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助睡眠、促进肠胃功能恢复的中药组合物,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助睡眠、促进肠胃功能恢复的肚脐贴配方及制备方法。所述肚脐贴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附子60‑120份、灸甘草5‑30份、生姜10‑90份、桂枝尖10‑30份、白术10‑30份、山楂10‑20份、茯神10‑30份、石菖蒲10‑30份、黄柏30‑50份、砂仁10‑30份、半夏30‑50份、红高粱30‑50份、淫羊藿30份、补骨脂30份、小茴香15份、大黄15份、青皮15份。所述方法包括将制定比例的药材粉末进行煎熬浓缩成膏。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具有助睡眠、促进肠胃功能恢复、缓解胃胀胃痛、提高免疫力、辅助人体阳气等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睡眠、促进肠胃功能恢复的肚脐贴配方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助睡眠、促进肠胃功能恢复的中药组合物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助睡眠、促进肠胃功能恢复的肚脐贴配方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免疫力低下、体力疲劳等症状在几乎所有成年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尤以中老年人最为突出。人们通常把人体对外来侵袭、识别和排除异物的抵抗力称为“免疫力”。现代免疫学认为,在正常情况下,机体保持平衡状态,并依靠免疫功能,抵抗各种感染,清除体内有害物质,即“自我识别”、“排除异己”,达到自身稳定的生理保护作用。但当免疫功能异常时,自身的稳态就会被打破,而导致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艾滋病及其它疾病的发生,而且与人体的衰老及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发生均有密切联系。现代医学所指的免疫力,也与中医学所说的“正气”有相似含义。人体正气的强弱盛衰直接决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如果正气旺盛,机体就能祛邪外出,免于生病,即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如果正气虚衰,则邪气易侵入机体而引起疾病,即所谓政病是由于“邪之所揍,其气必虚”。因此,中医提出解决气血两虚、肝肾不足、脉络不通等常见中医虚证,这与现代医学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方法是一致的。人体一身的阳气也主要靠春季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及时扶助耗损的阳气。免疫力低下、生命活力下降均与阳气不足、正气亏虚有关。所以,扶助阳气、增强人体免疫力,可使平时虚弱的体质尽快得到改善,可效预防感冒、传染性疾病、春季流行病等。阳气亏虚者:精神萎靡不振、形寒肢冷、体温偏低、手足发凉,或腰背怕冷,或腰以下有冷感;大便经常稀薄不成形,小便清长;性功能减退、月经不调等。目前市场上出现很多提高免疫力的保健食品,虽然保健品较西药来说副作用较小,但是起效缓慢、个体差异较大。虚证常见于身体虚弱者及长期患病的人群,实证常见于内有实热、痰湿和饮食不节制引起失眠。中医对失眠的治疗同样也是对证治疗,“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中药治疗具有副作用小,治疗成本低的优点,但现行的中药大多为口服制剂,治疗均存在服用不方便,见效慢,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同时,扶阳学派在民间称为“火神派”,官方称扶阳派。有医著《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和《伤寒恒论》传于世。血本《黄帝内经》、《周易》太极,仲景之道,谓“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强调元阳真气在人体生命中的重要作用,治病立法重在扶阳。扶阳疗法也是对中医典《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精髓的传承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助睡眠、促进肠胃功能恢复的肚脐贴配方及制备方法,其具有助睡眠、促进肠胃功能恢复、缓解胃胀胃痛、提高免疫力、辅助人体阳气等功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助睡眠、促进肠胃功能恢复的肚脐贴配方,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附子60-120份、灸甘草5-30份、生姜10-90份、桂枝尖10-30份、白术10-30份、山楂10-20份、茯神10-30份、石菖蒲10-30份、黄柏30-50份、砂仁10-30份、半夏30-50份、红高粱30-50份、淫羊藿30份、补骨脂30份、小茴香15份、大黄15份、青皮15份。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附子90份、灸甘草20份、生姜50份、桂枝尖20份、白术20份、山楂15份、茯神20份、石菖蒲20份、黄柏40份、砂仁20份、半夏40份、红高粱40份、淫羊藿30份、补骨脂30份、小茴香15份、大黄15份、青皮15份。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配方还包括调膏剂。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调膏剂为黄丹。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助睡眠、促进肠胃功能恢复的肚脐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重量份称取各组分药材,将附子、灸甘草、生姜、桂枝尖、白术、山楂、茯神、石菖蒲、半夏、红高粱、淫羊藿、补骨脂、小茴香、大黄、青皮粉碎过筛备用;S2黄柏、砂仁和红高粱除杂后分别放置于40-60℃的锅内炒至表变变黄,取出,晾凉后粉碎,备用;S3将适量黄丹研磨成粉末状,过筛,得到黄丹粉末,备用;S4将步骤S1和步骤S2过筛得到的粉末混合均匀,加入至80-90℃的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后浸泡30分钟,然后采用文火煎煮至沸腾后再继续煎煮并不停搅拌,直至获取稠状液体;S5向所述稠状液体加入黄丹粉末继续煎煮并不停搅拌直至所述稠状液体变成粘稠膏体,关火;S6将粘稠膏体倾入冷水中浸泡3-7天后取出;S7将步骤S6得到的产物均匀涂布纸药膏布上,碾平,即得到成品。在本专利技术中,各中药材的功效药材如下: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i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味辛、甘,性大热;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内虚目暗:补气养血。用当归(生晒)六两,附子(火炮)一两,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名六一丸。(《圣济总录》)。气虚瘴疟,热少寒多,或单寒不热,或虚热不寒:用草果仁、熟附子等分,水一盏,姜七片,枣一枚,煎半盏服。名果附汤。(《济生方》)。心腹连痛作胀∶用野狼毒二两附子半两,捣筛,蜜丸梧子大。一日服一丸,二日二丸,三日三丸,止;又从一丸起,至三丸止,以瘥为度。(《肘后方》)。灸甘草:系豆科植物,炙甘草是用蜜烘制的甘草,俗称炮制,就是将蜂蜜置锅中炼成中蜜,改用文火加生甘草片拌炒均匀,3~5min出锅,置烤房或烘箱烘至不粘手时取出,放凉即可。炙甘草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黄色至深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炙甘草汤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治疗功效。功效滋阴养血,益气通阳,复脉定悸。主治心阴阳两虚证,后世医家在张仲景临床应用基础之上将其扩展用于治疗虚劳、肺痿、肺燥阴伤等证.现代医家则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及其他系统性疾病。生姜:生姜辛而散温,益脾胃,善温中降逆止呕,除湿消痞,止咳祛痰,以降逆止呕为长。桂枝尖: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性辛、甘,温,归心、肺、膀肤经;功效:助阳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利水,温通胸阳,温中散寒;主治: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症瘾。白术:味苦、甘,温。归脾、胃经。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药性论》载其:君,味甘,辛,无毒。能主大风痹,多年气痢,心腹胀痛,破消宿食,开胃,去痰涎,除寒热,止下泄。主面光悦,驻颜,去黑。治水肿胀满,吐呕逆,腹内冷痛,吐泻不住,及胃气虚冷痢。山楂:酸甘,微温。《唐本草》:味酸,冷,无毒。《日用本草》:味甘酸,无毒。《本草蒙筌》:味甘辛,气平,无毒。《纲目》:酸甘,微温。茯神:茯神为多孔菌科卧孔属植物茯苓(PoriacocosSchw.)的菌核中夹有松根的部分,原物种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睡眠、促进肠胃功能恢复的肚脐贴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n附子60-120份、灸甘草5-30份、生姜10-90份、桂枝尖10-30份、白术10-30份、山楂10-20份、茯神10-30份、石菖蒲10-30份、黄柏30-50份、砂仁10-30份、半夏30-50份、红高粱30-50份、淫羊藿30份、补骨脂30份、小茴香15份、大黄15份、青皮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睡眠、促进肠胃功能恢复的肚脐贴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
附子60-120份、灸甘草5-30份、生姜10-90份、桂枝尖10-30份、白术10-30份、山楂10-20份、茯神10-30份、石菖蒲10-30份、黄柏30-50份、砂仁10-30份、半夏30-50份、红高粱30-50份、淫羊藿30份、补骨脂30份、小茴香15份、大黄15份、青皮1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睡眠、促进肠胃功能恢复的肚脐贴配方,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附子90份、灸甘草20份、生姜50份、桂枝尖20份、白术20份、山楂15份、茯神20份、石菖蒲20份、黄柏40份、砂仁20份、半夏40份、红高粱40份、淫羊藿30份、补骨脂30份、小茴香15份、大黄15份、青皮15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睡眠、促进肠胃功能恢复的肚脐贴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还包括调膏剂。
4.如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统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坤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