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紫外吸收光度法在线分析仪的光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788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分析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紫外吸收光度法H↓[2]S在线分析仪的光源系统。它采用脉冲电子技术将连续光源转化为脉冲光源,这个变化解冲了紫外光源的寿命与强度之间的矛盾。使我们在足够强度的特征光强度下,还有足够的寿命。为此我们提供了与高性能镉灯相配套的电路设计及说明。使用情况表明在脉冲宽度为5ms、周期为0.5S、主辅阴极电流都为20mA条件下,寿命达一年以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分析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紫外吸收光度法H2S在线分析仪的光源系统。
技术介绍
在这种工业在线连续分析仪中要求仪器常年连续工作,因而对分析仪中的光源也要求常年连续工作。目前国内外紫外分析仪多为实验室分析仪,均为非连续工作型,一般不考虑光源的寿命问题。一般讲这种实验室紫外分析仪的紫外灯寿命为5000mAhr,灯工作电流尽量小,多为5~10mA,因而紫外光源的累积寿命在500~1000小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具有较长寿命的紫外吸收光度法H2S在线分析仪的光源系统。我们采用短强脉冲供电压后,脉冲电流增加至15mA,脉冲占宽比为1/100,其有效累积寿命为500015×100.0=33333]]>小时。这就极大地增加了工作强度与工作寿命。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设想,设计了如下电路主要包括基准稳压电源、基位稳压电源、脉信号发生器以及相应的电路,电路中,U1为LM355多谐震荡器,通过电阻、电容配合组成可调脉宽震荡器,通过调节W31电位器,产生1%-9%可调脉宽方波发生器。与BG1、BG2、BG3、BG4、BG5、BG6组成两组高压恒流源,U2、U3分别起比较、反馈、稳定作用。由于G5、G6在方波脉冲作用下反复饱和、截止,使G4、G2发射极电流发生变化,再引起G2、G4集电极输出电流变化,其电流为V1/(R6′+R8′),R6′=R6∥R7,R8′=R8∥G5,由于R8>>R6∥R7>>U1,G5在方波脉冲作用下为截止、饱和二种状态,故集电极输出电流,近似为U1/R6>R6′mA和0mA二种状态。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路连接示意图,附图中,1-基准稳压电源;2-基位稳压电源;3-脉信号发生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机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加以详细描述。实施例主要包括基准稳压电源1、基位稳压电源2、脉信号发生器3以及相应的电路,电路中,U1为LM355多谐震荡器,通过电阻、电容配合组成可调脉宽震荡器,通过调节W31电位器,产生1%-9%可调脉宽方波发生器。与BG1、BG2、BG3、BG4、BG5、BG6组成两组高压恒流源,U2、U3分别起比较、反馈、稳定作用。由于G5、G6在方波脉冲作用下反复饱和、截止,使G4、G2发射极电流发生变化,再引起G2、G4集电极输出电流变化,其电流为V1/(R6′+R8′),R6′=R6∥R7,R8′=R8∥G5,由于R8>>R6∥R7>>U1,G5在方波脉冲作用下为截止、饱和二种状态,故集电极输出电流,近似为U1/R6′mA和0mA二种状态。本实施例在光电流为20mA,脉冲宽度为5ms,周期为0.5秒情况时稳定,可靠、电流脉宽调节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应用于紫外吸收光度法在线分析仪的光源系统,主要包括基准稳压电源、基位稳压电源、脉信号发生器以及相应的电路,其特征在于电路中,U1为LM355多谐震荡器,通过电阻、电容配合组成可调脉宽震荡器,通过调节W31电位器,产生1%-9%可调脉宽方波发生器,与BG1、BG2、BG3、BG4、BG5、BG6组成两组高压恒流源,U2、U3分别起比较、反馈、稳定作用,由于G5、G6在方波脉冲作用下反复饱和、截止,使G4、G2发射极电流发生变化,再引起G2、G4集电极输出电流变化,其电流为V1/(R6′+R8′),R6′=R6∥R7,R8′=R8∥G5,由于R8>>R6∥R7>>U1,G5在方波脉冲作用下为截止、饱和二种状态,故集电极输出电流,近似为U1/R6′mA和0mA二种状态。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分析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紫外吸收光度法H文档编号G01J3/00GK1342888SQ01134108公开日2002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30日专利技术者陈怡 , 江光灵, 梅基强 申请人:南化集团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紫外吸收光度法在线分析仪的光源系统,主要包括基准稳压电源、基位稳压电源、脉信号发生器以及相应的电路,其特征在于电路中,U↓[1]为LM355多谐震荡器,通过电阻、电容配合组成可调脉宽震荡器,通过调节W31电位器,产生1%-9%可调脉宽方波发生器,与BG↓[1]、BG↓[2]、BG↓[3]、BG↓[4]、BG↓[5]、BG↓[6]组成两组高压恒流源,U↓[2]、U↓[3]分别起比较、反馈、稳定作用,由于G↓[5]、G↓[6]在方波脉冲作用下反复饱和、截止,使G↓[4]、G↓[2]发射极电流发生变化,再引起G↓[2]、G↓[4]集电极输出电流变化,其电流为V↓[1]/(R↓[6]′+R↓[8]′),R↓[6]′=R↓[6]//R↓[7],R↓[8]′=R↓[8]//G↓[5],由于R↓[8]>>R↓[6]//R↓[7]>>U↓[1],G↓[5]在方波脉冲作用下为截止、饱和二种状态,故集电极输出电流,近似为U↓[1]/R↓[6]′mA和OmA二种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怡江光灵梅基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化集团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