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课堂教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463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课堂教学用具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翻转课堂教学设备,包括传送带与若干张学生桌,传送带侧壁位于每个学生桌侧壁,传送带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阻挡习题传送的挡块,挡块位于传送带的传送面正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转课堂教学设备,以解决收集或分发学生习题效率较慢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转课堂教学设备
本技术属于课堂教学用具的

技术介绍
翻转课堂是指教学中课堂上和课堂下功能的翻转。相对于传统课堂上教师教学生学,课下学生做作业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中,学生在课下自学课程内容,课堂上做应用练习和/或讨论,启发课堂讨论,应用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同时做相应的应用练习或者测试来进一步强调,巩固、加深或延伸相关知识。在课上进行应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会当堂及时对学生完成的习题进行收集评讲。在实际收集的过程中,如当学生的习题做完后,为避免学生收集过程中容易出现学生相互抄袭的问题,需要老师独自对习题进行收集,通常是教师走到每一个学生的桌前进行收集。此种方式不仅浪费时间较多,而且存在收集效率较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转课堂教学设备,以解决收集或分发学生习题效率较慢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一种翻转课堂教学设备,包括传送带与若干张学生桌,传送带侧壁位于每个学生桌侧壁,传送带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阻挡习题传送的挡块,挡块位于传送带的传送面正上方。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方案利用传送带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集中输送收集。将传送带固定在学生桌旁边以便于学生方便将完成的作业放置在传送带的表面上。然后利用传送带的传送作用将所有作业向靠近挡块的方向运送,挡块对作业起到阻挡作用,实现将所有作业集中在一起的技术效果。除此之外利用输送带的反向运输也可以实现对作业的发作业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减少了人工干预,仅利用传送带即可实现对学生作业的自动集中收集或分发。有效缩短收集或者分发作业所用的时间,提高收集或分发效率。进一步,所述挡块与传送带之间的间隙为0.02-0.10mm。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限定挡块与传送带之间的间隙,即保证作业纸张无法通过挡块与传送带之间的间隙,同时也避免挡块对传送带阻挡运动的问题发生。进一步,所述传送带传送面与所述学生桌顶面共面。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限定传送带与学生桌的共面,以方便学生在不需要较大幅度的挪动即可以实现对作业的收发或者取放。进一步,若干学生桌排列为环形状,所述传送带固定于环形状学生桌的内缘。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将学生桌排列为环形结构,使教师能够站在环形的中心,实现教师与每一名学生之间的间距均相等,以便于翻转课堂的控制管理。同时传送带固定在环形的内缘,也便于使传送带更加靠近教师,便于教师对作业进行收集或者发放的操作。进一步,若干学生桌排列为线性状,所述传送带固定连接于学生桌同侧的侧壁。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将传送带固定于学生桌侧壁,以便于对线性排列的学生桌进行收集或者分发作业。进一步,所述挡块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长边所在面平行于传送带传送面,且直角梯形长边所在面位于朝向靠近传送带一侧。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采用直角梯形的挡块以便于对作业进行收集,作业经过直角梯形的斜面滑落至挡块的侧壁上。进一步,所述挡块侧壁均匀开有若干防滑纹凸起。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挡块的表面上开设防滑纹,以便于增大挡块表面的摩擦力,避免作业在侧壁出现滑落的问题发生,提高固定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传送带表面等间距开有若干分隔线,相邻分隔线之间的间距不小于相邻学生桌之间的间距。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在传送带表面增设分隔线,以实现对传送带表面进行分割呈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对应一个学生,有效避免学生之间的作业出现混乱。进一步,所述传送带与学生桌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实现传送带与学生桌之间的固定或者拆解,便于在不影响传送带的前提下使学生桌之间能够移动调节。进一步,所述传送带与学生桌之间螺纹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传送带与学生桌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螺纹连接具有成本低,固定牢固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一种翻转课堂教学工具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一种翻转课堂教学工具的局部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一种翻转课堂教学工具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学生桌1、学生椅2、传送带3、控制开关4、挡块5、分隔线6、防滑纹7。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翻转课堂教学设备,包括七张结构大小相同的学生桌1。学生桌1之间沿线性等间距排列。学生桌1的左侧设有一个带有控制开关4的皮带式传送带3,控制开关4位于传送带3的侧壁且控制开关4通过螺栓连接在学生桌1的侧壁,且传送带3的传送表面与学生桌1的上表面共面。传送带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挡块5。挡块5为三棱柱体形状,且三棱柱体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长边面位于朝向靠近传送带3一侧。挡块5位于传送带3的正上方,挡块5底面同传送带3的传送面相互平行,挡块5底面与传送带3之间的间隙为0.07mm。挡块5的外表面均匀开有若干根相互平行的防滑纹7。传送带3表面等间距开有六根分隔线6,分隔线6垂直于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相邻分隔线6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学生桌1之间的间距。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当需要进行收集作业时,每位学生将自己完成的作业放置在学生桌1相邻的传送带3表面上,并且作业位于传送带3的两个相邻分隔线6之间。然后教师按动后传送带3上的控制开关4,使传送带3开始运转。传送带3表面上的作业在输送作用下朝向靠近挡块5的方向运动。当作业经过挡块5时,由于挡块5与传送带3之间的间隙小于单片纸张的厚度,因此纸张会在受到挡块5的阻挡作用,纸张在传送带3的推动下沿挡块5的阻挡作用下实现收集的作用,最终直至在防滑纹7的作用下悬停在挡块5的外壁上,最终实现对所有学生的作业自动收集的目的。当需要进行分发作业时,教师仅需要启动传送带3,然后将手上的习题逐一放置在相邻的分隔线6区域上,然后习题在传送带3的输送作用下逐一经过每位学生桌1旁,当习题经过时学生仅需要拿取即可完成分发作业。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附图3所示,八张学生桌1排列为圆环形状,传送带3螺纹连接于环形状学生桌1的内缘。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操作人员仅需要启动传送带3,既可以使传送带3相对于学生桌1周向同轴转动,本实施例将学生桌1排列为环形结构,使教师能够站在环形的中心,实现教师与每一名学生之间的间距均相等,以便于翻转课堂的控制管理。同时传送带3固定在学生桌1环形的内缘,也便于使传送带3更加靠近教师,便于教师对作业进行收集或者发放的操作。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转课堂教学设备,包括传送带与若干张学生桌,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侧壁位于每个学生桌侧壁,所述传送带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阻挡习题传送的挡块,所述挡块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传送面正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课堂教学设备,包括传送带与若干张学生桌,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侧壁位于每个学生桌侧壁,所述传送带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阻挡习题传送的挡块,所述挡块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传送面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转课堂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与传送带之间的间隙为0.02-0.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转课堂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传送面与所述学生桌顶面共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翻转课堂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若干学生桌排列为环形状,所述传送带固定于环形状学生桌的内缘。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翻转课堂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若干学生桌排列为线性状,所述传送带固定连接于学生桌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彩霞朱朝霞李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