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打捆机的智能控制重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725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打捆机的智能控制重量系统,它涉及一种智能控制重量系统。它包括进料口、电控箱、电磁阀、储料室、压捆室、电子磅插板,进料口下方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和马达,马达与主动轮传动连接,主动轮通过输送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输送带前端下方设置有储料室,储料室下方插接有电子磅插板,电子磅插板下方设置有压捆室,电子磅插板与电控箱控制连接,电控箱通过电磁阀与马达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是针对压捆机压制的秸秆捆块的重量精准度的设计,秸秆(捆)块重量的精准在实际生产中提高了作业效率,省去了过磅的中间环节,使秸秆(捆)块运输销售得到了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打捆机的智能控制重量系统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智能控制重量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打(压)捆机的智能控制重量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畜牧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对秸秆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为满足大规模奶牛饲养和易受雪灾危害的牧区对秸秆储存和长途运输的需要,必须把松散的秸秆压制成捆。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非常丰富。秸秆作为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资源,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利用与重视,例如生物质能发电等。但农作物秸秆密度小、不便运输和储存,因此将秸秆打成捆后再储存和运输,是降低原料收集存储成本、促进秸秆产业化利用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机械自动化正在迅猛发展。自动化的发展程度对于一个国家工业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自动化设备的广泛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作为机械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自动化是未来农业机械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整个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进程中,秸秆打捆机的自动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压捆机是在农业中使用的用于将收获或修剪操作期间生产的秸秆或如干草或青贮饲料的其他生物质进行打捆的机器。目前的秸秆打(压)捆机功能比较局限,不能对秸秆进行重量控制,使得打捆机对秸秆进行打捆之后还需要进行过磅,增加了中间环节,降低了作业效率,使得秸秆块运输销售不便。综上所述,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秸秆打(压)捆机的智能控制重量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秸秆打捆机的智能控制重量系统,主要是针对压捆机压制的秸秆捆块的重量精准度的设计,秸秆(捆)块重量的精准在实际生产中提高了作业效率,省去了过磅的中间环节,使秸秆(捆)块运输销售得到了便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秸秆打捆机的智能控制重量系统,包括进料口、电控箱、电磁阀、储料室、压捆室、电子磅插板,进料口下方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和马达,马达与主动轮传动连接,主动轮通过输送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输送带前端下方设置有储料室,储料室下方插接有电子磅插板,电子磅插板下方设置有压捆室,电子磅插板与电控箱控制连接,电控箱通过电磁阀与马达相连。作为优选,所述的储料室设定有原始重量,即规定好多重的秸秆进入压捆室进行压捆。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料口为原料进入口,即秸秆进入口,秸秆由人工或机械自动放入。作为优选,所述的马达为液压马达。作为优选,所述的输送带与储料室连接处设置有倾斜卸料板,能够便于秸秆进入储料室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原料通过进料口进到输运装置,并通过输运装置进入储料室,原料在储料室达到设定的重量后,电子磅插板开始工作,原料进入压捆室压制,同时通过电控箱控制电磁阀暂停液压马达工作,当原料全部进入压捆室后,压捆室工作过程中,液压马达又开始继续进行下一块的进料。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可靠,此系统主要针对压捆机压制的秸秆捆块的重量精准度的设计,秸秆(捆)块重量的精准在实际生产中提高了作业效率,省去了过磅的中间环节,使秸秆(捆)块运输销售得到了便利。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部件标号说明:1、马达;2、进料口;3电控箱;4、电磁阀;5、储料室;6、压捆室;7、电子磅插板;8、输送带;9、从动轮;10、主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秸秆打捆机的智能控制重量系统,包括进料口2、电控箱3、电磁阀4、储料室5、压捆室6、电子磅插板7,进料口2下方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8和马达1,马达1与主动轮10传动连接,主动轮10通过输送带8与从动轮9传动连接,输送带8前端下方设置有储料室5,储料室5下方插接有电子磅插板7,电子磅插板7下方设置有压捆室6,电子磅插板7与电控箱3控制连接,电控箱3通过电磁阀4与马达1相连。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储料室5设定有原始重量,即规定好多重的秸秆进入压捆室6进行压捆。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进料口2为原料进入口,即秸秆进入口,秸秆由人工或机械自动放入。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马达1为液压马达。此外,所述的输送带8与储料室5连接处设置有倾斜卸料板,能够便于秸秆进入储料室内。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智能控制重量系统,能够对每捆秸秆进行重量控制,减少了中间的过磅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首先通过电控箱3控制电磁阀4来启动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启动后,秸秆原料通过进料口2进入到系统内部送至输送装置上,输送装置的主动轮10通过液压马达带动进行旋转,与从动轮9相配合,带动输送带8运行,通过输送带8将原料带入到储料室5,当进入储料室5内的秸秆原料达到设定的重量之后,电子磅插板7被启动开始工作,同时电控箱3控制电磁阀4使得液压马达停止,当进入储料室5内的秸秆全部被送入压捆室6内进行压制操作时,液压马达重新启动,继续下一捆秸秆的进料工序,如此循环往复。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打捆机的智能控制重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口(2)、电控箱(3)、电磁阀(4)、储料室(5)、压捆室(6)、电子磅插板(7),进料口(2)下方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8)和马达(1),马达(1)与主动轮(10)传动连接,主动轮(10)通过输送带(8)与从动轮(9)传动连接,输送带(8)前端下方设置有储料室(5),储料室(5)下方插接有电子磅插板(7),电子磅插板(7)下方设置有压捆室(6),电子磅插板(7)与电控箱(3)控制连接,电控箱(3)通过电磁阀(4)与马达(1)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打捆机的智能控制重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口(2)、电控箱(3)、电磁阀(4)、储料室(5)、压捆室(6)、电子磅插板(7),进料口(2)下方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8)和马达(1),马达(1)与主动轮(10)传动连接,主动轮(10)通过输送带(8)与从动轮(9)传动连接,输送带(8)前端下方设置有储料室(5),储料室(5)下方插接有电子磅插板(7),电子磅插板(7)下方设置有压捆室(6),电子磅插板(7)与电控箱(3)控制连接,电控箱(3)通过电磁阀(4)与马达(1)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聪国刘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灵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