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倍力机构及一种举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7960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倍力机构,包括安装底板、动力源及托板,所述动力源与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托板固定。所述倍力机构可克服托盘与线体之间摩擦对托盘进行找正,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使用此倍力机构的举升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倍力机构及一种举升装置,可设置在自动组装或检测线体的两侧,通过在举升装置上设置由电机驱动的倍力机构,在电机和气缸的带动下,克服托盘与线体的摩擦力,实现堆拆垛操作,且不影响托盘输送节拍,使单位长度的线体得以容纳更多数量的物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倍力机构及一种举升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组装线体
,尤其是适用于堆拆垛的倍力机构及一种举升装置。
技术介绍
电表托盘的码垛需要将托盘先找正再举升,等待下一只托盘移动到正下方时再将其摞在下方的托盘上,举升模块再移动至工位最下方的托盘将所有托盘举升后摞到下一个托盘上,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码垛一定数量的托盘;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的托盘内是装满电表的,且随着托盘的叠加找正机构需要克服的摩擦力也在增加,影响举升模块的工作效果和使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可克服托盘与线体之间摩擦对托盘进行找正的倍力机构及使用此倍力机构的举升装置。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倍力机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倍力机构,包括安装底板、动力源及托板,所述动力源与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托板固定。进一步的,所述连杆包括主连杆和副连杆,所述主连杆一端与所述动力源固定,另一端通过主旋转轴与所述副连杆的一端固定,所述副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托板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主连杆及所述动力源与所述安装底板的顶面固定,所述主旋转轴穿过所述安装底板上的通孔,两端分别与所述主、副连杆固定,所述主旋转轴可在所述通孔内旋转。进一步的,所述托板一侧的一端与所述连杆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底板固定,并可绕固定点旋转。进一步的,所述托板一侧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安装底板固定,所述托板可绕与所述连接板的固定点旋转。为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举升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举升装置,包括升降驱动模块,还包括如前文所述的倍力机构,所述托板在所述动力源的带动下插入到托盘的插槽内,所述倍力机构在所述升降驱动模块的驱动下升降。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驱动模块包括升降机构和驱动模块,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有转轴的框架和同步带,所述转轴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轴之间通过所述同步带连接,所述安装底板与所述同步带的一侧固定,在所述同步带的作用下实现升降。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通过安装座与所述框架顶部横梁固定,另一端所述与安装底板上的导向套套装。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机和转杆,所述转杆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之间通过另一根同步带连接,所述转杆同时与所述升降机构的同步带连接,或驱动模块包括电机,电机输出轴的端部与升降机构的同步带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倍力模块为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升降驱动模块的两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倍力机构及一种举升装置,可设置在自动组装或检测线体的两侧,通过在举升装置上设置由电机驱动的倍力机构,在电机和气缸的带动下,克服托盘与线体的摩擦力,实现堆拆垛操作,且不影响托盘输送节拍,使单位长度的线体得以容纳更多数量的物料。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一种举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放置托盘)。图2:本专利技术一种举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无托盘)。图3:本专利技术一种倍力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一种倍力机构底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倍力机构1,安装底板1-1,主旋转轴1-2,托板1-3,光电开关1-4,承1-5,气缸支架1-6,气缸1-7,鱼眼轴承1-8,主连杆1-9,副连杆1-10,副旋转轴1-11,导向套1-12,升降驱动模块2,电机2-1,转杆2-2,第一同步带2-3,固定轴套2-4,托盘3,固定支撑板4,升降机构5,框架5-1,转轴5-2,导向杆5-3,第二同步带5-4,支撑块5-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本专利技术中,以电表自动组装线体上电表托盘的举升为例,介绍本专利技术要提供的一种倍力机构和应用此倍力机构的举升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适用于电表托盘堆拆垛用的举升装置,包括两侧对称设置的倍力机构1及位于两个倍力机构1之间的升降驱动模块2,升降驱动模块2稳定固定在固定支撑板4上。两侧倍力机构结构相同,以其中一侧结构为例,介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倍力机构的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倍力机构1包括安装底板1-1、动力源及托板1-3,在本实施例中,动力源采用气缸1-7,在实际应用中,可采用能实现类似动力驱动的任意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常见的电机、气缸、液压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其他驱动机构。L型的气缸支架1-6的横向底板与安装底板1-1的顶面固定,竖向侧板的外侧面上固定有U型结构的连接件(图中未标识),连接件的底边与气缸支架1-6的竖向侧板固定,气缸1-7的固定端插入到连接件两侧壁形成的插槽内,并通过螺栓与连接件固定,并可绕固定点旋转,从而气缸1-7通过连接件、气缸支架1-6与安装底板1-1的顶面固定。连接件与气缸支架1-6可一体成型,或通过螺钉/栓、铆接、焊接的方式固定,不做要求和限定。气缸1-7的自由端(输出轴)固定有可带动托板1-3运动从而使托板1-3插入托盘3插槽内的连杆,如图3所示,连杆包括主连杆1-9和副连杆1-10,主连杆1-9的一端通过鱼眼轴承1-8与气缸1-7的自由端固定,并可绕固定点旋转,主旋转轴1-2从上到下顺序穿过主连杆1-9另一端的轴孔、安装底板1-1的通孔后,如图4所示,与副连杆1-10的一端固定,副连杆1-10的另一端通过副旋转轴1-11与托板1-3固定,托板1-3可绕与副旋转轴1-11的固定点旋转。如图3和图4所示,托板1-3大体呈“工”字形,在保证托板1-3整体强度的同时实现减重的效果,连杆与托板1-3的一端固定,带动托板1-3在水平平面内实现平移,插入到托盘3的插槽内,或从插槽内脱离,在升降驱动模块2的带动下,实现倍力托举。为使托盘3受力均衡,如图3所示,托板1-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1-5与托板1-3固定,轴承1-5从上至下,依次穿过轴承套、安装底板1-1的通孔后与安装底板1-1底面下的另一个副连杆1-10的一端固定,此副连杆1-10的另一端与托板1-3的另一端(未与主旋转轴1-2固定的一端)固定,从而使托板1-3的另一端与安装底板1-1固定,托板1-3可绕此固定点旋转。轴承1-5处设置轴承套,可加强轴承1-5与安装底1-1的安装强度。如图4所示,安装底板1-1底部的两个副连杆1-10均呈“﹁”状,竖向支臂设有与安装底板1-1上的通孔相通的轴承孔,底面与安装板1-1的底面相抵,并分别通过主旋转轴1-2、轴承1-5与安装底板1-1顶面的对应的主连杆1-9、轴承套固定。两个副连杆1-10的横向支臂相互平行,托板1-3可绕副连杆1-10的两个固定点旋转。两个副连杆1-10的横向支臂相互平行。因安装底板1-1位置有限,为避免气缸1-7与轴承套产生位置干涉,气缸1-7通过气缸支架1-6与安装底板1-1固定,使气缸1-7的自由端中心与安装底板1-1的顶面之间留有一定距离,如图3所示,安装底板1-1的通孔处同样设置有相同结构的轴承套,加强主旋转轴1-2与安装底板1-1之间安装强度的同时,抬高主连杆1-9底面位置,主旋转轴1-2可在轴承套内旋转。主连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板、动力源及托板,所述动力源与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托板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板、动力源及托板,所述动力源与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托板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包括主连杆和副连杆,所述主连杆一端与所述动力源固定,另一端通过主旋转轴与所述副连杆的一端固定,所述副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托板固定。


3.如权利要求2的所述一种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杆及所述动力源与所述安装底板的顶面固定,所述主旋转轴穿过所述安装底板上的通孔,两端分别与所述主、副连杆固定,所述主旋转轴可在所述通孔内旋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一侧的一端与所述连杆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底板固定,并可绕固定点旋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一侧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安装底板固定,所述托板可绕与所述连接板的固定点旋转。


6.一种举升装置,包括升降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永峰李云鹏张鑫瑞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