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座部进深调节机构及椅座,包括卡槽座,包括座本体和卡槽条,卡槽条由多个卡槽排列形成;滑行座,包括可在前后方向上滑行的第一滑行件、可在左右方向上滑行的第二滑行件,第一滑行件包括斜向导轨,第二滑行件包括可卡入卡槽的卡齿、与斜向导轨滑动连接的滑齿;当第一滑行件前后滑行时,斜向导轨带动第二滑行件左右滑行进而实现卡齿或卡入或脱离卡槽;椅座,包括下座板、上座板,上座板和下座板之间连接进深调节机构;卡槽座与上座板或下座板的其中一个连接,滑行座与上座板或下座板的另一个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跟随儿童成长、避免不同身高人群乘坐时大腿部分疲劳、具有舒适性和适用广泛性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部进深调节机构及椅座
本技术涉及家具
,特别涉及一种座部进深调节机构及椅座。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椅座的座部功能主要包括旋转和高度调节功能,但是针对儿童在不同生长时期或不同身高人群的大腿长度差异来调整坐部进深的相关功能并无涉及;进一步说,在用户大腿部分较长的情况下,其落座在目前常规进深长度的座部时,膝盖以上的大腿部分处于悬空状态,又比如在用户大腿部分较短的情况下,其落座在目前常规进深长度的座部或者需要进一步地贴合靠背时,其膝盖以上的大腿部分位于座部前端处或位于座部上方,久坐之后,容易产生肢体疲劳,舒适性差;可见目前的椅座不能长期应用于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使用周期短,也不能应用于不同身高人群乘坐,应用范围狭窄。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跟随儿童成长、避免不同身高人群乘坐时大腿部分疲劳、具有舒适性和适用广泛性等优势的座部进深调节机构及椅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能够跟随儿童成长、避免不同身高人群乘坐时大腿部分疲劳、具有舒适性和适用广泛性等优势的座部进深调节机构及椅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座部进深调节机构,包括:卡槽座,其包括座本体和配置在座本体上的卡槽条,卡槽条由多个卡槽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形成;滑行座,其包括可在前后方向上滑行的第一滑行件、可在左右方向上滑行的第二滑行件,其中第一滑行件包括斜向导轨,第二滑行件包括可卡入卡槽的卡齿、与斜向导轨滑动连接的滑齿;当第一滑行件前后滑行时,斜向导轨通过滑齿带动第二滑行件左右滑行进而实现卡齿或卡入或脱离卡槽。本技术中,所述斜向导轨相对于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均为倾斜设置;斜向导轨与卡槽条在左右方向上之间的距离是在前后方向上或递增或递减的,因此当第一滑行件前后滑行时,斜向导轨跟随第一滑行件在前后方向上滑行,滑行的斜向导轨通过滑齿来拉动或推动卡齿在左右方向上滑行位移(即实现滑齿与卡槽条在左右方向上之间的距离在前后方向上递增或递减),从而实现卡齿或卡入(锁定)或脱离(解锁)卡槽的状态,以此应用于椅座不同进深的调节和定位,能够跟随儿童成长、避免不同身高人群乘坐时大腿部分疲劳,舒适性佳,应用范围广;其中卡槽条由多个卡槽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形成,使得卡齿可卡入不同的卡槽内,实现椅座不同进深的调节和定位,也保证座椅进深调节的幅度较大,增加适用范围。作为优选,所述斜向导轨与第一滑行件带动卡齿脱离卡槽时的滑行方向之间形成锐角。作为优选,所述卡槽条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列,第一滑行件置于两列卡槽条之间,其中斜向导轨和第二滑行件均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同侧的第二滑行件置于同侧的斜向导轨和卡槽条之间。设置左右对称设置的两列卡槽条、两个斜向导轨、两个第二滑行件,可以增强坐部进深调节时和调节后锁定的稳定性,增加牢固度,有效延长使用寿命。一种椅座,包括如上所述的座部进深调节机构,包括下座板和可相对于下座板前后滑行的上座板,在上座板和下座板之间连接所述进深调节机构用以实现上座板相对于下座板或滑行或锁定的状态;其中卡槽座与上座板或下座板的其中一个连接,滑行座与上座板或下座板的另一个连接。当卡齿脱离卡槽时(解锁),上座板可相对于下座板前后滑动,实现座部的进深可调节,当卡齿卡入卡槽时(锁定),上座板与下座板相对固定,实现了座部进深调节后的定位锁定;本技术用户可以按自身的需求调整合适的深度,能够跟随儿童成长、避免不同身高人群乘坐时大腿部分疲劳,舒适性佳,应用范围广。作为优选,所述卡槽座与上座板或下座板的其中一个固定连接,滑行座与上座板或下座板的另一个滑动连接。滑行座与上座板或下座板的另一个滑动连接,通过滑行座的滑动来实现滑行座与卡槽座或锁定或解锁的状态,进而实现上座板与下座板之间或滑动或定位的状态。作为优选,所述滑行座与其连接的上座板之间或下座板之间配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滑行件相抵,另一端与相应的上座板或与下座板相抵,通过实现第一滑行件的复位进而实现卡齿卡入卡槽。在用户调节好上座板的滑动幅度后,释放第一滑行件,在复位弹簧的带动下实现第一滑行件的复位,使得从卡槽脱离的卡齿稳定地卡入卡槽内,在不滑动第一滑行件时,卡入卡槽内的卡齿也不会与其卡入的卡槽脱离,稳定性佳。作为优选,所述滑行座与其连接的上座板之间或下座板之间设有用以限制第一滑行件滑行行程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滑动连接的限位腰型槽和限位齿;所述限位腰型槽开设在第一滑行件上,限位齿设置在相应的上座板或下座板上。避免第一滑行件在前后方向上的滑行行程过长或过短,影响卡齿与卡槽之间的配合关系,避免座部调节不顺畅,降低效率。作为优选,所述卡槽座与上座板或下座板的其中一个连接,在上座板或下座板的另外一个上开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与卡槽条滑动连接。限制上座板滑行的行程,便于用户乘坐的稳定和安全性,也便于上座板滑行时稳定,不会滑出,同时实现卡齿穿过限位滑槽卡入卡槽。作为优选,所述上座板与下座板之间通过滑条和滑轨实现滑动连接,其中滑条设置在上座板或下座板的其中一个上,滑轨设置在上座板或下座板的另一个上,在滑轨前后端部设有止挡部。实现上座板与下座板之间的滑动连接,其中止挡部用以防止两者的脱离。作为优选,所述上座板与下座板之间通过滑条和滑轨实现滑动连接,其中滑条设置在座本体的左右两侧边上,滑轨设置在与滑行座连接的上座板或下座板上,在滑轨前后端部设有止挡部。座本体与上座板或下座板的其中一个连接,座本体的左右两侧边上设有滑条,滑行座与上座板或下座板的另一个连接,滑轨设置在与滑行座连接的上座板或下座板上,也就实现了上座板与下座板之间的滑动连接,其中止挡部用以防止两者的脱离。作为优选,所述滑条上设有与滑轨弹性挤压的弹性件。一方面可以增强滑轨与滑条之间的摩擦力,便于调节的稳定性,同时又不影响滑行的顺畅性。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滑行件包括第一导向部,在与滑行座连接的上座板或下座板上开有用以导向第一导向部前后滑行的第一导向槽。增强第一滑行件在前后方向上滑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卡齿和滑齿分别位于第二滑行件的两端部,第二滑行件的中部为第二导向部,在与滑行座连接的上座板或下座板上开有用以导向第二导向部左右滑行的第二导向槽。增强第二滑行件在左右方向上滑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够跟随儿童成长、避免不同身高人群乘坐时大腿部分疲劳、具有舒适性和适用广泛性等优势的座部进深调节机构及椅座。本技术中,所述斜向导轨相对于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均为倾斜设置;斜向导轨与卡槽条在左右方向上之间的距离是在前后方向上或递增或递减的,因此当第一滑行件前后滑行时,斜向导轨跟随第一滑行件在前后方向上滑行,滑行的斜向导轨通过滑齿来拉动或推动卡齿在左右方向上滑行位移(即实现滑齿与卡槽条在左右方向上之间的距离在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部进深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卡槽座,其包括座本体和配置在座本体上的卡槽条,卡槽条由多个卡槽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形成;/n滑行座,其包括可在前后方向上滑行的第一滑行件、可在左右方向上滑行的第二滑行件,其中第一滑行件包括斜向导轨,第二滑行件包括可卡入卡槽的卡齿、与斜向导轨滑动连接的滑齿;/n当第一滑行件前后滑行时,斜向导轨通过滑齿带动第二滑行件左右滑行进而实现卡齿或卡入或脱离卡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部进深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卡槽座,其包括座本体和配置在座本体上的卡槽条,卡槽条由多个卡槽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形成;
滑行座,其包括可在前后方向上滑行的第一滑行件、可在左右方向上滑行的第二滑行件,其中第一滑行件包括斜向导轨,第二滑行件包括可卡入卡槽的卡齿、与斜向导轨滑动连接的滑齿;
当第一滑行件前后滑行时,斜向导轨通过滑齿带动第二滑行件左右滑行进而实现卡齿或卡入或脱离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部进深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导轨与第一滑行件带动卡齿脱离卡槽时的滑行方向之间形成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部进深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条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列,第一滑行件置于两列卡槽条之间,其中斜向导轨和第二滑行件均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同侧的第二滑行件置于同侧的斜向导轨和卡槽条之间。
4.一种椅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座部进深调节机构,包括下座板和可相对于下座板前后滑行的上座板,在上座板和下座板之间连接所述进深调节机构用以实现上座板相对于下座板或滑行或锁定的状态;其中卡槽座与上座板或下座板的其中一个连接,滑行座与上座板或下座板的另一个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座与上座板或下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莹凤,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壹米粒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