有用于对下降气流再次均质处理的b空间。优选的,所述下降气流静压箱还包括位于预均流器中部上侧的风机、位于预均流器下方一侧的平台以及位于风机顶部一侧的导流圈,所述b空间位于预均流器与平台之间。优选的,所述预均流器为金属板材,且所述预均流器均匀布置有穿孔,且所述穿孔的总面积所占预均流器面积的百分比至少为30%。优选的,所述二次均流器为金属板材,且所述二次均流器均匀布置有穿孔,且所述穿孔的总面积所占二次均流器面积的百分比至少为30%。优选的,所述操作舱的空间高度至少为60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生物安全柜的垂直下降气流过滤器静压箱增加一个均流器,该均流器位于过滤器上游,以达到过滤器上游气流预均质目的;气流透过过滤器后再作二次均质处理,以达到优化操作舱作业截面范围内气流均匀要求;并且使操作舱内的下降气流流速均质,以期获得优越的样本保护功能,操作舱均匀的下降气流是防止实验样本免遭交叉污染的关键性保护措施;而且对微生物实验室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尤其是执行医疗器械GMP要求对植入人体的器械作阳性对照检验的场合、药物研究、检验、制造过程对样本需特殊污染控制的场合等。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下降气流静压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下降气流获得均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二次均流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图4中A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穿孔分布图;图7为本技术图1的侧向剖视图;图8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安全柜本体,2-操作舱,3-二次均流器,4-高效空气过滤器,5-下降气流静压箱,6-预均流器,7-排风高效空气过滤器,8-风机,9-平台,10-导流圈,11-穿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可提供垂直向下均匀气流的生物安全柜,包括安全柜本体1,所述安全柜本体1的内腔中至下而上布置有操作舱2、二次均流器3、高效空气过滤器4、下降气流静压箱5、位于下降气流静压箱5内的预均流器6以及排风高效空气过滤器7,所述预均流器6与高效空气过滤器4之间留有获取均质后流经高效空气过滤器4的a空间,所述高效空气过滤器4下游侧与二次均流器3之间留有用于对下降气流再次均质处理的b空间。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预均流器6与高效空气过滤器之间的a空间,该空间在正压条件下(100Pa±10Pa)获得均质后流经高效空气过滤器4;通过利用高效空气过滤器4下游侧与二次均流器3之间的b空间,该空间对下降气流再次均质处理,而后该气流用作保护实验样本,下降至操作舱2底部台面向上优选为300mm的截面高度气流平均流速与每一个测量点的偏差不大于±0.05m/s,通过在安全柜本体1内增加了一个预均流器6,预均流器6垂直上下分割高度空间,风机运行条件下,风机输出气流透过均流器6满布的微孔到达下部空间,安全柜本体1垂直下降气流高效空气过滤器4上游侧截面与预均流器之间有一个空间,在正压作用下该空间对流过的气流进行流速均质处理,然后流经高效空气过滤器4,并且高效空气过滤器4自身也有一定的均流能力,高效空气过滤器4下游侧位于操作舱2内顶部设计安装了二次均流器3,且两者之间设计了均流的空间。气流到达该处已串联完成三次流速均质处理,透过二次均流器的下降气流最终达到层流目的(层流定义:大量的、单向流动的微小气流漩涡的气流),需要说明的是,气流均质是通过空气动力学原理实现的,气流在均流器截面遇到流动阻力和该空间空气的静压力作用获得重新分布,重新分布就是均质的重要环节。但条件是均流板具有一定的静压力,需要解释的是,使操作舱内的下降气流流速均质,操作舱2均匀的下降气流是防止实验样本免遭交叉污染的关键性保护措施。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为,所述下降气流静压箱5还包括位于预均流器6中部上侧的风机8、位于预均流器6下方一侧的平台9以及位于风机8顶部一侧的导流圈10,所述a空间位于预均流器6与平台9之间;可以通过风机8为气流运转提供风力,并且通过留有的a空间,可以便于实现均质气流的输送。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可提供垂直向下均匀气流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柜本体(1),所述安全柜本体(1)的内腔中至下而上布置有操作舱(2)、二次均流器(3)、高效空气过滤器(4)、下降气流静压箱(5)、位于下降气流静压箱(5)内的预均流器(6)以及排风高效空气过滤器(7),所述预均流器(6)与高效空气过滤器(4)之间留有获取均质后流经高效空气过滤器(4)的a空间,所述高效空气过滤器(4)下游侧与二次均流器(3)之间留有用于对下降气流再次均质处理的b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提供垂直向下均匀气流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柜本体(1),所述安全柜本体(1)的内腔中至下而上布置有操作舱(2)、二次均流器(3)、高效空气过滤器(4)、下降气流静压箱(5)、位于下降气流静压箱(5)内的预均流器(6)以及排风高效空气过滤器(7),所述预均流器(6)与高效空气过滤器(4)之间留有获取均质后流经高效空气过滤器(4)的a空间,所述高效空气过滤器(4)下游侧与二次均流器(3)之间留有用于对下降气流再次均质处理的b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供垂直向下均匀气流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降气流静压箱(5)还包括位于预均流器(6)中部上侧的风机(8)、位于预均流器(6)下方一侧的平台(9)以及位于风机(8)顶部一侧的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维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瑞仰净化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