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托臂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592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1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托臂架,包括主框架和托臂架;主框架呈三棱柱形框架,其三个侧壁面分别为用于与CT机床板接触的放置面、用于安装托臂架的安装面、用于连接放置面与安装面的后壁面;托臂架设置在主框架的安装面上,其上设有用于放置手臂的抵接面;托臂架的抵接面与主框架的后壁面互成锐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病人进行CT增强扫描时,举起并后仰的双臂的末端(即小臂及拳头)可抵在托臂架上,托臂架为双臂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支撑,无需双臂持续发力保持姿势,有利于年老、体弱及力量不足的患者保持检测姿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托臂架
本技术涉及医学检查辅助用品,特别是一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托臂架。
技术介绍
目前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几乎涉及每一个系统和脏器,对局灶性病变的定位和定性价值都很高。在进行CT增强扫描时,要求患者平躺并保持双臂举起后仰的姿势。对于年老、体弱及力量不足的患者,身体无法长时间维持检查要求的姿势,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在进行CT增强扫描时,需要注射显影剂。但CT机上并没有用于挂输液袋的挂钩,输液袋就直接放置在患者所躺的检查面板上,并配合使用高压注射器以确保显影液能输入人体,提高了检查成本。并且,由于患者举起的手臂无支撑物容易晃动,进而导致注射显影剂的针头容易脱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托臂架,它解决了进行CT增强扫描时,年老、体弱及力量不足的患者难以保持双臂举起后仰的姿势的问题,还解决了进行CT增强扫描时,需要使用高压注射器导致检查成本偏高的问题,还解决了进行CT增强扫描时,患者举起的手臂无支撑物容易晃动,进而导致注射显影剂的针头容易脱出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托臂架,包括主框架和托臂架;主框架呈三棱柱形框架,其三个侧壁面分别为用于与CT机床板接触的放置面、用于安装托臂架的安装面、用于连接放置面与安装面的后壁面;托臂架设置在主框架的安装面上,其上设有用于放置手臂的抵接面;托臂架的抵接面与主框架的后壁面互成锐角。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托臂架通过驱动机构设置在主框架的安装面上;驱动机构包括丝杠、同步电机和螺母;两根丝杠均活动安装在主框架上,并位于安装面的两侧,并从安装面的上端向下端延伸;两个同步电机均固定安装在主框架上,并分别位于安装面的上端两侧,并分别与两根丝杠的上端相连接;两个螺母分别螺纹连接在两根丝杠上;托臂架包括框架和连接在框架上的两条平行布置的托臂板,所述抵接面设在每个托臂板上;托臂架在框架的两个相对侧边分别与两个螺母连接,而使整个托臂架位于两个螺母之间。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托臂架在框架的两个相对侧边分别与两个螺母可相对转动的连接。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托臂架在框架的两个相对侧边上焊固有定位圆柱,螺母上设有与定位圆柱相适应的定位孔和连通至定位孔的螺纹孔,螺纹孔内安装有紧固螺栓;托臂架通过两个定位圆柱活动安装在两个螺母的定位孔中,并通过紧固螺栓与螺母相对固定。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主框架上连接有输液袋吊杆,输液袋吊杆垂直于主框架的放置面布置并位于主框架的后壁面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病人进行CT增强扫描时,举起并后仰的双臂的末端(即小臂及拳头)可抵在托臂架上,托臂架为双臂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支撑,无需双臂持续发力保持姿势,有利于年老、体弱及力量不足的患者保持检测姿势。2、注射显影剂用的输液袋可挂在输液袋吊杆的挂钩上,其高度高于病人平躺时的高度,使用普通的一次性输液器即可实现显影剂的正常输入,无需使用高压注射器,降低了CT检测成本。3、通过驱动机构的电机可调节托臂架的高度,通过托臂架与螺母之间可相对转动的连接结构可调节托臂架的角度,以适应不同臂长的病人的支撑位置需求。以下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托臂架与螺母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简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3所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托臂架,包括主框架1、托臂架2及驱动机构。主框架1呈三棱柱形框架,其三个侧壁面分别为用于与CT机床板接触的放置面11、用于安装托臂架的安装面12、用于连接放置面11与安装面12的后壁面13。托臂架2包括框架21和连接在框架21上的两条平行布置的托臂板22,每个托臂板22上分别设有抵接面221。托臂架2通过驱动机构设置在主框架1的安装面12上,其抵接面与主框架1的后壁面13互成45°锐角。驱动机构包括丝杠31、同步电机32和螺母33。两根丝杠31均活动安装在主框架1上,并位于安装面12的两侧,并从安装面12的上端向下端延伸。两个同步电机32均固定安装在主框架1上,并分别位于安装面12的上端两侧,并分别与两根丝杠31的上端相连接。两个螺母33分别螺纹连接在两根丝杠31上。两个螺母33分别与托臂架2框架21的两个相对侧边可相对转动的连接,而使整个托臂架2位于两个螺母33之间。托臂架2与螺母33之间可相对转动的连接结构为:托臂架2在框架21的两个相对侧边上焊固有定位圆柱23,螺母33上设有与定位圆柱相适应的定位孔331和连通至定位孔331的螺纹孔332,螺纹孔332内安装有紧固螺栓333;托臂架2通过两个定位圆柱23活动安装在两个螺母33的定位孔331中,并通过紧固螺栓333与螺母33相对固定。优选,主框架1上连接有输液袋吊杆14,输液袋吊杆14垂直于主框架1的放置面11布置并位于主框架1的后壁面13上。输液袋吊杆14的上端设有挂钩141。简述本技术的使用:如图3所示,病人需要进行CT增强扫描时,将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托臂架放置在CT机床板的头部枕靠区域,主框架的放置面与CT机床板相接触,主框架的安装面朝向病人头部。病人仰面躺在CT机床板上,头部朝向主框架1的安装面12,双臂举起并后仰,双手握拳抵在托臂架2的两个托臂板22上,从而为双臂提供支撑,病人不费劲即可维持该检查姿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托臂架,其特征是:包括主框架和托臂架;/n主框架呈三棱柱形框架,其三个侧壁面分别为用于与CT机床板接触的放置面、用于安装托臂架的安装面、用于连接放置面与安装面的后壁面;/n托臂架设置在主框架的安装面上,其上设有用于放置手臂的抵接面;托臂架的抵接面与主框架的后壁面互成锐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托臂架,其特征是:包括主框架和托臂架;
主框架呈三棱柱形框架,其三个侧壁面分别为用于与CT机床板接触的放置面、用于安装托臂架的安装面、用于连接放置面与安装面的后壁面;
托臂架设置在主框架的安装面上,其上设有用于放置手臂的抵接面;托臂架的抵接面与主框架的后壁面互成锐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托臂架,其特征是:托臂架通过驱动机构设置在主框架的安装面上;驱动机构包括丝杠、同步电机和螺母;两根丝杠均活动安装在主框架上,并位于安装面的两侧,并从安装面的上端向下端延伸;两个同步电机均固定安装在主框架上,并分别位于安装面的上端两侧,并分别与两根丝杠的上端相连接;两个螺母分别螺纹连接在两根丝杠上;
托臂架包括框架和连接在框架上的两条平行布置的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宝玉高红李回归单胜男刘杭
申请(专利权)人: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吴宝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