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β-烟酰胺单核苷酸胶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412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β‑烟酰胺单核苷酸胶囊,以β‑烟酰胺单核苷酸为原料药,以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二氧化硅、乳糖、硬脂酸镁为辅料,采用预混杂化‑总混‑胶囊填充工艺制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β‑烟酰胺单核苷酸胶囊溶出度好、稳定性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β-烟酰胺单核苷酸胶囊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特殊物理形状为特征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涉及一种胶囊制剂。
技术介绍
NMN(β-烟酰胺单核苷酸),是人体内长寿蛋白的辅因子NAD+的前体物质。NAD+又称辅酶Ⅰ,全称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又称二磷酸烟苷,存在每一个细胞中参与上千项反应。NAD+是三羧酸循环的重要辅酶,促进糖、脂肪、氨基酸的代谢,参与能量的合成;NAD+又是辅酶I消耗酶的唯一底物(DNA修复酶PARP的唯一底物、长寿蛋白Sirtuins的唯一底物、环ADP核糖合成酶CD38/157的唯一底物)。因此,NAD+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在人体抗衰老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NAD+水平是在逐渐下降的,导致线粒体活性降低,加速线粒体、细胞乃至整个机体的衰老,并且逐渐进入恶性循环,人体逐渐衰老。补充NAD+三个代谢循环的四类前体可以有烟酸、色氨酸、烟酰胺和NMN/NR。相较NAD+的其他补充方式,NMN绕过了NAMPT限速酶的瓶颈,可以迅速补充体内NAD+,是最佳的理想补充方法。NAD+分子比较大,外部直接补充的NAD+很难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但NMN分子则很容易就穿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部。一旦进入到细胞内部,2个NMN分子会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NAD+分子。所以,定期摄入NMN,可以有效地增加其在体内NAD+的含量,有助于人类自身修复DNA的损伤,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作为NAD+补救途径中的中间体,具有抗氧化、减少氧化应激的作用,在一些具体疾病的治疗,如脑卒中、心脏缺血再灌注、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病、急性肾损伤、视网膜退行性疾病、II型糖尿病等中也有良好表现。特别是在抗衰老方面,NMN可以减缓生物体的生理衰退,增强能量代谢,延长寿命。鉴于NMN是人体内源性物质,安全性较高,将其作为活性物质在功能食品领域开发中具有广阔前景。但β-烟酰胺单核苷酸化学性质不稳定,对光、氧、湿非常敏感,常常需要现用现配。如果采用常规辅料制成普通剂型,存在稳定性差、货架期短等诸多缺点。为了解决NMN化学性质不稳定的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109364091A披露了一种方法,即先将NMN与生物高分子载体制成生物高分子纳米球,然后利用该高分子纳米球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中国专利文献CN110812365A披露了另一种方法,即首先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NMN进行吸附制成载药树脂颗粒,然后利用包衣材料、增塑剂对载药树脂进行吸附。上述两种方法不仅工艺复杂且均使用了一些不常见的药用辅料,使用新的药用辅料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风险。另外,上述两种方法无一例外的选择了将原料药与载体进行复合制成载药颗粒的设计思路,虽然可以解决NMN的化学稳定性问题,但因为活性成分需要从载药颗粒及制剂中两次释放,所以此类方法一般被应用在缓控释制剂的制备中,无法满足普通制剂的应用需求。综上所述,如何利用普通药用辅料和普通剂型解决NMN化学性质不稳定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胶囊,利用普通药用辅料和普通剂型增强原料药在制剂中的化学稳定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β-烟酰胺单核苷酸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是以β-烟酰胺单核苷酸为原料药,以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二氧化硅、乳糖、硬脂酸镁为辅料制备而成。优选的,所述原料药和辅料的质量比如下:β-烟酰胺单核苷酸150份,淀粉80-100份、羧甲基淀粉钠8-12份、二氧化硅8-12份、乳糖80-100份、硬脂酸镁2-4份。优选的,所述原料药和辅料的质量比如下:β-烟酰胺单核苷酸150份,淀粉90份、羧甲基淀粉钠10份、二氧化硅10份、乳糖90份、硬脂酸镁3份。优选的,所述的制备采用如下方法:(1)预混杂化复合辅料的制备取处方量的淀粉,置于研磨筒中,以氧化锆球作为磨介质,40-45℃条件下研磨20-40分钟,收集粉末,得预胶化淀粉,备用;取处方量的羧甲基淀粉钠,加入去离子水溶解,搅拌均匀,置于高速剪切均质机中,加入处方量的经超微粉碎的二氧化硅粉末,高速剪切1-2小时,静置12小时,然后高速剪切20-40分钟,得胶体溶液,再加入预胶化淀粉,继续高速剪切0.5-1.5小时,喷雾干燥,即得预混杂化复合辅料;(2)总混取处方量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乳糖,加入前步所得预混杂化复合辅料,置于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再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3)胶囊填充根据含量测定结果,计算装量,填充胶囊,即得。优选的,所述的预混杂化复合辅料的制备采用如下方法:取处方量的淀粉,置于研磨筒中,以氧化锆球作为磨介质,40-45℃条件下研磨30分钟,收集粉末,得预胶化淀粉,备用;取处方量的羧甲基淀粉钠,加入去离子水溶解,搅拌均匀,置于高速剪切均质机中,加入处方量的经超微粉碎的二氧化硅粉末,高速剪切1.5小时,静置12小时,然后高速剪切30分钟,得胶体溶液,再加入预胶化淀粉,继续高速剪切1小时,喷雾干燥,即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本专利技术β-烟酰胺单核苷酸胶囊溶出度好、稳定性佳。2.本专利技术采用杂化复合法对辅料进行预混,能有效克服β-烟酰胺单核苷酸化学稳定性差的弊端,显著增加制剂的稳定性。3.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各种辅料均属于常用品种,来源易得、安全性风险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可以通过下述试验进行证明。试验例1溶出度测试1材料与方法1.1.1材料本专利技术β-烟酰胺单核苷酸胶囊,按实施例1、2、3、4自制。对比β-烟酰胺单核苷酸胶囊-1,按对比例1自制。测试方法取各样品,照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0931第一法),以水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50转,依法操作,45分钟时,取溶液10mL,滤过,弃去初滤液2mL,精密量取续滤液适量,用水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烟酰胺单核苷酸0.04m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0401),在265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另取烟酰胺单核苷酸对照品适量,用水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04mg的溶液,同法测定,计算每粒的溶出量。结果溶出度测试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β-烟酰胺单核苷酸胶囊在45分钟内能完全溶出,符合制剂通则的相关规定。结果还表明,本专利技术β-烟酰胺单核苷酸胶囊的溶出度明显高于对比例1,表明前者比载药颗粒更容易释放出活性成分。表1溶出度测试结果样品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对比例1溶出度(%)99.7997.7498.8798.8269.82试验例2加速稳定性试验2.1材料与方法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β-烟酰胺单核苷酸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是以β-烟酰胺单核苷酸为原料药,以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二氧化硅、乳糖、硬脂酸镁为辅料制备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β-烟酰胺单核苷酸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是以β-烟酰胺单核苷酸为原料药,以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二氧化硅、乳糖、硬脂酸镁为辅料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β-烟酰胺单核苷酸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和辅料的质量比如下:β-烟酰胺单核苷酸150份,淀粉80-100份、羧甲基淀粉钠8-12份、二氧化硅8-12份、乳糖80-100份、硬脂酸镁2-4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β-烟酰胺单核苷酸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和辅料的质量比如下:β-烟酰胺单核苷酸150份,淀粉90份、羧甲基淀粉钠10份、二氧化硅10份、乳糖90份、硬脂酸镁3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一种β-烟酰胺单核苷酸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采用如下方法:
(1)预混杂化复合辅料的制备
取处方量的淀粉,置于研磨筒中,以氧化锆球作为磨介质,40-45℃条件下研磨20-40分钟,收集粉末,得预胶化淀粉,备用;取处方量的羧甲基淀粉钠,加入去离子水溶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保祥张发成曹瑞山韩凯刘云
申请(专利权)人:宝利化南京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