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超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39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框架超轻箱,属于行李箱领域。它包括行李箱本体和包裹在行李箱本体外的包覆布面,所述的行李箱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底托板和顶托板,底托板连接在包覆布面的底部,所述的底托板四周连接有若干个拼接杆,若干个拼接杆远离底托板的一端对应连接在顶托板上,所述的底托板与顶托板由若干个拼接杆围成框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自重小、容量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架超轻箱
本技术属于行李箱领域,涉及一种框架超轻箱。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种新型出行方式,当需要出门旅行或者出差办公时,人们经常选择对于自己来说更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工具,而在无法当天往返目的地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外出时的生活质量,通常会选择从家里携带日常生活用品来改善居住的环境,因此设计并制造了行李箱,但是通常情况下的行李箱箱体为了避免碰撞会选择采用较厚实的板材,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箱体本身自重过大,在内部装入较多东西时,行李箱整体的质量过大,在不配备电梯或其他辅助结构时,或者在不平的底面或台阶上行走的过程中,会因质量过大,从而导致单人很难将行李箱抬起进行搬运。例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行李箱[申请号:201611092631.6],包括万向轮组件、转轮和箱体,所述万向轮组件和所述转轮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部,且能够自由旋转;所述万向轮组件和所述转轮相间隔设置。然而,该方案中行李箱虽然能够通过万向轮方便平地上的运输,但是该装置的箱体结构自重过大,不利于手动进行搬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框架超轻箱。一种框架超轻箱,包括行李箱本体和包裹在行李箱本体外的箱体面料,所述的行李箱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底托板和顶托板,底托板连接在箱体面料的底部,所述的底托板四周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杆,若干个连接杆远离底托板的一端对应连接在顶托板上,所述的底托板与顶托板由若干个连接杆围成框架结构。在上述的一种框架超轻箱中,行李箱本体上设有四组连接孔,每组连接孔包括两个连接孔,该组连接孔中的一个连接孔位于底托板上,该组中的另一个连接孔位于顶托板的对应处,底托板和顶托板平行设置,所述的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位于该组连接孔内,且所有的连接杆相互平行。在上述的一种框架超轻箱中,所述的底托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可伸缩拉杆,可伸缩拉杆呈字形,可伸缩拉杆开口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顶托板的两侧,所述的可伸缩拉杆与连接杆相互平行,可伸缩拉杆的封口侧延伸出顶托板。在上述的一种框架超轻箱中,箱体面料包括首尾相连的大身片布,大身片布套设在四个连接杆外,所述的大身片布的两侧各拼接有底布和顶布,底布和顶布分别包裹在底托板和顶托板外,底布和顶布与大身片布围成封闭状箱体,所述的大身片布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开合的拉链组件。在上述的一种框架超轻箱中,大身片布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各设有一个固定布,固定布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在大身片布的内壁上,每两个连接杆位于一个固定布的两侧,且所述的固定布包裹在连接杆外。在上述的一种框架超轻箱中,行李箱本体角落处的箱体面料外各固定连接有一个防磨损护块,且位于行李箱本体底部的防磨损护块上还各连接有一个万向轮,所述的万向轮与底托板形成可拆卸连接。在上述的一种框架超轻箱中,底托板的四个角上各设有一个安装凸台,四个万向轮与四个安装凸台对应连接。在上述的一种框架超轻箱中,所述的底托板和顶托板注塑成型,行李箱本体的外顶面上设有一号把手,所述的一号把手与顶托板通过紧固件形成固定连接,且所述的大身片布的外侧壁上还设有二号把手,二号把手与其中一个固定布相互缝合。在上述的一种框架超轻箱中,行李箱本体内设有内衬布面,所述的内衬布面围绕在行李箱本体的内壁上,内衬布面与箱体面料形成封闭空间,所有的零部件均位于内衬布面与箱体面料之间,且所述的内衬布面一侧内壁的中间设有用于开合的拉链。在上述的一种框架超轻箱中,内衬布面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编织带,每个编织带的两端分别穿过内衬布面,且所述的编织带的两端分别与底托板与顶托板固定连接。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行李箱本体通过连接杆将底托板和顶托板组装成框架结构,再用箱体面料面包裹后形成箱体,布面材质较板体而言质量较小,而框架结构与传统纯板面围成的行李箱相比,也减少了箱体大量的自重,方便在使用中进行搬运。2、连接杆安装在各个角落处,当箱体内部装满物品时,能够将连接杆向外略微挤压,增大箱内容积,而连接杆安装在角落处,减少了占用箱体内部的体积。3、在箱体内部存放东西较少时,可以用编织带对物品进行固定,箱体在搬运过程中,避免内部物品发生猛烈撞击。3、内衬布面将零部件与储物空间隔开,提高了储物空间的美观程度,且在维修时,只需开合拉链就能将内部零部件呈裸露状,与内衬粘合的行李箱相比维修更方便。4、一号把手与顶托板相互固定,在使用一号把手提起箱体时有优异的承重力。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行李箱本体1、箱体面料2、底托板3、顶托板4、连接杆5、连接孔6、可伸缩拉杆7、大身片布8、底布9、顶布9a、固定布8a、防磨损护块10、中间加强筋板11、镂空环12、支撑筋条13、安装凸台14、拉杆凸台15、万向轮16、一号把手17、二号把手18、内衬布面8b、编织带1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一种框架超轻箱,包括行李箱本体1和包裹在行李箱本体1外的箱体面料2,所述的行李箱本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底托板3和顶托板4,底托板3连接在箱体面料2的底部,所述的底托板3四周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杆5,若干个连接杆5远离底托板3的一端对应连接在顶托板4上,所述的底托板3与顶托板4由若干个连接杆5围成框架结构。通常情况下的行李箱箱体为了避免碰撞会选择采用较厚实的板材,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箱体本身自重过大,在内部装入较多东西时,行李箱整体的质量过大,在不配备电梯或其他辅助结构时,或者在不平的底面或台阶上行走的过程中,会因质量过大,从而导致单人很难将行李箱抬起进行搬运,而在本方案中,行李箱本体1通过连接杆5将底托板3和顶托板4组装成框架结构,再用箱体面料2包裹后形成箱体,布面材质较板体而言质量较小,而框架结构与传统纯板面围成的行李箱相比,也减少了箱体大量的自重,方便在使用中进行搬运。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行李箱本体1上设有四组连接孔6,每组连接孔6包括两个连接孔6,该组连接孔6中的一个连接孔6位于底托板3上,该组中的另一个连接孔6位于顶托板4的对应处,底托板3和顶托板4平行设置,所述的连接杆5的两端分别位于该组连接孔6内,且所有的连接杆5相互平行。连接杆5采用玻璃纤维的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通过连接杆5将底托板3和顶托板4组装成框架结构,在具有一定固定体积的情况下,增加了可形变的范围,能够增加箱体内部的容积。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托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可伸缩拉杆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框架超轻箱,包括行李箱本体(1)和包裹在行李箱本体(1)外的箱体面料(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李箱本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底托板(3)和顶托板(4),底托板(3)连接在箱体面料(2)的底部,所述的底托板(3)四周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杆(5),若干个连接杆(5)远离底托板(3)的一端对应连接在顶托板(4)上,所述的底托板(3)与顶托板(4)由若干个连接杆(5)围成框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超轻箱,包括行李箱本体(1)和包裹在行李箱本体(1)外的箱体面料(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李箱本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底托板(3)和顶托板(4),底托板(3)连接在箱体面料(2)的底部,所述的底托板(3)四周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杆(5),若干个连接杆(5)远离底托板(3)的一端对应连接在顶托板(4)上,所述的底托板(3)与顶托板(4)由若干个连接杆(5)围成框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超轻箱,其特征在于,行李箱本体(1)上设有四组连接孔(6),每组连接孔(6)包括两个连接孔(6),该组连接孔(6)中的一个连接孔(6)位于底托板(3)上,该组中的另一个连接孔(6)位于顶托板(4)的对应处,底托板(3)和顶托板(4)平行设置,所述的连接杆(5)的两端分别位于该组连接孔(6)内,且所有的连接杆(5)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框架超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托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可伸缩拉杆(7),可伸缩拉杆(7)呈U字形,可伸缩拉杆(7)开口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顶托板(4)的两侧,所述的可伸缩拉杆(7)与连接杆(5)相互平行,可伸缩拉杆(7)的封口侧延伸出顶托板(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框架超轻箱,其特征在于,箱体面料(2)包括首尾相连的大身片布(8),大身片布(8)套设在四个连接杆(5)外,所述的大身片布(8)的两侧各拼接有底布(9)和顶布(9a),底布(9)和顶布(9a)分别包裹在底托板(3)和顶托板(4)外,底布(9)和顶布(9a)与大身片布(8)围成封闭状箱体,所述的大身片布(8)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开合的拉链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框架超轻箱,其特征在于,大身片布(8)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光赵其法史蒂夫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晨阳箱包有限公司爱提箱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