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设备升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331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养殖设备升降平台,其中限位框架包括两个侧架和一个底架,两个侧架固定在底架的两端,形成一个U型槽结构,支撑台面呈横向设置,位于U底架上方,用于支撑养殖设备,支撑台面能够在两个侧架之间竖向移动;其中一个侧架上至少设置两个定滑轮,定滑轮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动,支撑台面的两个侧边分别至少设置两个动滑轮,动滑轮随支撑台面上下移动。提拉绳依次穿过定滑轮和动滑轮;提拉绳的一端固定在侧架上,另一端连接卷扬器,卷扬器拉动提拉绳时能够带动支撑台面升降,进而带动支撑台面上放置的养殖设备同步升降,方便快捷地使养殖设备在上层与下层之间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设备升降平台
本技术涉及规模养殖
,更进一步涉及一种养殖设备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在大型生猪养殖领域,猪舍一般是双层的,上层为生猪生长空间,下层为储粪空间,上层和下层通过漏粪板隔开,上层生猪日常的排泄物通过漏粪板上的孔洞掉落到下层的地面上,避免工作人员频繁清理猪舍粪便,保证猪舍的干净卫生。并且由于猪舍的逐渐现代化,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需要频繁的进出上层猪舍,例如巡检车、捡死猪车或消毒车等,由于上层猪舍与地面存在高度差,导致这些设备不方便进入猪舍。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如何将养殖设备便捷地提升到上层,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养殖设备升降平台,可便捷地带动设备升降,将设备转移到上层,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养殖设备升降平台,包括:限位框架,包括两个侧架和一个底架,两个所述侧架固定在所述底架的两端;支撑台面,呈横向设置,用于支撑养殖设备,能够在两个所述侧架之间竖向移动;定滑轮,其中一个所述侧架上至少设置两个;动滑轮,所述支撑台面的两个侧边分别至少设置两个;提拉绳,所述提拉绳依次穿过所述定滑轮和所述动滑轮;其一端固定在所述侧架上,另一端连接卷扬器;能够带动所述支撑台面升降。可选地,所述支撑台面的进出端设置倾斜向下的斜坡。可选地,所述底架上设置行走轮,使所述限位框架能够在地面上移动。可选地,所述行走轮包括驱动轮和万向轮,所述底架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转速差改变行进方向。可选地,所述侧架的竖向设置滑轨,所述支撑台面的侧边设置的导向块插入所述滑轨内导向滑动。可选地,每个所述侧架上设置两条所述滑轨,分别位于所述支撑台面侧边端部。可选地,所述支撑台面上设置用于与所述滑轨配合的滑轮组,所述滑轮组包括导向滑轮和万向球。本技术提供一种养殖设备升降平台,其中限位框架包括两个侧架和一个底架,两个侧架固定在底架的两端,形成一个U型槽结构,支撑台面呈横向设置,位于U底架上方,用于支撑养殖设备,支撑台面能够在两个侧架之间竖向移动;其中一个侧架上至少设置两个定滑轮,定滑轮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动,支撑台面的两个侧边分别至少设置两个动滑轮,动滑轮随支撑台面上下移动。提拉绳依次穿过定滑轮和动滑轮;提拉绳的一端固定在侧架上,另一端连接卷扬器,卷扬器拉动提拉绳时能够带动支撑台面升降,进而带动支撑台面上放置的养殖设备同步升降,方便快捷地使养殖设备在上层与下层之间移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A为本技术提供的养殖设备升降平台的正视图;图1B为本技术提供的养殖设备升降平台的侧视图;图2为滑轨滑轮组相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限位框架1、侧架11、底架12、滑轨13、支撑台面2、滑轮组21、导向滑轮211、万向球212、定滑轮3、动滑轮4、提拉绳5、行走轮6、驱动轮61、万向轮62、卷扬器7。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养殖设备升降平台,可便捷地带动设备升降,将设备转移到上层。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养殖设备升降平台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明。如图1A和图1B所示,分别为本技术提供的养殖设备升降平台的正视图和侧视图,本技术的养殖设备升降平台包括限位框架1、支撑台面2、定滑轮3、动滑轮4、提拉绳5等结构,其中限位框架1为主体结构,起到支撑的作用,限位框架1包括两个侧架11和一个底架12,两个侧架11为竖向设置的平面型框架结构,底架12为横向设置的平面型框架结构,两者均由钢管焊接成型;两个侧架11固定在底架12的两端,两个侧架11与一个底架12形成U型槽状结构,两个侧架11之间用于容纳被提升的养殖设备。支撑台面2呈横向设置,位于两个侧架11之间,支撑平面为板状结构,位于底架12上方,起到支撑养殖设备的作用,两个侧架11之间的间距大于支撑台面2的宽度,支撑台面2能够在两个侧架11之间竖向移动。其中一个侧架11上至少设置两个定滑轮3,定滑轮3在侧架11上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支撑台面2的两个侧边分别至少设置两个动滑轮4,动滑轮4与支撑台面2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支撑台面2与其上设置的动滑轮4同步移动。提拉绳5依次穿过定滑轮3和动滑轮4,在定滑轮3和动滑轮4之间传递作用力;提拉绳5的一端固定在侧架11上,另一端连接卷扬器7,缠绕在卷扬器7上,当卷扬器7转动时通过提拉绳5带动支撑台面2升降。提拉绳可设置一根,对应的卷扬机6也设置一个,通过一个卷扬机6同时控制支撑台面2的两侧保持同步升降,避免由于不同步出现侧倾的问题。如图1A所示,当仅设置一根提拉绳时,从卷扬机引出的提拉绳经过其正下方的动滑轮后引到相对一侧的动滑轮上,接着向正上方引出到定滑轮上,再水平横向引到另一定滑轮上,再向下引到动滑轮,并横向引到相对一侧的动油轮上,最后固定到侧架的顶端。当然,若有需要也可每侧分别设置一根提拉绳,设置相应数量的卷扬机。使用时,将养殖设备放到支撑台面上,启动卷扬机使支撑台面向上移动,与上层的地面对齐后可将养殖设备移到上层;本技术提供的养殖设备升降平台能够方便快捷地使养殖设备上升和下降。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在支撑台面2的进出端设置倾斜向下的斜坡,通过在支撑台面2的侧边设置斜面,使支撑台面2的边缘与地面接触,方便养殖设备大下层地面推到支撑台面2上,防止支撑台面2因底架12的存在与地面形成台阶。为了方便移动,在底架12上设置行走轮6,使限位框架1能够在地面上移动,行走轮6至少应设置四个,在行走轮6上还设置刹车结构,以使平台在升降时保持静止。优选地,本技术中的行走轮6包括驱动轮61和万向轮62,如图1A所示,设有两个驱动轮61和四个万向轮62,底架12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驱动轮61,驱动轮61由电机带动旋转,电机可使驱动轮61正转和反转,并控制驱动轮61的转动速度,驱动轮61通过转速差改变行进方向,达到转向的作用,万向轮可随行进方向的不同自适应改变朝向。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及其相互组合的基础上,本技术中在侧架11的竖向设置滑轨13,滑轨13为U形槽状,只能限定沿竖直方向滑动,支撑台面2的侧边设置的导向块插入滑轨13内导向滑动,通过滑轨13对支撑台面2的升降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避免支撑台面2在升降过程中与侧架11发生碰撞。具体地,每个侧架11上设置两条滑轨13,分别位于支撑台面2侧边端部,以使支撑台面2的升降移动更加稳定。优选地,本技术在支撑台面2上设置用于与滑轨13配合的滑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殖设备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限位框架(1),包括两个侧架(11)和一个底架(12),两个所述侧架(11)固定在所述底架(12)的两端;/n支撑台面(2),呈横向设置,用于支撑养殖设备,能够在两个所述侧架(11)之间竖向移动;/n定滑轮(3),其中一个所述侧架(11)上至少设置两个;/n动滑轮(4),所述支撑台面(2)的两个侧边分别至少设置两个;/n提拉绳(5),所述提拉绳(5)依次穿过所述定滑轮(3)和所述动滑轮(4);其一端固定在所述侧架(11)上,另一端连接卷扬器(7);能够带动所述支撑台面(2)升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设备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限位框架(1),包括两个侧架(11)和一个底架(12),两个所述侧架(11)固定在所述底架(12)的两端;
支撑台面(2),呈横向设置,用于支撑养殖设备,能够在两个所述侧架(11)之间竖向移动;
定滑轮(3),其中一个所述侧架(11)上至少设置两个;
动滑轮(4),所述支撑台面(2)的两个侧边分别至少设置两个;
提拉绳(5),所述提拉绳(5)依次穿过所述定滑轮(3)和所述动滑轮(4);其一端固定在所述侧架(11)上,另一端连接卷扬器(7);能够带动所述支撑台面(2)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设备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面(2)的进出端设置倾斜向下的斜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设备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2)上设置行走轮(6),使所述限位框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英林张玉良侯旭刘闯张明东常桂铭程雪园李博
申请(专利权)人: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