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947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其包括装饰板、轿壁及卡接件;装饰板和轿壁,其中一个作为A板,另外一个作为B板;A板正面固定有至少一个卡接件,B板背面对应卡接件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接腔;卡接腔下部设置有导向孔,卡接腔的导向孔上方形成有卡接腔壁;卡接件分为依次连接的固定部分、弹性部分、压接部分和导向部分;卡接件通过其固定部分固定到板;导向部分同固定部分背面所在平面之间存在夹角;导向部分上端到固定部分背面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卡接腔壁的厚度;导向孔的尺寸大于导向部分的尺寸。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使电梯装饰板与轿壁稳定可靠安装固定在一起,并且便于安装,无需长时间停梯,不需要在轿壁补开异形孔,不会破坏轿壁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垂直电梯轿厢的内装饰,特别涉及一种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电梯内装饰领域,通常有两种实施方法,一种是电梯厂家将装饰板集成到轿壁板上整体出厂,电梯安装工人将轿壁拼装完成的同时,内装饰也相应完成。这种做法的弊端是,电梯装饰将伴随整个建筑施工周期,极容易在建筑施工期间对内装饰造成损伤。同时,建筑施工对电梯的交货期有苛刻的要求,因此,为了生产周期考虑,电梯厂家所提供的装饰方案往往不够丰富。或者,非标定制的装饰效果往往不能保证短周期交货。另一种方法是,电梯厂家将裸轿厢或简易装饰出厂,由客户自由选择二次装饰方案,并由专门的装饰公司承接制作和安装。而,传统二次装饰多采用纯胶水贴装方式,或用自攻螺钉固定,存在需要长时间停梯装修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104229603B《用于电梯轿厢内装饰的插挂式安装结构》,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梯轿厢内装饰的插挂式安装结构,该结构的主要问题是必须在基础轿壁上预先开设若干大孔,破坏了基础轿壁的强度,同时也需要对基础轿壁的加强筋进行避让开孔的研讨;对于未预先开孔的基础轿壁,在轿壁上补充开异形孔则比较困难;该结构中弹簧结构与定位卡片相接触,造成定位卡片是活动的,在插挂过程中容易造成卡滞;该结构中未设置弹簧限位,导致弹簧的压缩量得不到控制,如果弹力过大,也容易造成卡滞。授权公告号CN206645680U《装饰板安装结构及电梯轿厢装潢安装结构》公开了一种装饰板安装结构及电梯轿厢装潢安装结构。该结构的主要问题在于,由于隐藏槽与固定件之间有配合公差,造成装饰板与轿厢之间非稳固连接,在轿厢运行时,极易造成异响的发生。以上方案均没有考虑到一面轿壁上装饰板分割不同会造成连接孔位置的不同,对轿壁上预先开孔造成很大管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使得电梯装饰板与轿壁之间的安装可在轿壁安装完成后进行,安装结构简单,能使电梯装饰板与轿壁稳定可靠安装固定在一起,并且便于安装,无需长时间停梯,不需要在轿壁补开异形孔,不会破坏轿壁强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其包括装饰板1、轿壁2及卡接件3;装饰板1和轿壁2,其中一个作为A板,另外一个作为B板;A板正面固定有至少一个卡接件3,B板背面对应卡接件3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接腔;所述卡接腔下部设置有导向孔38,卡接腔的导向孔38上方形成有卡接腔壁39;所述卡接件3分为依次连接的固定部分301、弹性部分302、压接部分303和导向部分304;所述卡接件3通过其固定部分301固定到A板,固定部分301在下导向部分304在上;所述导向部分304的外切面同所述固定部分301背面所在平面之间存在15°到60°的夹角;所述导向部分304上端到所述固定部分301背面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h,h为卡接腔壁39的厚度;所述导向孔38的尺寸大于所述卡接件3的导向部分304的尺寸。较佳的,所述卡接件3的压接部分303到固定部分301背面所在平面的最小距离在0到h之间;所述弹性部分302能形变而产生形变力。较佳的,所述弹性部分302是呈“>”型。较佳的,所述卡接件3的压接部分303到固定部分301背面所在平面的最小距离在h到1.1h之间。较佳的,所述弹性部分302呈台阶型。较佳的,在装饰板1和/或轿壁2的卡接件3之外处的表面固定有弹性元件105。较佳的,所述弹性元件105为阻尼海绵。较佳的,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还包括转接元件4;A板通过转接元件4固定有至少一个卡接件3;所述转接元件4具有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转接固定部41和转接平面42;所述转接元件4通过其转接固定部41安装固定到A板;所述卡接件3的固定部分301固定到转接元件4的转接平面42,从而使卡接件3固定到A板。较佳的,所述转接元件4为“π”形结构。较佳的,所述转接元件4的转接固定部41有圆孔,A板具有螺孔,通过带头部螺栓穿过所述转接元件4的转接固定部41的圆孔紧固到A板螺孔,将所述转接元件4固定到A板。较佳的,在转接元件4之外处的A板同B板之间固定设置有衬板元件108。较佳的,所述卡接件3的固定部分301为有圆孔的平板,A板具有螺孔;通过带头部螺栓穿过所述卡接件3的固定部分301的圆孔紧固到A板螺孔,将所述卡接件3固定到A板。较佳的,所述导向孔38为一矩形孔。较佳的,所述压接部分303为平板状。较佳的,所述压接部分303朝向固定部分301的面有表面压花或涂覆防滑涂料。较佳的,所述导向部分304为沿压接部分303延伸的平面或曲面。较佳的,所述导向部分304的外切面同所述固定部分301背面所在平面之间有30°或45°的夹角;较佳的,轿壁2作为A板,装饰板1作为B板。较佳的,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还包括“┏”型托底元件110;托底元件110的顶板固定在所述装饰板1底端;托底元件110的侧板固定到轿壁2或踢脚板。较佳的,卡接腔的外侧面设有限位凸台37;A板正面设置有对应于所述限位凸台的限位孔。较佳的,所述装饰板1和轿壁2之间涂覆胶水。本专利技术的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使得电梯装饰板与轿壁之间的安装可在轿壁安装完成后进行,安装结构简单,能使电梯装饰板与轿壁稳定可靠安装固定在一起,并且便于安装,无需长时间停梯,不需要在轿壁补开异形孔,不会破坏轿壁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整体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卡接腔一实施例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卡接件一实施例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的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卡接件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的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采用弹性元件示意图;图6本专利技术的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采用转接元件一实施例示意图;图7本专利技术的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采用转接元件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8本专利技术的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采用衬板元件示意图;图9本专利技术的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采用托底元件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装饰板;2轿壁;3卡接件;301固定部分;302弹性部分;303压接部分;304导向部分;37限位凸台;38导向孔;39卡接腔壁;4转接元件;41转接固定部;42转接平面;105弹性元件;108衬板元件;110托底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装饰板(1)、轿壁(2)及卡接件(3);/n装饰板(1)和轿壁(2),其中一个作为A板,另外一个作为B板;/nA板正面固定有至少一个卡接件(3),B板背面对应卡接件(3)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接腔;/n所述卡接腔下部设置有导向孔(38),卡接腔的导向孔(38)上方形成有卡接腔壁(39);/n所述卡接件(3)分为依次连接的固定部分(301)、弹性部分(302)、压接部分(303)和导向部分(304);/n所述卡接件(3)通过其固定部分(301)固定到A板,固定部分(301)在下导向部分(304)在上;/n所述导向部分(304)的外切面同所述固定部分(301)背面所在平面之间存在15°到60°的夹角;/n所述导向部分(304)上端到所述固定部分(301)背面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h,h为卡接腔壁(39)的厚度;/n所述导向孔(38)的尺寸大于所述卡接件(3)的导向部分(304)的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装饰板(1)、轿壁(2)及卡接件(3);
装饰板(1)和轿壁(2),其中一个作为A板,另外一个作为B板;
A板正面固定有至少一个卡接件(3),B板背面对应卡接件(3)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接腔;
所述卡接腔下部设置有导向孔(38),卡接腔的导向孔(38)上方形成有卡接腔壁(39);
所述卡接件(3)分为依次连接的固定部分(301)、弹性部分(302)、压接部分(303)和导向部分(304);
所述卡接件(3)通过其固定部分(301)固定到A板,固定部分(301)在下导向部分(304)在上;
所述导向部分(304)的外切面同所述固定部分(301)背面所在平面之间存在15°到60°的夹角;
所述导向部分(304)上端到所述固定部分(301)背面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h,h为卡接腔壁(39)的厚度;
所述导向孔(38)的尺寸大于所述卡接件(3)的导向部分(304)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接件(3)的压接部分(303)到固定部分(301)背面所在平面的最小距离在0到h之间;
所述弹性部分(302)能形变而产生形变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分(302)是呈“>”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接件(3)的压接部分(303)到固定部分(301)背面所在平面的最小距离在h到1.1h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分(302)呈台阶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装饰板(1)和/或轿壁(2)的卡接件(3)之外处的表面固定有弹性元件(1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元件(105)为阻尼海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电梯内装饰板安装结构还包括转接元件(4);
A板通过转接元件(4)固定有至少一个卡接件(3);
所述转接元件(4)具有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转接固定部(41)和转接平面(42);
所述转接元件(4)通过其转接固定部(41)安装固定到A板;
所述卡接件(3)的固定部分(301)固定到转接元件(4)的转接平面(42),从而使卡接件(3)固定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红磊王明渠张亦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