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冷轧辊坯带状碳化物的锻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7616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抑制冷轧辊坯带状碳化物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1)将高合金钢锭加热至700‑850℃,保温2.5‑3h,继续加热至1150‑1200℃,保温5‑8h,冷却至1050‑1100℃进行自由锻三墩三拔开坯;(2)将上述自由锻坯加热至1000‑1050℃,保温10‑15h,进行扩散退火;(3)将上述扩散退火后锻坯加热至750‑850℃,保温0.5‑1h,继续加热至1150‑1200℃,保温2‑3h,冷却至1050‑1100℃进行径向十字锻造;(4)将上述径向十字锻造获得的轧辊锻坯水冷淬火。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自由锻开坯+锻中高温退火+径向十字型多道次锻造技术,显著抑制高合金冷轧辊锻后带状组织,并且实现自动化连续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制冷轧辊坯带状碳化物的锻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冷轧辊制造
,特别涉及公开了一种抑制冷轧辊坯带状碳化物的锻造方法。
技术介绍
冷轧辊是冷轧机轧制带钢和板材的主要工作部件,其工作状况十分恶劣,所受轧制力巨大,冷轧辊是冷轧生产中的重要消耗部件。据统计,冷轧过程中冷轧工作辊的消耗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达25%左右。因此,冷轧辊需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如高的耐磨性和强韧性等。近年来,随着冷轧产品向高品质方向发展,对冷轧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不断开发新的冷轧工作辊,以适应生产和轧机的需求。因此,为了顺应当今发展的需求,冷轧工作辊材料越来越趋于高合金化。但是,冷轧工作辊的高合金化使其锻造成形工艺面临很多困难,例如锻造温度范围窄,高温塑性低,热裂敏感性强,变形抗力大,加上钢锭中固有疏松、偏析及析出物的影响,成分偏析容易导致锻造过程形成带状碳化物,冷轧工作辊在锻造时极易产生锻造开裂,开裂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轧辊报废。公开号为CN102886476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冷轧辊辊坯的锻造方法,该方法通过锻前扩散退火热处理的方法促进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抑制冷轧辊坯带状碳化物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将高合金钢锭加热至700-850℃,保温2.5-3h,继续加热至1150-1200℃,保温5-8h,冷却至1050-1100℃进行自由锻三墩三拔开坯,总锻造比为8.5-10.0;/n步骤S2,将上述自由锻坯加热至1000-1050℃,保温10-15h,进行扩散退火;/n步骤S3,将上述扩散退火后锻坯加热至750-850℃,保温0.5-1h,继续加热至1150-1200℃,保温2-3h,冷却至1050-1100℃进行径向十字锻造,前三道次压下量为50-70mm,锤头打击频率为80-100次/min,第四、五道次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冷轧辊坯带状碳化物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高合金钢锭加热至700-850℃,保温2.5-3h,继续加热至1150-1200℃,保温5-8h,冷却至1050-1100℃进行自由锻三墩三拔开坯,总锻造比为8.5-10.0;
步骤S2,将上述自由锻坯加热至1000-1050℃,保温10-15h,进行扩散退火;
步骤S3,将上述扩散退火后锻坯加热至750-850℃,保温0.5-1h,继续加热至1150-1200℃,保温2-3h,冷却至1050-1100℃进行径向十字锻造,前三道次压下量为50-70mm,锤头打击频率为80-100次/min,第四、五道次压下量为150-200mm,锤头打击频率为150-200次/min,最后道次压下量为50-70mm,锤头打击频率为80-100次/min,终锻温度为850-900℃;
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明朱帅帅冯斌戴玉明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鑫源辊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