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座椅的就坐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733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穿戴座椅的就坐支撑装置,其包括大腿连杆、小腿连杆、以及限制装置,所述大腿连杆沿着大腿区域延伸的方向延伸,并且被构造成与大腿区域连接,所述小腿连杆沿着穿戴者的小腿区域延伸的方向延伸,被构造成与穿戴者的小腿区域连接,并且包括壳体和滑动部,所述壳体在其上端联接到所述大腿连杆的下端以能够相对于其旋转,所述滑动部沿着所述壳体延伸的方向可滑动地联接到所述壳体,所述限制装置结合所述大腿连杆和所述小腿连杆之间的相对旋转进行操作,以允许所述滑动部竖直滑动,并且防止在所述大腿连杆与所述小腿连杆之间的角度为就坐角度的状态下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壳体之间的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穿戴座椅的就坐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穿戴座椅的就坐支撑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防止大腿连杆和小腿连杆在就坐角度旋转的就坐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具有各种目的的可穿戴机器人已经被积极地开发,例如帮助工人在工业现场搬运重物、通过辅助肌肉力量帮助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体弱者移动、帮助患有肌肉疾病的患者进行康复、或者帮助士兵携带沉重的军事装备。通常,可穿戴机器人是通过将像人的关节一样起作用的连杆有机地联接成适用于人体的形状而制成的。这种可穿戴机器人被应用于用户以支撑上肢或者下肢的肌肉力量,从而允许用户在不需要单独的外部机器的帮助下执行需要超过正常肌肉力量的力的高负荷操作。然而,被构造成通过动力来支撑肌肉力量的主动型可穿戴机器人的问题在于,其相对较重并且可能具有包括控制器的复杂的控制机构,因此稳定性可能较低并且就坐角度受到限制。此外,当穿戴者坐下时,穿戴者的重心偏离地面接触点,因此可能不稳定。另外,当穿戴者站起来时,不会解除可穿戴座椅的各个连杆的固定,因此可能会干扰穿戴者的行走。上述内容仅旨在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背景,并且不旨在表示本专利技术落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相关技术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可穿戴座椅的就坐支撑装置,其中,大腿连杆和小腿连杆被固定以防止在就坐角度旋转,并且如果当穿戴者站起来时,大腿连杆和小腿连杆沿着其展开的方向旋转,则这些连杆的固定被解除,以允许穿戴者的大腿区域和小腿区域自由地旋转。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座椅的就坐支撑装置,其包括:大腿连杆,其沿着穿戴者的大腿区域延伸的方向延伸,并且被构造成与穿戴者的大腿区域连接;小腿连杆,其沿着穿戴者的小腿区域延伸的方向延伸,被构造成与穿戴者的小腿区域连接,并且包括壳体和滑动部,所述壳体在其上端联接到所述大腿连杆的下端以能够相对于其旋转,所述滑动部沿着所述壳体延伸的方向可滑动地联接到所述壳体;以及限制装置,其结合所述大腿连杆和所述小腿连杆之间的相对旋转共同操作,以允许在所述壳体中滑动的所述滑动部上下滑动,并且防止在所述大腿连杆与所述小腿连杆之间的角度为就坐角度的状态下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壳体之间的滑动。所述支撑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止动件,其与所述大腿连杆的下端接合,以与所述大腿连杆一体地旋转;以及旋转防止突起,其设置在所述小腿连杆的上端上,以防止所述止动件旋转使得从而所述大腿连杆与所述小腿连杆之间的角度小于所述就坐角度。联接突起可以形成在所述大腿连杆的下端上,以沿着所述大腿连杆相对于所述小腿连杆旋转的方向在多个角度点处向外突出,所述止动件可以与相关联的所述联接突起接合以与所述大腿连杆一体地旋转,并且可以根据与所述止动件接合的所述联接突起的角度点来改变所述就坐角度。所述支撑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旋转环,其联接到所述大腿连杆的下端,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大腿连杆旋转,并且与所述滑动部联接以随着所述旋转环旋转而使所述滑动部滑动;以及止动件,其与所述旋转环一体地联接,并且与所述大腿连杆的下端接合以与所述旋转环和所述大腿连杆一体地旋转。联接突起可以形成在所述大腿连杆的下端上,以沿着所述大腿连杆可以相对于所述小腿连杆旋转的方向在多个角度点处向外突出,所述旋转环可以与所述止动件可拆卸地联接,当所述止动件与所述旋转环一体地联接时,所述止动件可以与所述联接突起接合以与所述大腿连杆一体地旋转,并且所述旋转环可以根据所述止动件所接合的所述联接突起的角度点而相对于所述大腿连杆旋转,从而改变所述就坐角度。所述限制装置可以包括:通孔,其形成在围绕所述滑动部的两侧的所述壳体的两侧上;以及固定体,其沿着所述滑动部的滑动方向一体地移动,并且在所述滑动部中可滑动地联接到所述滑动部的两侧,其中,所述固定体可以滑动到所述滑动部的两侧以插入所述通孔中,从而防止所述滑动部滑动。所述限制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凸轮装置,所述凸轮装置位于所述滑动部的上方,沿着所述滑动部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滑动部可滑动地联接,并且连接成通过旋转环的旋转运动而线性移动,所述固定体可以包括沿着垂直于所述固定体的滑动方向的方向突出的引导突起,并且所述凸轮装置可以包括凸轮孔,以允许所述固定体的所述引导突起在插入其中的同时沿着竖直方向滑动预定距离,并且所述凸轮孔可以形成为如果所述固定体的所述引导突起向下滑动则允许所述引导突起彼此靠近。所述支撑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传动连杆,所述传动连杆在其第一端连接成与所述大腿连杆和所述小腿连杆之间的相对旋转相关联,并且在其第二端连接到所述滑动部,从而将与所述大腿连杆和所述小腿连杆之间的相对旋转相关联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所述滑动部的线性运动。所述支撑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旋转环,其固定到所述大腿连杆的下端,以能够与所述大腿连杆一体地旋转;内齿轮,所述内齿轮在其内周上具有内齿,并且在其一部分或者整个部分上与所述旋转环联接,以能够与所述旋转环一体地旋转;以及外齿轮,所述外齿轮在其外周上具有与所述内齿轮的内齿啮合的外齿,并且与所述传动连杆联接以随着所述外齿轮旋转而使所述滑动部滑动。所述支撑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接触连杆,所述接触连杆在其第一端联接到所述小腿连杆的下端以能够相对于其旋转,并且结合与所述大腿连杆和所述小腿连杆之间的相对旋转相关联的所述滑动部的滑动而操作,以围绕所述第一端旋转,当穿戴者穿戴所述装置时,第二端在与所述小腿连杆间隔开的同时与地面接触。所述接触连杆的第一端可以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壳体的下端,所述支撑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连接连杆,所述连接连杆在其第一端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滑动部,并且在其第二端联接到与联接到所述壳体的下端的所述接触连杆的第一端间隔开的位置,并且通过所述滑动部的滑动来旋转所述接触连杆。所述接触连杆可以结合所述大腿连杆与所述小腿连杆之间的相对旋转在旋转区段中旋转,在所述旋转区段,所述大腿连杆与所述小腿连杆之间的角度可以在通过将所述就坐角度加到预设的互锁角度而获得的按压角度与所述就坐角度之间,并且所述接触连杆可以固定在自由区段中,在所述自由区段,所述大腿连杆与所述小腿连杆之间的角度可以等于或者大于所述按压角度。所述支撑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旋转环,其固定到所述大腿连杆的下端,以能够与所述大腿连杆一体地旋转;内齿轮,所述内齿轮在其内周上具有内齿,并且在所述大腿连杆和所述小腿连杆的所述自由区段中与所述旋转环联接以相对于其自由旋转,并且在所述大腿连杆和所述小腿连杆的所述旋转区段中与所述旋转环接合以与其一体地旋转;以及外齿轮,所述外齿轮在其外周上具有与所述内齿轮的内齿啮合的外齿,并且与所述接触连杆联接以结合所述接触连杆而旋转。所述外齿轮的齿数可以小于所述内齿轮的齿数,以加速所述内齿轮的旋转。附图说明通过下文结合附图所呈现的详细描述将会更为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征以及其它优点,在这些附图中:图1是示出穿戴者穿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可穿戴座椅的状态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在大腿连杆的下端与小腿连杆件的上端之间的组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戴座椅的就坐支撑装置,包括:/n大腿连杆,其沿着穿戴者的大腿区域延伸的方向延伸,并且被构造成与穿戴者的大腿区域连接;/n小腿连杆,其沿着穿戴者的小腿区域延伸的方向延伸,被构造成与穿戴者的小腿区域连接,并且包括壳体和滑动部,所述壳体在其上端联接到所述大腿连杆的下端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大腿连杆旋转,所述滑动部沿着所述壳体延伸的方向可滑动地联接到所述壳体;以及/n限制装置,其结合所述大腿连杆和所述小腿连杆之间的相对旋转进行操作,以允许在所述壳体中滑动的所述滑动部上下滑动,并且防止在所述大腿连杆与所述小腿连杆之间的角度为就坐角度的状态下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壳体之间的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02 KR 10-2019-00385291.一种可穿戴座椅的就坐支撑装置,包括:
大腿连杆,其沿着穿戴者的大腿区域延伸的方向延伸,并且被构造成与穿戴者的大腿区域连接;
小腿连杆,其沿着穿戴者的小腿区域延伸的方向延伸,被构造成与穿戴者的小腿区域连接,并且包括壳体和滑动部,所述壳体在其上端联接到所述大腿连杆的下端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大腿连杆旋转,所述滑动部沿着所述壳体延伸的方向可滑动地联接到所述壳体;以及
限制装置,其结合所述大腿连杆和所述小腿连杆之间的相对旋转进行操作,以允许在所述壳体中滑动的所述滑动部上下滑动,并且防止在所述大腿连杆与所述小腿连杆之间的角度为就坐角度的状态下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壳体之间的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座椅的就坐支撑装置,进一步包括:
止动件,其与所述大腿连杆的下端接合,以与所述大腿连杆一体地旋转;以及
旋转防止突起,其设置在所述小腿连杆的上端上,以防止所述止动件旋转使得所述大腿连杆与所述小腿连杆之间的角度小于所述就坐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座椅的就坐支撑装置,
其中,联接突起形成在所述大腿连杆的下端上,以沿着所述大腿连杆相对于所述小腿连杆旋转的方向在多个角度点处向外突出,
所述止动件与相关联的所述联接突起接合以与所述大腿连杆一体地旋转,并且根据与所述止动件接合的所述联接突起的角度点来改变所述就坐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座椅的就坐支撑装置,进一步包括:
旋转环,其联接到所述大腿连杆的下端,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大腿连杆旋转,并且与所述滑动部联接以随着所述旋转环旋转而使所述滑动部滑动;以及
止动件,其与所述旋转环一体地联接,并且与所述大腿连杆的下端接合以与所述旋转环和所述大腿连杆一体地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座椅的就坐支撑装置,
其中,联接突起形成在所述大腿连杆的下端上,以沿着所述大腿连杆相对于所述小腿连杆旋转的方向在多个角度点处向外突出,
所述旋转环与所述止动件可拆卸地联接,当所述止动件与所述旋转环一体地联接时,所述止动件与所述联接突起接合以与所述大腿连杆一体地旋转,并且所述旋转环根据所述止动件所接合的所述联接突起的角度点而相对于所述大腿连杆旋转,从而改变所述就坐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座椅的就坐支撑装置,其中,所述限制装置包括:
通孔,其形成在围绕所述滑动部的两侧的所述壳体的两侧上;以及
固定体,其沿着所述滑动部的滑动方向一体地移动,并且在所述滑动部中可滑动地联接到所述滑动部的两侧,
其中,所述固定体滑动到所述滑动部的两侧以插入所述通孔中,从而防止所述滑动部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座椅的就坐支撑装置,其中,所述限制装置进一步包括
凸轮装置,所述凸轮装置位于所述滑动部的上方,沿着所述滑动部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滑动部可滑动地联接,并且通过旋转环的旋转运动而线性移动,
所述固定体包括沿着垂直于所述固定体的滑动方向的方向突出的引导突起,并且所述凸轮装置包括凸轮孔,以允许所述固定体的所述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贤燮玄东真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