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骑行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675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骑行轮椅,包括具有坐板、靠背和扶手的座椅本体,所述坐板的正下方设置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框板,所述安装框板内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活动穿出安装框板后固连坐板底部;所述固定底板的后侧上滑动设置有推把,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固定底板的前后方向,所述推把从坐板的下方延伸至座椅本体的上方,且与所述座椅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使患者腿部得到训练,还可以自行骑行,亦能于看护人员面对面沟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骑行轮椅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椅,具体是一种可骑行轮椅,属于轮椅应用

技术介绍
轮椅是腿部患者和行动不便的人员的代步工具,对于现有轮椅来说,其仅仅起到代步的作用,而对于腿部受伤的病人来说,有时候希望在坐轮椅的时候腿部也能够活动,但是,现有的轮椅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而长期坐着,腿部容易麻木,且对腿部的康复并没有任何的好处,因此,现有的轮椅无法有效对腿部进行康复训练,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再者,现有轮椅的座椅为固定的,患者无法与看护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不利于看护人员及时获知患者的情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骑行轮椅。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可骑行轮椅,包括具有坐板、靠背和扶手的座椅本体,所述坐板的正下方设置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框板,所述安装框板内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活动穿出安装框板后固连坐板底部;所述固定底板的后侧上滑动设置有推把,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固定底板的前后方向,所述推把从坐板的下方延伸至座椅本体的上方,且与所述座椅间隔设置;所述固定底板的前后两侧上均间隔设置有两承重杆,每一侧的承重杆的一端固连固定底板,另一端向所述固定底板外侧延伸,并同时穿插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承重杆,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固定底板的前后方向,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套设有滚轮;位于所述固定底板前侧的转动轴的中部套设有固定齿轮,所述固定齿轮位于同侧两承重杆之间,并通过传动齿轮组啮合连接限位齿轮,所述限位齿轮位于座椅本体的前方,其连接所述坐板,并位于所述坐板的下方,所述限位齿轮相对两侧齿面上设置有脚踏;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数量为单数的第一齿轮和数量为双数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平行转动轴轴线的方向上间隔设置,所有第一齿轮依次啮合,处于收尾的两第一齿轮分别啮合限位齿轮和固定齿轮,所有第二齿轮依次啮合,处于收尾的两第二齿轮分别啮合限位齿轮和固定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不同时啮合限位齿轮,两者均安装在滑动杆上,所述滑动杆插设安装框板并伸入安装框板内侧,并与所述安装框板滑动连接,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转动轴的轴线,所述滑动杆位于安装框板内侧的一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连接第一直线型步进电机的推动端,其在所述第一直线型步进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滑动杆滑动以使第一齿轮啮合连接限位齿轮和固定齿轮,或者使第二齿轮啮合连接限位齿轮和固定齿轮。优选地,所述推把包括固定框架、第一支撑杆、转盘、第二支撑杆和把手,所述固定框架为伸缩结构,其固定端连接所述固定底板,伸缩端的端部相比位于所述推把所在侧的转动轴远离固定底板,并在端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所述固定框架与该转动轴相互不干涉,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并通过转盘连接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转盘的一端连接手把。优选地,所述转盘由上下转动连接的上连接盘和下连接盘组成;所述上连接盘和第二支撑杆连接,所述下连接盘和第一支撑杆连接;所述上连接盘上设置有两锁定杆,两锁定杆相对第二支撑杆对称分布,每一锁定杆从上连接盘的顶部贯穿至下连接盘顶部的锁定槽中,所述锁定杆与上连接盘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固定壳、套筒、连接杆、螺纹柱、轴承、调节杆和齿轮组,所述固定壳固接在转盘顶部,其顶部固接所述套筒,所述套筒顶端滑动套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中空,内壁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套筒上滑动设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一端位于套筒内部并延伸至连接杆中,且与所述连接杆上的螺纹结构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柱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固定壳转动连接,并延伸出所述固定壳内部,且通过所述齿轮组啮合连接调节杆位于固定壳内侧的一端,所述调节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固定壳,其另一端穿设至所述固定壳的上方。优选地,所述安装框板的底部与固定底板的顶面通过滚珠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底板前后两侧的转动轴上均设置有固定齿轮;所述安装框板相对两侧的外侧面底端均设置有固定板,该两侧的固定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固定板螺纹穿插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位于固定板的上方,另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板并插设至固定底板上的定位孔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间距均大于限位齿轮及固定齿轮的厚度。优选地,所述坐板的前侧面设置有第一壳体,所述限位齿轮位于第一壳体内侧,所述脚踏穿设第一壳体并延伸至第一壳体外侧。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内侧设置有转动马达,所述转动马达的输出轴套接有刹车轮,所述刹车轮与转动马达位于限位齿轮的同一侧,所述刹车轮的外沿仅有一部分具有能够啮合限位齿轮的齿形结构,该一部分距离转动马达输出轴的距离大于刹车轮其余部分距离转动马达输出轴的距离。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下方设置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安装在安装框板的前侧面上,所述传动齿轮组位于第二壳体的内侧,所述第二壳体正对限位齿轮开设有通口,正对固定齿轮的一端敞开。优选地,所述固定底板同位于左侧和同位于右侧侧的滚轮通过履带连接,且所述履带与滚轮可拆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转动电机的设置使得座椅本体能够转动,从而使得患者能够与看护人员面对面沟通,利于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再者,通过限位齿轮、脚踏、传动齿轮组、固定齿轮的设置使得患者能够脚踩脚踏而对腿部进行训练,配合传动齿轮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滑动杆和第一直线型步进电机的设置,可使得本装置能够根据患者的需求选择由患者骑行促使轮椅前行或者后退,或者由看护人员推行,同时患者又能够通过脚踏进行腿部康复训练,加之座椅本体的转动,从而有利于看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训练程度。综上可知,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功能多样,且能够满足患者在乘坐轮椅时也能够很好的进行康复训练,提高了轮椅使用时的实用性,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图3为图1的局部图;图4是图3无第二齿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推把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固定框架的俯视图;图7为图1转动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的B处放大图。图中:座椅本体1、扶手12、坐板11、靠背13、固定底板2、定位孔21、安装框板3、滚珠31、固定板32、固定杆33、转动电机4、转轴41、推把5、固定框架51、固定端511、伸缩端512、第一支撑杆52、转盘53、上连接盘531、下连接盘532、第二支撑杆54、固定壳541、套筒542、螺纹柱543、连接杆544、齿轮组545、调节杆546、把手55、锁定杆56、承重杆6、转动轴7、滚轮8、固定齿轮9、传动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骑行轮椅,包括具有坐板、靠背和扶手的座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的正下方设置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框板,所述安装框板内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活动穿出安装框板后固连坐板底部;/n所述固定底板的后侧上滑动设置有推把,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固定底板的前后方向,所述推把从坐板的下方延伸至座椅本体的上方,且与所述座椅间隔设置;/n所述固定底板的前后两侧上均间隔设置有两承重杆,每一侧的承重杆的一端固连固定底板,另一端向所述固定底板外侧延伸,并同时穿插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承重杆,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固定底板的前后方向,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套设有滚轮;位于所述固定底板前侧的转动轴的中部套设有固定齿轮,所述固定齿轮位于同侧两承重杆之间,并通过传动齿轮组啮合连接限位齿轮,所述限位齿轮位于座椅本体的前方,其连接所述坐板,并位于所述坐板的下方,所述限位齿轮相对两侧齿面上设置有脚踏;/n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数量为单数的第一齿轮和数量为双数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平行转动轴轴线的方向上间隔设置,所有第一齿轮依次啮合,处于收尾的两第一齿轮分别啮合限位齿轮和固定齿轮,所有第二齿轮依次啮合,处于收尾的两第二齿轮分别啮合限位齿轮和固定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不同时啮合限位齿轮,两者均安装在滑动杆上,所述滑动杆插设安装框板并伸入安装框板内侧,并与所述安装框板滑动连接,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转动轴的轴线,所述滑动杆位于安装框板内侧的一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连接第一直线型步进电机的推动端,其在所述第一直线型步进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滑动杆滑动以使第一齿轮啮合连接限位齿轮和固定齿轮,或者使第二齿轮啮合连接限位齿轮和固定齿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骑行轮椅,包括具有坐板、靠背和扶手的座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的正下方设置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框板,所述安装框板内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活动穿出安装框板后固连坐板底部;
所述固定底板的后侧上滑动设置有推把,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固定底板的前后方向,所述推把从坐板的下方延伸至座椅本体的上方,且与所述座椅间隔设置;
所述固定底板的前后两侧上均间隔设置有两承重杆,每一侧的承重杆的一端固连固定底板,另一端向所述固定底板外侧延伸,并同时穿插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承重杆,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固定底板的前后方向,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套设有滚轮;位于所述固定底板前侧的转动轴的中部套设有固定齿轮,所述固定齿轮位于同侧两承重杆之间,并通过传动齿轮组啮合连接限位齿轮,所述限位齿轮位于座椅本体的前方,其连接所述坐板,并位于所述坐板的下方,所述限位齿轮相对两侧齿面上设置有脚踏;
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数量为单数的第一齿轮和数量为双数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平行转动轴轴线的方向上间隔设置,所有第一齿轮依次啮合,处于收尾的两第一齿轮分别啮合限位齿轮和固定齿轮,所有第二齿轮依次啮合,处于收尾的两第二齿轮分别啮合限位齿轮和固定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不同时啮合限位齿轮,两者均安装在滑动杆上,所述滑动杆插设安装框板并伸入安装框板内侧,并与所述安装框板滑动连接,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转动轴的轴线,所述滑动杆位于安装框板内侧的一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连接第一直线型步进电机的推动端,其在所述第一直线型步进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滑动杆滑动以使第一齿轮啮合连接限位齿轮和固定齿轮,或者使第二齿轮啮合连接限位齿轮和固定齿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骑行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把包括固定框架、第一支撑杆、转盘、第二支撑杆和把手,所述固定框架为伸缩结构,其固定端连接所述固定底板,伸缩端的端部相比位于所述推把所在侧的转动轴远离固定底板,并在端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所述固定框架与该转动轴相互不干涉,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并通过转盘连接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转盘的一端连接手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骑行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由上下转动连接的上连接盘和下连接盘组成;所述上连接盘和第二支撑杆连接,所述下连接盘和第一支撑杆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妮李艳萍李想侯秀琴黄乙力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